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探香尋趣,伴香而居—趙明明專訪

探香尋趣,伴香而居—趙明明專訪

拜訪趙明明老師的那天早上,台北飄著微微細雨,在天母陽明山腳下的「養德山房」更顯得幽靜。與趙老師是第一次見面,身著白色布衣的他,看起來格外儒雅,一進門的左邊是茶桌,右邊是畫案,窗外綠樹成蔭,差點就忘了是拜訪香界的前輩,而以為是進入了文人的書房。

聊起趙老師與香的淵源,其實起因於書畫,年輕時就喜歡書畫與篆刻的他,一次偶然聞到了沉香的味道,覺得香氣非常特別,便為之著迷。他形容「那是一種會竄上頭頂的氣息,因此在寫字繪畫之時,便習慣點一爐香,藉以靜心養氣。只是當時在社會上並沒有品香的概念,所有的香材只能從一般的香火鋪里尋找,但漸漸的這些香材已經不能滿足趙老師對香的要求,於是在二十幾年前,便開始跑越南等沉香的原產地,去尋找更好的原料。

整理前的香

那時的越南十分的落後,香材也不是可以隨意買賣的,所以每次去產地都像參加了一場探險,有時在森林中跋涉了許多天才能見到一塊好的香,有時找到了好香還要躲避哨站的檢查,因為這塊香材可能會被沒收,甚至人也因而入獄,每次的過程都非常驚心動魄,但因為實在太喜歡沉香,這些辛苦的點滴卻也甘之如飴。

整理香

買回來的香需要再處理,也是一個繁雜枯燥的過程,反覆修整以清理掉表面的細土及木質未腐化的部分,把雜質去掉,只留下油脂的部分,基本上會去除掉百分之四十的東西,但這些東西其實也是香,只是香氣並沒有純油脂的部分醇厚,在煎香或是入葯的時候需要更純粹的香材,所以需要整理,但理下來的部分,則可用來做手工的線香,並不會浪費。

整理後的香

面對沉香千萬種的名稱,初入門者常常會手足無措,其實沉香的名稱分類有幾種,從產地分、從採摘的狀態分,還有結香的方式分,所以一般聽到的可能只是產區或是結成方式。舉例說明,一款「越南富聲紅土」的沉香,其實就是指在「越南富聲」這個產區里,紅土的熟結香。因此同樣這款香,有人會說是「土沉」,是「紅土」,是「富聲」,其實都對,卻也只說了部分,所以初入門者,常常會困惑在這些名稱上面。

從產地分簡單可以分為新州、惠安、國產等三個地方。新州以印尼、汶萊、馬來西亞等地,包含加里萬丹、達拉乾等地,而惠安則是指越南與柬埔寨一帶,常聽到的芽庄、富聲都屬於其中,國產則是中國的雲南、貴州、海南,甚至是香港等地,其實這幾個地點多是港口名稱,是當年香材的集散地,故以此命名,其中,惠安與中國的香雖然品質不錯,但因為開發甚早,除了現在還有部分人工種植的香之外,天然沉香的資源已幾近枯竭。而趙老師覺得惠安系的香氣較為優雅且氣韻悠長,新州系的香氣太躁,所以在品香上以惠安系的為主,偶爾選擇部分海南的香,至於新州的香,雖然也有不錯的香材,但大致來說,他則多用在做擺件或是珠子。

自己設計的金銀片

另外從採摘的狀態分,則可以分為生結與熟結兩種,還在樹上便被採摘下來的香稱之為生結,而沉香木死後才被採摘下來的香則稱為熟結。生結與熟結有不同的香氣表現,各有擁護及愛好者,生結的發散性較好,香氣比較奔放,而熟結的香材經過在泥土或是沼地中的熟成,其氣味細膩,層次感豐富,氣味也相對內斂,這也就是為什麼「紅土」被追捧的原因,所謂紅土,屬於「土沉」的一種,就是沉香木死亡後在土壤中,其木質的部分腐化,只剩下沉香油質的部分,這個過程中其結香的部分持續在土壤中熟成,除了稀少性,主要還是香氣迷人的關係。但是趙老師也提到,在土中陳化的過程中,清涼且奔放的香氣會逐漸散去,若是過度陳化,香味過於內斂,只能當作好的藥材,並不適合品香了,因此,陳化的時間掌握也是十分重要,這也就是要遇到一塊適合品香的好沉香,其中非常困難的原因之一。

