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誰是武則天第二

誰是武則天第二

生於洛陽的唐玄宗李隆基,剛把老爹扶上皇帝寶座,沒想到竟躺著中槍。

武則天死後第五年,中宗李顯被媳婦和女兒毒殺了,弟弟李旦在兒子李隆基發動的「唐隆之變」後成功繼位(即唐睿宗)。李旦當上了皇帝,但整天不踏實。

有一天上朝,李旦與大臣聊天,說道,有人跟我講五日內將發生兵變,有駐外的部隊闖宮,這是不是神預測啊?大臣們你看看我、我看著你,誰也不知如何接這句話。

這時宰相張說走上前來,用濃重的洛陽口音答道,瞎說哩!這是有人進讒言啊,目的是要陷害太子!張說雖然腦子反應不快,但看問題卻非常老辣,他聽出這話的背後唆使人是太子李隆基的姑母太平公主。理由也很簡單,因為李隆基手握軍權,太平公主這麼造謠,就是想把矛頭指向能調動軍隊的侄子身上,假借哥哥李旦的手,削弱直至撼動太子的地位,為自己擴展更大的政治空間。

現在看,如果太平公主的如意算盤得逞了,她很有可能會步老娘武則天后塵,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二位真正的女皇。這本來也是大概率事件。太平公主得父母遺傳,頗有政治天賦,年紀輕輕就幫助老娘籌劃國家大事,武則天也認為她是最像自己的人,而且太平公主身邊有許多李唐宗親的擁躉。還有一個小概率事件。因為當時有武則天做榜樣,想當武二的並非太平公主一個,中宗媳婦韋後也是急著上位的,只是出身、政商和人品太差,鬥不過李隆基,在自我陶醉中被殺了。

書歸正傳。張說一下子說到了問題的實質。

李旦臉上有些狐疑,問道,既然是這樣的話,那該怎麼辦才好呢?張說似乎胸有成竹地說,這也好辦。皇上如果能讓太子代理朝政,那麼名分確定了,撼山易撼太子之位難。太子地位牢固,國家便會穩定,流言蜚語也就止息了。李旦沉默不語。

張說提議太子攝政,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讓李旦退居二線。張說為什麼敢這麼大膽表白?因為他把當時的政治局勢看明白了:李旦的皇位的是兒子李隆基提著腦袋換來的。二人雖為父子,論實力,兒子握軍權;論人緣,兒子有團隊;論才幹,兒子懂謀略;論魄力,兒子更英武。李隆基簡直就是李世民的「翻版」!而李家本就有這個傳統,打敗王世充、竇建德,結束內戰建立唐朝的功臣李世民,也是讓老爹李淵提前退休,自己當了皇帝。李隆基上位是遲早的,既如此,那就宜早不宜遲。如果這麼糊裡糊塗地捱下去,保不齊太平公主還要鬧出什麼幺蛾子來。況且張說更清楚李旦頗有道家風範,並不十分貪戀皇權,所以他趁此機會索性用了陽謀,一語中的。

李旦果然也是明白人,隨後宣布了由李隆基在朝廷主持工作。第二年夏天,李旦主動申請「內退」,將兒子李隆基由代理皇帝轉正,自己悠哉悠哉養老了。

朝廷的官員,大多是通過「高考」的文化人,他們平時所說的每一句話,未必都是有目的、有用的,而在特殊場合下、針對特殊對象所說的,每一句或許就有其用意所在了。這種說話方式,在宮廷和外交場合尤為突出。而這些話有時又是極其隱晦的,甚至可以用貌似不經意來形容,可「談言微中,可以解紛」,更厲害的,亦可置人於死地。其言語的作用好比是心理學的暗示,僅僅需要捻動君王的善惡與利害的「秤砣」而已。

太平公主讓占卜師告訴李旦的話,本身不是讓其信與不信,而是讓李旦對李隆基產生懷疑,懷疑他擁兵自重,急於接班。這種事在春秋戰國數不勝數,就在百八十年前的隋朝楊堅父子身上就發生過,在本朝李淵父子身上也發生過。李旦記性不至於那麼差,應該能讓其有所警覺。疑心既起,除疑卻難,所以鄰家的斧子經常丟。那麼被懷疑者會有什麼結果呢?在封建時代,帝王對臣下包括自己的兒子不信任或者懷疑是非常致命的,特別對位晉太子的兒子,還有那些居功至偉、身居高位者,一個情緒和判斷的變化,他們眼前的一切瞬間就可能變成浮雲。可謂伴君伴虎。北宋的功臣狄青就是被仁宗懷疑後,惶惶不可終日,最後抑鬱死了。太平公主若是能讓李旦對李隆基產生懷疑,那太子之位就可能動搖,而她就會有辦法拿捏住沒甚主見的李旦了。

可下棋的人往往輸在算不出對手要出什麼招。

太平公主錯算了三步棋。一是李旦的皇權意識遠比不上自己強烈,他不在乎。二是沒想到張說會如此聰明地看透這話里的含義,並且給李旦支了一招妙棋。三是李旦果真採納了張說的陽謀,生米熟飯,反倒是鞏固了李隆基的地位。

李隆基躺著中槍,又躺著躲槍,就跟在路邊睡著的農夫一樣,一夢之間,強盜和恩公就可能決定他的命運與生死。人世間躺槍的幾率往往大於躲槍,能躲的過去,得有人幫忙。而幫忙者,或出於公心,或出自感情。張說二者兼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傻語智說 的精彩文章:

「臨陣」換妃為哪般

TAG:傻語智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