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少年之死—《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少年之死—《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本片拍攝於1991年,是台灣導演楊德昌的第六部作品。

這也是張震電影生涯的出道之作,當時他15歲。

楊德昌14歲那年,他的校友茅武在放學路上對自己的女朋友連捅7刀,女孩隨後送到醫院不治身亡。這樁國民黨遷台以來第一樁少年殺人案驚動了整個台灣社會,楊德昌怎麼也想不通是什麼讓一個少年如此心狠手辣,若干年後,他把這件事拍成了電影,試圖用自己的方法來解答這個問題。

這部電影有兩個版本,一個閹割版和一個藍光完整版,而完整版長達四個小時,幾乎是閹割版的兩倍時長,但仍然建議各位觀看完整版,即使它真的很長。

因為在我看來,這是一部稱得上華語電影巔峰的作品。

習慣看台灣電影的讀者應該會有這種感覺:台灣電影往往不追求宏大壯麗的敘事、配樂以及畫面視覺效果,總是從細微處入手,慢節奏和樸實的對白,這與某攝影出身的國內大師截然相反。因此觀看這類電影是需要耐心的。

而楊德昌的電影又尤為如此,在《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中,整整四個小時的電影只有在影片結尾處有一分鐘不到的配樂,片中充斥著大量的平常生活描述以及少年之間平淡的對白,表演的誇張和戲劇感在這裡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自然狀態下的真實。因為真實,所以顯得乏味;因為真實,所以更加有力量。

用四個鐘頭來描述一樁謀殺。

如果僅僅是謀殺案,那麼這樣的故事並不陌生,甚至顯得普通。在這個世界各個陰暗骯髒的角落裡這種事並不稀奇。在我看來,《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並不是描述一個少年如何殺死了別人,而恰恰相反,它描述的是真正的少年們如何一個又一個的死去。

年輕是一種品格

現在很流行一個詞——少年感。對於現在的男性,人們常常用「少年感」來表示對其的讚賞。相反的,人們亦會用「油膩」這個詞來形容他們厭惡的男性,而這種男性中年人尤其之多。是什麼讓原本陽光乾淨的少年們變成了油膩的中年大叔?是年齡嗎?是因為不再年輕嗎?

剛過不惑之年的楊德昌,在很容易喪失拍電影的熱情時,他把自己的同仁約了出來,又聊到了關於牯嶺街的故事。

楊德昌說,青春就是「尚未遇見悲劇的生命」。他一再強調,年輕是一種品格,與年齡無關。

有些人至死都是少年,有些人生來就是油膩的,而更多的人,則在成長的過程中親手掐死了自己內心裡的少年。

少年之死

本片四個小時里,一共有三名角色死亡,其中稱得上「少年」一詞的有兩位:哈尼和小明。然而如果將這個詞抽象化,變成一種精神來看待,逝去的少年實際上有五位。

滑頭

滑頭是建中夜間部有名的混混,像其它不良少年一樣,他視好好學習為丟臉的事情,每天在街頭打架鬥毆,找學校其它的同學削狼(要錢)。由於父親在政府工作的緣故,滑頭是電影里最不可一世的人之一,態度囂張惡劣,對待跟自己一起混的兄弟不屑一顧,對待自己的老大則表面聽從,暗地裡卻勾結敵對團伙另搭爐灶,身上一股少年特有的驕傲與蠻橫,意氣風發神采飛揚。在一場考試中因為主角小四不給自己考試答案而出手傷人。

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政治風暴捲入了大部分政府人員,滑頭引以為靠山的父親也難以倖免,一夜之間從政府要員變成了一個普通失業者。滑頭失去了自己囂張狂傲的本錢,他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目空一切,恣意妄為的欺負同學。在電影的後半部分,在冰店裡再次與小四相遇的滑頭主動打起了招呼,甚至希望小四不計前嫌能夠原諒他。看到這裡你很難把這個低聲下氣的人與之前飛揚跋扈的少年聯繫起來。儘管滑頭並不是一個招人喜歡的角色,但是他所代表的年輕氣盛,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混不吝最終還是被成人世界裡的波瀾所摧毀。那個曾經跋扈的少年不見了,他開始為自己父親的失業而擔憂,承擔本不該自己考慮的責任。

