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好清朝皇帝?請在奏摺上多寫點兒字
微信ID
EYEONHISTORY
清朝初年,皇帝給一些相當級別的官員以奏報事情的權利,稱為題奏權。覽批大臣們的題奏,是清朝皇帝必做的功課之一,稱之為「御批」。
清朝初期皇帝的批示沒有固定格式,皇帝想怎麼寫就怎麼寫,因此不同皇帝的御批也有不同的風格。
而在清朝皇帝不同的「御批style」中,我們似乎可以一窺清朝國運盛衰的軌跡。
從親自批到「秀書法」
清朝初年,為了不泄露機密,皇帝會親自審閱批示每一份奏摺。康熙皇帝在右手受傷的情況之下,忍痛用左手執筆批示,不肯假手他人。
至雍正朝,設軍機處以協助皇帝料理軍國大事,其中就包括幫皇帝處理奏摺事務。講述清代軍機處事務的《南屋述聞》中說:
「其奏摺未經御批而由樞臣酌擬者,既擬定則裁白摺紙為籤條,錄所擬批於上,盛以折匣,送交太監呈上照批。」
這樣的「照批」,皇帝省心多了,按照能幹的心腹大臣的建議,照葫蘆畫瓢,軍國大事就這麼搞定了。
雖然形式上還是「御批」,實質上是「軍機大臣批」,皇帝秀書法。
「知道了」大概是清朝皇帝最愛的批語了
清代中後期,批奏摺又有了些改變,《南屋述聞》記載:「若尋常安折之批『朕安』等字者,由章京蘸硃敬書,以代御筆。」
皇帝在某些非重要文件中用上了「代筆」,簡單的「朕安」二字直接就由章京代勞,而不勞煩聖躬了。
但是,假如皇上對某些特別重視的大臣還有別的話要指示,那就只得親自動筆不可了。
史料顯示,到了嘉慶朝以後,皇帝「批文件」,除了重要的軍國大事外,都是批「覽」「知道了」「該部知道」之類的話。
康熙皇帝的御批
清代早期,經皇帝閱過硃批的奏摺,是發還原先上奏的大臣閱看領會,再自己保存的,到了辦事認真的雍正皇帝即位後,就不一樣了:
他命令內外大臣們將所保存的硃批奏摺一律繳還宮中,不能抄寫、存留、隱藏或焚毀,否則「斷不寬宥,定行從重治罪」。
為什麼雍正皇帝一改前制,要求大臣們「繳批」呢?歷史上有一件事與之不無關聯。《清史稿》記載:
雍正五年「已革貝勒蘇努塗抹聖祖硃諭」,雍正下旨「即應照大逆律概行正法……暫免其死,仍照前禁錮。」
按照大清律,塗抹皇帝的批示是要殺頭的。很顯然,雍正皇帝對有人敢於塗抹他父親康熙皇帝的批示十分氣憤。
由此推之,雍正皇帝實行「繳批」制度,除了其它原因外,也必定有防止皇帝的批示再被塗抹、對聖上不恭的因素在其內。
御批與國運
清朝初年,中國分十八個行省,尋常時候,皇帝每天需要伏案批示的奏摺在八九十件以上。清朝所有的皇帝中,要數雍正最愛批示大臣的奏摺。
據說,他不僅鼓勵大臣們上奏摺彙報事情,大事小事他都想知道,而且他批示得也著實認真。
雍正不僅在大臣彙報行文的後面、中間作重要批示,而且還十分詳細地作眉批,甚至他還義務幫大臣改正錯別字。
雍正皇帝不僅精悍能幹、施政能力強,文字功底也好,他的批示洋洋洒洒,動輒千言,有時會比奏摺的字數還要多。
雍正十一年(1733 年),在雍正皇帝拜謁祖宗陵寢的路上,沿途地方官員精心布置,官道上每隔一小段路就安放一個大水缸,水缸里蓄滿了清水,隨時清洗道路,防止灰塵染到皇帝一行人的馬車上。
雍正皇帝的這份御批,紙已經快不夠用了
雍正皇帝得知此事後,批示:「蹕路所經,雖有微塵何礙。地方官當以牧養生民為重。若移奉上之心以撫百姓,豈不善乎?」
意思是:地方官員的職責是管理照顧老百姓,而不是要為我皇帝掃除道路上的灰塵,假如能把對皇帝的這份盡心儘力用在百姓身上,不是很好嗎?
