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讀懂寶寶心裡世界,促進寶寶心理發展

讀懂寶寶心裡世界,促進寶寶心理發展

人的心理活動是從嬰兒期開始的,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獨特的心理活動,新生兒出現明確的條件反射行為就標誌著心理活動的發生,並且伴隨著人的畢生發展,在不同階段有其相應的發展特點。從新生兒到學齡兒童的心理發展狀況,對個體的心理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對兒童進行良好的心理發展培育遠比兒童肌體生長培育難得多。

我們要首先了解寶寶的心理,了解寶寶的情緒,了解寶寶表達情緒的方式方法。明白寶寶的需求是什麼,知道寶寶想要做什麼,我們再進行給予,進行疏導,並對寶寶盡享訓練,促進寶寶的心理發展。

嬰兒從出生到3個月前,從喉嚨會發出"咯"、"呀"的單音節響聲。

4個月的嬰兒會明顯表現出歡愉或不快的感情,表情也越來越豐富

5~6個月的嬰兒會露出友好的微笑,傳達出"我喜歡你"的意思。不僅需要大人抱他,而且希望你多和他交談,逗他玩

7~8個月的寶寶能聽懂自己的名字

9~10個月的孩子已能夠聽懂一些簡單的詞了

周歲的孩子具備了極簡單的交際語言的表達能力

嬰兒的哭聲、笑貌及喃語,都是他們發給大人的「訊號」。如果周圍的人,對他的「訊號」立即回應,他發出「訊號」的積極性就會大幅提高。那麼我們就來看看這些「訊號」都有什麼含義,又該如何做出回應。

憤怒

憤怒也是寶寶常見的情緒。寶寶憤怒的反應,往往是由劇烈到緩和,由直接到間接,隨著年齡增長而變化。嬰兒時期的憤怒不發則已,一發總是來勢洶洶,不能抑制:兩手搖動,兩腳亂踢,滿面漲紅,大聲哭叫。尤其是一些「聰明」的寶寶們,他們會因需要(飢餓、口渴、睏倦等)沒有得到滿足而將憤怒情緒轉變為哭聲,在他們不會說話的這段時間內,寶寶基本上就是靠哭聲來向爸爸媽媽傾訴自己的煩惱和不滿。

喜悅

從4~6個月開始,寶寶的情緒出現了分化,開始對不同的人有了不同的反應。4個月時,寶寶對熟悉的人臉比不熟悉的人臉笑得更多,甚至只對親近的人微笑。這時媽媽會發現,媽媽笑,寶寶也會有意識地笑,這是寶寶應答性的微笑。慢慢地,生活環境中的事件開始能引起寶寶的微笑和大笑,媽媽用玩具來逗弄寶寶,或是爸爸輕輕地給寶寶呵癢,他會因為覺得好玩又有人陪伴而高興地咯咯笑起來。

依戀

在剛出生的兩年里,孩子對照顧自己的人會特別依戀。依戀是指繫於嬰兒與看護者之間的牢固紐帶,所謂看護者並不一定就是孩子的親生父母。對於父母來說,培養孩子依戀情感的最佳方法是滿足孩子的需要。哭是嬰兒主要的表達方式,當一個孩子哭泣時,父母或看護者能及時做出回應,能滿足她的需求,寶寶便會發現世界是美好的,會建立起對看護者的信任感。強烈的信任感是人生的基礎,倘若這種信任感沒有建立起來,那麼孩子很難在成長過程中信賴別人。

怕生

通常5——8個月大的嬰兒會對陌生人產生「害怕」或「害羞」的情緒,這是一種極為自然的現象。幫助孩子擺脫這種情緒的最佳辦法是讓他在新環境中放鬆,不要勉強寶寶接近他尚未熟悉的人。怕生是很普遍的現象,這恰恰說明了孩子對其主要看護者的深深依戀。

嬰兒大腦皮層的情感中心要到6——8個月時才開始發揮功能,你的寶寶多半會用自己的方式告訴你,他什麼時候不滿意,有些寶寶會哭,有些寶寶會粘人。當你逐漸了解了寶寶的性情後,你就會更善於捕捉他發出的信號,弄清在他的世界裡到底是什麼不對勁了。