張國柱

在電影里,主角小四的父親張國柱雖然已經是成人的年齡,但內心實則是個不折不扣的少年。他因內戰失敗跟隨國民黨到台灣,希望憑自己的力量給家人安定的生活,卻又不屑於官場上的虛假套路、陰謀詭計。這一點與他的早年好友汪狗形成了鮮明對比,汪狗處事圓滑、能說會道,在官場社交遊刃有餘,小四的母親經常勸說父親多向汪狗學習,然而小四父親卻不屑一顧。小四在學校里因為被滑頭連累而遭校方記過,得知此事後的父親生氣的找到學校要求評理,他不認為自己的兒子做錯了什麼,並在這次評理中談到了一個詞:公平。校方感到可笑,駁回了父親的要求。在回家的路上,父親教育小四不要不開心,自己沒有做錯,人不要為自己沒有犯下的過錯買單,相信自己,靠努力是可以決定自己的未來的。

風暴來臨之前,總會顯得異常的平靜;暴雪來臨之前,甚至還有太陽的餘暉。

父親張國柱在某一天突然被類似於秘密調查組的機構帶走,一連幾天都回不了家。接受調查的父親被帶到一間房子里,裡面除了他就是一張桌子和一支筆。調查員要他坦白一切,所有他做過的或者沒做過的都要承認。原來因為好朋友汪狗的告發,張國柱被牽連進了一系列政治事件中。本來無辜的他卻被迫要承認自己沒有做過的事,接連幾天的盤問,張國柱終於支撐不住妥協了。他承認了一切,也重新獲得了自由。可是重新回到家的張國柱已經換了一個人,他變得沉默、遲緩以及暴躁。從前那個篤信靠自己努力就能改變未來的少年已經死在了調查局的房間里,回到家的張國柱宛如行將就木的行屍走肉。值得玩味的是,在張國柱回家之後,電影里又一次的出現了父子倆一起回家的情節,還是同樣的地方,同樣的兩個人,看起來似乎一切沒變,實際上一切都變了。

(有一處細節:第一次談話背景是在白天,第二次卻轉換到了深夜。)

哈尼

實際上在第一次觀看本電影時,有相當一部分時間我都處於強迫自己耐心投入的狀態。

直到這一位角色的出現,我才被完全的吸引進去,整部電影也開始熠熠生輝。他幾乎滿足了所有關於少年的美好想像,一位江湖中的騎士。

哈尼這個角色塑造得很成功,他雖然是在江湖上「混的」,卻全然不同於另一位大哥「山東」的猥瑣氣質。不磕爛飯(打架以少欺多),第一次出場就嘲諷其他人重錢財輕感情 「我才去南部幾年,你們這些台北的就流行搞錢了?」一身筆挺的海軍服飾和俊俏臉龐,頭上戴著一頂海軍帽。當他一個人從小公園劇場的樓梯走上來時,彷彿看到的是一位中世紀的騎士。

哈尼是電影里女主角小明的男朋友,為了小明而砍傷了人,因此一個人去台南躲了幾年,準備避避風頭,而後再回台北。令其十分失望的是當他再回到台北,發現一切都已物是人非。

有趣的是,哈尼對小四這個人非常的有好感,他看出來小四不是「混的」,並將自己在台南的事情講給他聽,就像朋友之間的聊天一樣。其實小明早就說過,小四和哈尼很像,都是很老實又很固執的人,每天想著如何改變別人、改變世界。

