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與國家失聯15年,絕境中,將軍對士兵說:祖國不會忘記我們!
也許是曾經身為軍人的緣故,每每讀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我都會被深深感動。有人把它叫做「白髮龜茲」,我覺得在這種叫法讓屬於它的傷感已經足夠,但少卻的是悲壯,高高在上,可以將藍天白天踩在腳下,卻踩不去一個王朝陰暗與昏聵的悲壯。
這是一個關於軍人的故事,一個軍隊永遠忠於祖國的故事,領頭的將軍叫郭昕,是扭轉了唐朝命運的名將郭子儀的侄子。
公元781年的一天,郭昕終於得到了唐王朝的消息,他當即派出幾名信使,都是與他一道出生入死的士兵,他要讓他們前往朝廷報告他和他的軍隊還在,還在西域存在。郭昕對那幾名信使說:「兄弟,你們一定要活著回去告訴皇帝和那些大臣們,我們還活著,還在龜茲這個地方!」而此時,郭昕和他的軍隊已經與朝廷失聯了10多年,他們孤懸塞外,不但頑強地生存了下來,還在龜茲這個地方守住了大唐安西都護府的所有領土。
信使們馳騁而去,戰馬揚起滾滾黃塵,郭昕望著他們的背影,一個人站在那裡,竟有幾分呆呆傻傻的樣子,隨後,他流淚了——10多年了,他堅信大唐王朝未滅,他更加堅信大唐王朝也一定會知道他們這群戍邊軍人的存在。現在,這一天,他終於等到了。為此,他感到自己和龜茲頭髮都變白了。白髮蒼蒼的他在那一刻里,把龜茲裝在心裡,遙望京師長安,忽然感到自己的心都碎了,熱氣騰騰地覆蓋在龜茲的土地上,是一地的蒼涼、一地的悲壯。
766年,朔方節度大使、中書令郭子儀奏請朝廷遣使巡撫河西、安西等地,並請置瓜、沙、甘、涼、肅諸州長史,郭昕奉命前往巡撫河西、安西等地。但這時的唐朝因為安史之亂,已經變得虛弱不堪,吐蕃乘虛進攻河西,瓜州陷落。瓜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河西節度留後張銑陣亡。吐蕃陸續佔領隴右﹑河西諸州,安西四鎮與朝廷的通道中斷。郭昕也因此再也沒有回來。
面對吐蕃的進攻,郭昕組織唐軍將士忠貞固守,保衛疆土。他們團結四鎮漢軍,依靠臣屬唐朝的于闐、龜茲、疏勒、焉耆四國的少數民族將士共同抗敵。今天,我們雖然已經說不清,他們具體是怎樣度過了那段艱難的日子,但我們卻知道在766年至781年這段時間裡,他們孤懸塞外,依然忠貞不貳,書寫了西域漢族與各少數民族軍民反對分裂,共同抗敵,維護祖國統一的光輝歷史。
沒有錢糧,將士們自籌自種,而鑄造貨幣也成了這一時期他們安西人民自救的唯一方法。於是,便有了現代在庫車、阿克蘇地區境內出土的唐代「大曆元寶」。遙想當年,這閃光的銅錢卻是安西的唐朝軍民泣血相守歷史見證, 是他們與內地「隔絕不通」,「聲問絕著十餘載」為保衛安西做出的巨大犧牲。
時光的碎片在這裡期待著人們對歷史的更多還原。1909年,大谷光瑞探險隊對庫木吐拉進行掠奪式挖掘,出土了大量古書殘卷,還有幾份唐代大曆年間的借據,其中《楊三娘借錢契約》尤為完整、珍貴。唐大曆十六年(公元781年)實際上是建中二年,因安西與內地完全隔絕,不知道唐朝年號已於公元780年改為「建中」,仍襲用大曆年號,以「大曆十六年」紀時。這被記「錯」了的時間向人們述說的是,當時當地人民仍將大唐作為自己的祖國,對祖國的一片耿耿忠心。
歷盡千辛萬苦,郭昕派出的信使終於借道回鶻衣衫襤褸地抵達長安。繁華的長安街,行人都對這群遠方的來者駐足打量,然而他們並不知道,在這之前,已經有無數信使葬身沙漠。郭昕派出的信使帶來了一個讓長安震動的消息:西域仍有守軍,該地仍然是唐朝疆域!唐帝國的統治者這才恍若隔世地早冒出了一句:「原來,鬧了半天,河西、安西等地,及瓜、沙、甘、涼、肅諸州還在啊!」
拉下來便是陞官加爵,唐朝皇帝封郭昕為武威郡王,安西連普通將士都被破格提拔七級。但日薄西山的大唐王朝,對這一區域已經鞭長莫及,而這一切對於郭昕和他的士兵來說,不過都都是些虛名。送信的人回來了,但並沒有給這支軍隊帶來實際所需要。郭昕對自己的士兵們說:「祖國並沒有拋棄我們,至少我們了知道朝廷現在的年號,我們沒有理由不對它忠心!」於是,他下令將「大曆元寶」錢改為「大唐建中」錢,這銅錢也便成了他鼓舞士氣、安撫人心的見證。然而,這並沒能阻止他和他的軍隊與唐帝國的再次失聯。
接下來的關於這支軍隊的詳情人們雖說無從知曉,但歷史告訴也告訴人們,公元803年,大漠重鎮、戰略要地西州(今吐魯蕃)陷落。同年,土蕃圍攻龜茲安西,郭昕與回鶻裡應外合,大敗吐蕃,這便是載入史冊的「於術之戰」。古稀之年的郭昕和他的數千殘兵面對的是而立之年的棄獵松贊親率的十萬虎狼之師,今天的人們當然能夠想到唐軍將士血肉模糊的征戰之軀。雖說,他們沒有等來大唐王師馳援安西的那一天,但卻在大漠里抒寫了誓死捍衛祖國的忠誠與決心。
至於安西最後陷落的時間,史料並無確切記載,但有學者推論,它最後的陷落時間是公元808年(唐憲宗元和三年)。而就在這一年郭昕殉職於任上,被後世尊為「鐵血郡王」。
美國歷史學者韓森《絲綢之路新史》:「雖然吐蕃征服了這一區域,但在考古材料中卻見不到吐蕃人的身影。」在今庫車縣西面的都勒都爾·阿護爾遺址出土的漢語文書中,有一部分「出自駐紮在龜茲的唐朝士兵之手,有家信,也有頌揚死者英勇的三則訃告,以及一位官員的政績考課,這些文書顯示,此處有一個獨立的唐人聚落,很可能居住著士兵及其家眷」。
軍人是祖國最忠誠的兒女,是一個國家不朽的魂魄,是一個民族不屈的脊樑。都說詩人的眼睛能在神奇狂放的一轉中,從天上看到地下、從地下看到天上,但這支大唐軍隊在自己的家書里說了些什麼卻沒人能夠知道了。龜茲一夜白頭,像郭昕當年落下一地悲壯(文/路生)
※此女9歲,鮮卑族,住在一座石制宮殿里,1400年無人能碰,3000妃子為其守陵
※今伊犁草原,仍有哈薩克族稱江蘇人為「舅舅家的人」只因此女子
TAG: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