當然,雍正的御批也不儘是這樣「明君范兒」。比如,他在寵臣李衛的奏摺批複:好事好事,此等事覽而不嘉悅者除非呆皇帝也!。
而在田文鏡的摺子中則寫到:朕就是這樣漢子!就是這樣秉性!就是這樣皇帝!爾等大臣若不負朕,朕再不負爾等也!
以「呆皇帝」、「漢子」自稱,足見雍正皇帝的真性情的一面,一改雍正皇帝「冷酷君王」的人設。
這就是雍正的「真漢子」御批:
此外,「霸道總裁」雍正皇帝有時也會很溫情:
比如他在一份奏摺批複:真正累了你了,不但朕,怡親王都心疼你落眼淚,阿彌陀佛,好大一險!
而在批複王國棟的奏摺時,不小心把硃砂灑在紙上了,怕大臣誤以為是血,還特意批示:「此朕几案上所污,恐汝恐懼,特諭」。
據國家檔案館現存的資料顯示,雍正皇帝在位的十二年零八個月的時間裡,一共批複奏摺41600多件,平均每天要批閱十多個奏摺,寫下數千字的批文。
皇天不負苦心人,更何況是「苦心的皇帝」。雍正皇帝的勤勉給他的兒子乾隆皇帝打下了很好基礎。
乾隆皇帝在位期間,正是康乾盛世的頂峰。帝國盛世,天下太平,一切進入正軌,「十全老人」乾隆帝自然不用像他父親雍正皇帝那樣勤勉。
相對於雍正皇帝動輒「下筆千言」的御批,像下圖這樣百字左右的御批,則是乾隆皇帝御批的常態:
寫在奏摺上的字數少了,自然要在別處補回來。這位「精力過剩」的皇帝於是開始在古人字畫乃至玉器上蓋章、題字。
興緻好的時候,他甚至可以秒變「屏霸」,在古人字畫上「彈幕刷屏」,比如這幅《富春山居圖·子明卷》,上面全是乾隆皇帝的「墨寶」。
不過,儘管乾隆帝更喜歡在字畫而非奏摺上「揮毫」,但和他的繼任者比起來,乾隆皇帝在御批這件事上還算的上「勤奮」。
嘉慶以後的皇帝的御批大多批示量少,內容簡單,甚至有敷衍的成分。與此相對應,在乾隆朝,清朝由盛轉衰,開始走下坡路。
當然,嘉慶之後的清朝皇帝的御批也不儘是「知道了」,在很多軍國大事上,皇帝還是會用心批複。你看下面兩份咸豐皇帝的御批,還是很「用心」的:
但是,對於這個正在走下坡路的帝國的皇帝來說,能讓他在奏摺上「奮筆疾書」的軍國大事已經只剩下內憂和外患了。上面的兩份咸豐皇帝的御批就是最好的例子:
第一份御批是咸豐皇帝在文祥、瑞常、慶英等官員因為圓明園被英法聯軍火燒後又被搶劫而上的請罪摺子上的批複;而第二份御批則與捻軍叛亂相關。
總的來說,清朝極盛時期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皇帝批示十分詳細具體,而且數量眾多,而嘉慶以後的皇帝批示則少得多。
當然,我們不能說清朝開始走下坡路是因為乾隆以後的清朝皇帝的御批越來越簡單。畢竟每個皇帝的統治風格不一樣,康熙皇帝的御批也有很多「知道了」。
但是,從嘉慶開始,清朝國勢確實在逐步走向衰弱。也許,在皇帝的批示繁簡與國勢盛衰之間,有著某種關聯。
TAG: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