哈尼有一段非常經典的台詞: 「我在台南的時候,每天無聊得要死,就要別人給我租武俠小說看,幾十本那樣租,其實以前的人跟我們出來混的人真的很像。有個老包,大家都以為他吃錯藥,好像全城的人都翹頭了,而且到處都被放火,他一個人要去堵拿破崙,後來還是被條子削到。《戰爭與和平》,其他的武俠書名都不記得,只記得這一本。」

一個讀《戰爭與和平》的混混,就不是普通的混混。而是閃著光、浪漫的 混混。哈尼就像是中世紀守護公主的騎士,帶有自己守護心愛東西的信念,並為此付諸於行動。他是本片中浪漫主義的化身,在一個本可以不用講究道義、感情的社會去珍視道義與感情。他鄙夷以少欺多的行為,嚮往《戰爭與和平》中彼埃爾隻身去刺殺拿破崙的英雄主義。

哈尼也這麼做了,他為自己的浪漫付出了行動,也為自己的浪漫付出了代價。他獨自一人去找敵對勢力老大「山東」,就像彼埃爾一樣獨闖龍潭,最後被陰險的山東推到在坦克車輪下而命喪黃泉。

據楊德昌本人說,他最喜歡的劇中人物就是哈尼,並親自為其配音。哈尼似乎就是楊德昌在現實生活中想要成為的那種人,具有浪漫主義的騎士精神,為自己的想法付諸於行動。楊德昌把最好的品質給了哈尼,但也把最壞的結局給了他。因為在現實生活的衝擊下,浪漫主義總是會被衝擊,美好而又破碎。

小四

小四兒是片中的一號男主角,一位品學兼優沉默寡言的好學生。張震15歲時稚嫩的臉完美的契合了這個角色。我一度認為他能夠成為文藝片常客男主角就是因為導演們看過他演的這部《牯嶺街》。小四兒並不是傳統的好學生,他也交「混」的朋友(如果小貓算的話),也有自己的脾氣,在學校與滑頭衝突後回家會暗暗寫下 「滑頭逃不過今天」 這樣的話。小四兒其實是有個性的,他的內心是躁動不安的,他一直在壓抑自己,等待一個導火線在缺口處引燃他。只不過小四兒內心的驕傲與矜持使他與那些混的人保持了距離。

只不過,內心再驕傲的人,也會拜倒在石榴裙底。少男少女的萌動永遠是亘古不變的經典話題,也是激情燃燒的永恆動力。小四兒在回教室的途中遇到了小明,他對小明一見傾心,用自己純凈的內心為小明勾勒出一副完美的畫卷。殊不知,早年喪父、與母親相依為命的小明早已深諳成人世界的生存法則。她將自己身為少女的這個特點轉化為一種生存的本錢,遊刃有餘的周旋在幾個男性角色之間:明知小醫生喜歡她,還不忌諱與小醫生的曖昧,因此她也得到了免費為母親看病的福利;男朋友是台北有名的老大,為了她砍傷人而去南部避風頭;與滑頭在校園裡約會;最後又與司令員的兒子小馬好在一起,得到的福利便是可以和母親一起住進司令員家的豪宅。外表青春的小明內心早已不再是與小四兒小貓他們一樣的孩子,可以說,少年這個概念整部電影中都不存在於小明的內心,小明是成熟的,成熟的可怕。

然而小四兒早已對小明念念不忘,他對小明的情感是很複雜,他知道小明是哈尼的女朋友,小四兒也很喜歡哈尼這個人,把哈尼當自己的偶像看待。所以小四兒對小明情感的定位是一輩子的好朋友。

其實小四兒心裡想的是什麼?只是當一輩子的朋友嗎?之前說過,小四兒是一個外表沉默但內心熾熱的人,他因為哈尼的存在,並不認為自己可以是小明的男朋友,但又不甘心只是普通的關係。整部電影從前往後,小四兒這個角色的情緒一直在推進,從開頭的沉默到後面的膽大,自從與哈尼的談話後,小四兒這種情緒的遞進越來越明顯,也敢於當著小明的面勇敢的做出這樣的告白。但小明的反應是耐人尋味的,她對小四兒這種熾熱的態度給出的是冷漠與無所謂,這讓小四兒產生了一種錯覺:他認為自己做的還不夠,他要徹底的挽救小明於水火之中。小四兒也知道小明與其他男生的事,知道她周旋於各個男性之間,但小四兒此時認為他應該像哈尼一樣,化身一個騎士,變得強大用自己的能力來保護小明。