蟲漏

而從結香的方式來說,沉香木在成長過程中,因為受真菌感染、或經雷劈、蟲蛀、風折等等外力使其受傷後,其自我保護的機制讓才香木結香,因此,香木受傷或感染的狀態不同,或是被發現的狀態不同而有各種名詞,則有蟲漏、倒架等等方式。蟲漏比較容易辨別的原因是,其中一定有蟲孔,結香的位置是沿著蟲鑽蝕走過的軌跡而形成的,也因此不同於真菌感染的大塊結香,蟲漏則多是不規則且薄型的結香,趙老師說,甚至某些蟲漏的香材中,還能見到死去的蟲體。而以香氣上來說,蟲漏的香氣會帶一點霸氣。

因為天然沉香已經供不應求,所以現在有大量的人工種植的香,對於人工種植的香,趙老師覺得樹木也是有靈性的,在人工種香的過程中,樹木會遭受到許多的傷害,無論是用刀斧去傷害它,或是注射藥劑,對樹木過度密集且反覆的伐害,是非常不人道的,這樣結出來的香,相對有嗔怨心,香氣浮躁張揚,而且結成的時間短,結成的油脂也較薄,對品香而言不夠優雅細膩,這點是人造香材不能取代天然香材的部分,不管在層次與細緻度還是天然香材比較好。而且因為制香的成分不明,所以也不宜入葯。

棋楠

而大家所追捧的「棋楠」其實與沉香有著根本上的差別。棋楠是油脂性的,沉香是結晶性的,雖然都是沉香木的自體油脂結成,但狀態上是完全的不同,沉香是硬的,光滑的,而棋楠是軟的,帶黏性的,兩塊棋楠稍加用力就能膠黏在一起。因此,兩塊沉香木輕輕相敲的聲音是清脆高昂的,兩塊棋楠輕輕相敲的聲音則較低沉圓潤,趙老師說沉香與棋楠的結成的原因是不同的,古書上有記載,棋楠為雄株,沉香為雌株,眾多的沉香木中雄株只佔萬分之一,而萬分之一的雄株還要因受傷而結香,在機率上就更顯得珍稀。除了量少,在香氣的表現上其獨特且優雅的氣息,也是備受推崇的原因之一。

整理過的棋楠

對於品香的方式,香道具的使用,趙老師也有自己的想法,近年來流行的品香方式,多是以日式品香法加以調整後,進行品香的儀式。但香文化起源於中國,特別喜愛中國器物的他,覺得品香的器物應回歸到中華文化里,在古代中國其實有許多很好的器物,光是香爐就非常豐富,不同場合有著不同的講究,他透過研究器物,進而改良與訂製屬於自已的香道具,也是希望在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下好好傳達香文化。

沉香的雕刻品

對於香課,他說其實學香不在於學習手法或是步驟,而是對香的理解,有些香適合煎香,有些香適合雕刻,有些香則可以拿來做線香,依照其特性不同,才能做出最適合的香,就像泡茶,有些茶適合高溫,有些茶適合低溫,要如何表現一杯最完美的茶湯,還是要從理解茶葉開始。在訪問的過程中,每每只要提出問題,趙老師就能從柜子里拿出樣品細心說明,從材料到線香,甚至是打香篆的方式都一一講解。趙老師說,他其實不怎麼教學生。他喜歡香,也喜歡與大家分享香的好,但是若要稱為學生,那就是要磕頭的。在這一方面,他還是有一種老式文人的作派,不一定要廣收學生,但是每收一個弟子,卻是認認真真,馬虎不得。所以他的弟子不多,而且學也不是只學香,關於文人的、傳統的,方方面面的細節都不能落下。

「香是樹中的舍利,沉香結成的過程,如同人形成智慧的過程。」趙老師如是說。所以如果一個人只是急躁的想要學香,是學不好的。如果只是想要學習香的味道、香的知識,那香就只能作為生活調劑的一部分,但要落實到文化,那就必須多充實自己的內在,多看書,寫些字,畫畫圖,自己的內在富足了,才能更深切的體會到香的內涵。

訪問趙明明老師,其實比較像是探訪一個文人的生活。喜歡書畫與篆刻的他,也愛茶,也賞器,對他來說,香是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香其實也是文人生活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點一爐香,用壓著自己花紋特製的箋紙,寫一些字,印自己的章。如同宋人吳自牧在《夢粱錄》中寫道「燒香點茶,掛畫插花,四般閑事,不宜累家。」閑以養心,靜而養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聞一二 的精彩文章:

TAG:我聞一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