嬰兒雖小,但他已有了情緒反應。良好的情緒不僅能豐富嬰兒的情感世界,而且對健康和智力發育也很重要。 情緒飽滿的小兒睡得香、吃得多,而且願意同外界交往,喜歡接受外界的各種各樣的信息。相反,小兒情緒不安、低落就會出現不思飲食,常哭鬧,容易生病,更談不上接受新事物以及同外界交往。

嬰兒也有正反兩面的情緒,得到成人的愛撫和悉心關照時,會表現出如快樂、興奮、喜愛等情緒。如果心理或生理需求得不到滿足或受到驚嚇,缺少安全感時,則會產生否定的情緒,如憤怒、悲哀、失望等。家長在平時要注意培養孩子的良好情緒,不要等孩子哭鬧了,情緒變壞了才去哄他、安慰他。

體察寶寶的哭聲

寶寶一出生就會哭,並且相當頻繁。總結起來,可簡單地分為兩種:其一是生理上的,要喝奶或者換尿布等等,需要人來照料;其二是心理上的,寶寶感到不安,需要人來撫慰。對這些哭聲,爸爸媽媽可能一時分辨不清,那麼可以請帶過孩子的長輩來指點。對於前一種哭鬧,可以及時滿足寶寶的生理需要;而後一種,則要去觸摸或者擁抱他來消除不安。

嬰兒在剛出生的頭兩個月里,他的視覺能力還沒有發展起來,他最先發展起來的感覺是觸覺。我們有時候會說,看到人在我就安心了,對嬰兒來說,這是不可能實現的。能夠讓他們安心的是實實在在地被抱在懷裡的那種與照料人的親密接觸。

怎樣促進訓練嬰兒的心理發展

母親要切實做好第一任啟蒙老師:母親要對新生的嬰兒多給予撫愛,及早訓練與建立新生兒主動尋找食物的條件反射。在每次餵奶時,用親切溫柔的話語與寶寶交流,言語刺激,對嬰兒條件反射的建立幫助極大。這種條件反射的建立,屬於最初的智力開發內容,對促進心理現象的萌發和心理活動的發展都有一定的幫助。

教孩子直立行走。

直立行走是人類獨有的姿勢,世界上發現的獸孩沒有一個是直立行走的,這個事實說明直立行走是人類在智慧上領先其他動物的第一步。直立擴大了視野,使嬰兒見多識廣。直立行走擴大了主動活動範圍,解放了雙手,同時使人的眼、手配合的動作大大增加,這對嬰兒腦發育有著良好的作用。

多抱抱孩子

提供孩子接觸感和依戀感這樣的心理支持。愛的本質,絕對不是簡單的滿足孩子的生理需求,還應該包括對孩子的愛撫和撫觸這樣的心理關懷。所以請多抱抱我們的孩子。通過與嬰兒身體皮膚的直接接觸,對促進嬰兒皮膚感覺的形成及心理健康發展都起積極作用。

誇讚孩子

嬰兒和大人一樣,當他感到高興時,他也希望有人能與他一起分享喜悅。8~10個月的孩子語言、運動能力及情感智慧發展很快,他已能聽懂你常說的讚揚話。當聽到大人的喝彩稱讚時,就會興奮不已,會重複表演原來的語言或動作,激發他的表現慾望和探索精神。寶寶體驗到成功的歡樂,可產生良好的情緒,對孩子每一個小小的表現和成就,都要隨時給予鼓勵。要用你豐富的表情、由衷的喝彩、興奮的拍手、豎起大拇指的動作等,表現出你的讚賞。這會營造親子氣氛,優化孩子的心理情緒,有助於他形成自信的個性心理特徵,這對於寶寶的成長都是十分有利的。

以上與嬰兒的交流,也正是觸覺、動覺、聽覺、視覺、平衡覺綜合訓練刺激的過程,為嬰兒腦發育提供了信息和促發育的營養素。對稚嫩的嬰兒來說,除了吃奶的需要外,再也沒有比母愛更珍貴、更重要的精神營養了。

當他動了,世界就動了,當他呼吸,世界也在呼吸。如果父母照顧的足夠好,能夠及時回應嬰兒的需求,那麼就會在嬰兒的潛意識裡構建出一個美好的世界;否則,將是一個崩塌的世界。

我是秋秋育兒經,祝大家的寶寶們開開心心快快樂樂健健康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寶寶哭鬧有高招,空心掌拍抱一抱
寶寶出生不久就變成植物人,結果是因為媽媽在孕期時吃的東西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