小四兒越來越像哈尼了,他也越來越像個浪漫的騎士,這正是悲劇所在。

弱者給弱者的一刀

小明的內心雖然是個成人,但她也是個弱者。

沒有父親的依靠,就沒有經濟來源。母親多災多病,不能為家裡添收入反而還要花大量的錢治病。作為一個16歲的女孩子,每天過著居無定所,哪天回家就被趕出房東家的日子,這實實在在是一種地獄般的煎熬。現實壓著小明,使她不得不變成一個精於計算、善於利用男性的強大來給自己做依靠的人。小明實實在在的是一個弱者,一個不得不依靠別人生存的人。她就像爬山虎,爬的強如果對了,那就枝繁葉茂生機勃勃;如果選錯了一面牆,那麼她也會跟著覆滅。所以小明只能不斷的選擇、不斷地依附其他人。

小四兒似乎是一個獨立強大的人,他有自己的個性,有自己的決心與能力。但有時候,這些東西是最沒有用處的。

小四兒的父親從調查局回來之後失業,整日鬱鬱寡歡;小明與自己最好的朋友小馬在一起了,並且幾乎是小明主動的投懷送抱;二哥為了替自己犯的錯誤頂包而受到父親的毒打。這一切小四兒都看在眼裡,卻無奈只能選擇沉默。因為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弱者,他沒有選擇的權利,他無法保護小明,使她免於在各個男性之間周旋;他無法為父親分擔一份力,自己甚至還被退了學;自己哥哥要為自己的錯誤承受不應該有的懲罰。小四兒幻想自己是哈尼,結果發現自己只不過是無力的小角色。在哥哥挨打的那個晚上,他問自己的姐姐有沒有看過《戰爭與和平》

這個時候,小四兒內心的情感已經被引燃了,引燃他的人正是哈尼。他渴望成為像哈尼一樣的人。並把哈尼當做自己的榜樣。

不出意料的,小四兒第二天帶著一把刀要去找好朋友小馬決鬥,為了小明。他無法接受自己的好朋友和自己喜歡的女生搞在一起,尤其是在小馬知道他與小明關係的情況下。他要去決鬥,一個人,就像《戰爭與和平》里的彼埃爾、哈尼一樣,一個人前往龍潭虎穴,渾身散發著 「雖千萬人吾往矣」 的浪漫主義氣息。即使他知道與小馬的決鬥是懸殊的,一個司令員的兒子甚至都不需要自己動手就能解決他。

然而最後,小四兒沒有等到小馬,等來的卻是小明。

「我就像這個世界一樣,這個世界是不會變的。」

無法改變小明的小四兒內心的暴動噴涌而出,他無法舉刀傷害到更強的人,於是刺向了小明。弱者給了弱者一刀。

這個情節其實也出現在小四兒的父親張國柱身上,當張國柱發現家裡的項鏈不見了之後,便認為是老二偷了它,於是惡狠狠的對老二(小四兒的哥哥)大打出手。

此時此刻,小四兒與同為弱者的父親一樣,將自己的怒氣給了比自己更弱的人,他們無法對抗,無法改變,唯一能做的就是對無辜的人發泄自己無用的憤怒。

至此,電影的主角少年已死。

青春片是一個很尷尬的電影類型,拍得豐富多彩容易讓觀眾失去共鳴,畢竟大部分人的青春只是單調乏味的考試歲月而已,一不留神還容易拍成野雞醫院墮胎宣傳片;拍得平和溫馨又只是浮於表面,觸及不到青春的實質部分。

台灣一度流行傷痕青春電影,誕生過許多如《盛夏光年》、《男朋友女朋友》等作品。然而細細看來,這些電影都有一種 「為賦新詞強說愁」 的矯揉感,就好像是一個涉世未深的小孩子努力的向你說他歷經滄桑,已經看透了這個世界。電影聲勢越浩大、表現得內容越殘忍就越顯得其幼稚與空洞。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則顯得 「冷靜」 許多,就像一個飽經風月的老者,平淡的向你訴說著。

電影里的時代背景處於台灣的上個世紀60年代,那個時候內戰結束,數百萬的中國人隨著國民黨退居台灣,他們都是普通人,懷抱著對新生活的嚮往離開故土來到新世界。然而現實與他們想像得截然不同,台灣當局承諾的工作、住所都只是一紙謊言,人們每天生活在對未來前途的未知與惶恐之中,這種情緒自然而然的也延伸給了自己的孩子們。這些少年開始抱團,以組幫派的形式來壯大自己幼小薄弱的生存意志。沒有人生來想做混混,只是惶恐與缺乏安全感使他們不得不抱團取暖。

拍青春片,實際上還是在拍成人世界。孩子們的意志與生活不得不接受來自於成人世界的力量。我從來都不相信孩子的世界是純潔的這一說,相反,孩子的世界往往是由成人世界來決定的,他們深知來自成人的力量是有多麼強大:電影里小四兒的好友小馬,有一個司令員的父親,於是他可以在小小的一方天地里橫行霸道,對外面的混混說 「老子走到哪混到哪」,不用考慮混混世界的爾虞我詐而沒人敢欺負他;滑頭在學校里不可一世,卻在父親失業後開始轉變,面對曾經自己欺負過的人也低聲下氣起來;而對於小明來說,根本就沒有什麼孩子的世界,她的青春早就在父親離開時結束了。 越脆弱的人,外表越容易表現得心狠手辣,包括片中敵對勢力 「眷村」幫,他們也本是來自內地的一群無業者,背井離鄉四處流浪,幫派成了他們唯一的出路。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不是一部消遣娛樂的好電影,因為它太長太「無聊了」。有時候真正的好東西往往意味著「難受」,意味著能夠接受它的人只是少部分。因為它必然是厚重的,它想要表達的東西一定是隱藏在深處。

這是一部 「無聊」 的電影,它沒有酷炫的畫面,沒有好聽的配樂,也沒有跌宕起伏的戲劇性,整部電影都在平淡的講述一群少年的故事,冗長壓抑,持續了四個小時。

這是一部經典的電影,它厚重、真實、經得起揣摩,電影里屢次提到《戰爭與和平》這本書,實際上電影與《戰爭與和平》有著很大相同的一點:它們都不是為了取悅受眾者而生,它們力圖還原一段真實的歷史,揭開歷史的傷口。真實的東西有力量。

最後,說一下片中一個很有趣的角色,主角小四兒的好朋友小貓王。他是電影里唯一一個從頭貫穿到尾的少年。小小的個子,頂著蠢萌的西瓜頭,成天把哥們兒、帶種掛在嘴邊。看起來非常的 「社會」 ,實際上卻是個喜歡音樂內心純潔的少年,在片中小貓自始至終都保持著一種珍貴的少年品格,並在片尾實現了自己的小小夢想——收到了偶像貓王的回信,並得到了一枚戒指。他是電影里唯一一個 「倖存」 下來的少年,小貓的存在,也許是導演楊德昌給這出悲劇留下的最後一點希望:無論這個世界如何殘忍,總會有人始終滿懷希望。

(小貓王登台演唱)

結尾處,小貓把自己錄的歌刻成了錄音帶送給在監獄裡的小四兒,然而小四兒可能永遠也聽不到這卷錄音帶了,少年們珍視的東西在成人眼裡總是不值一提,就好像他們的青春一樣。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