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會行酒令,解鎖2018喝酒新姿勢!

學會行酒令,解鎖2018喝酒新姿勢!

酒令,是酒席上的一種助興遊戲,一般是指席間推舉一人為令官,余者聽令輪流說詩詞、聯語或其他類似遊戲,違令者或負者罰飲,所以又稱"行令飲酒"。

作為古代專門監督飲酒儀式的酒官,最早出現於西周后期

《詩經· 宴之初筵席》:"凡此飲酒,或醉或否。既立之監,又立之史。"所謂酒監、酒史就是酒官。

據考證,酒令作為宴席上助興取樂的一種飲酒遊戲,在西周就已經誕生,在隋唐趨於完備,演變至今更是形成多種多樣的酒桌遊戲。

我國的酒令五花八門,大致分雅令和通令兩大類。見於史籍的雅令有四書令,花枝令、詩令、謎語令、改字令、典故令、牙牌令、人名令、快樂令、對字令、籌令、彩雲令等。

酒局之上,觥籌交錯,賓主盡歡,一行酒令,豈不樂哉。

今天我們不妨來認識一下這些行酒令吧。

春秋戰國

投壺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宴請漢代《投壺圖》賓客時的禮儀之一就是請客人射箭。那時,成年男子不會射箭被視為恥辱,主人請客人射箭,客人是不能推辭的。後來,有的客人確實不會射箭,就用箭投酒壺代替。久而久之,投壺就代替了射箭,成為宴飲時的一種遊戲。

《禮記》、《大戴禮記》都有《投壺》篇專門記述。投壺禮舉行時,賓主雙方輪流以無鏃之矢投於壺中,每人四矢,多中者為勝,負方飲酒作罰。

《左傳·昭投壺公十二年》載:「晉侯以齊侯宴,中行穆子相,投壺。」在兩國諸侯宴飲中也舉行投壺,可見,投壺在春秋時代已成為一種正規禮儀。

投壺圖

魏晉

曲水流觴

據《荊楚歲時記》載:「三月三日,士民並出江渚池沼間,為流杯曲水之飲。」魏晉後,曲水流觴成為上巳日的主要活動。

當時達官貴人或文人騷客到水濱結伴宴飲,並引水環曲成渠,曰「曲水」,然後將盛酒的「觴」漂浮於水面,從上游放出,使之藉助水流之力傳杯送盞,當杯子緩緩經過賓客面前時,即可取過一飲而盡,然後吟詩作賦,以為娛樂,此即曲水流觴。

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次曲水流觴活動,是東晉永和九年(353年)的會籍(今浙江紹興)蘭亭集會。這次修禊活動,王羲之和東晉名士孫綽、謝安等四十餘人聚會蘭亭,行令暢飲,各呈才藻,得詩三十七首,結為《蘭亭集》,王羲之揮毫寫下了千古名篇《蘭亭集序》。

王羲之 《蘭亭集序》

唐朝

藏鉤射覆

唐朝,「唐人飲酒必為令為佐歡」。

《勝飲篇》中有:「唐皇甫嵩手勢酒令,五指與手掌節指有名,通吁五指為五峰,則知豁拳之戲由來已久。」

白居易詩曰:「花時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當酒籌。」

《梁書·王規傳》記載:「湘東王時為京尹,與朝土宴集,屬視為酒令。」

歐陽修《醉翁亭記》:「觥籌交錯起座而喧嘩者,眾賓歡也。」

當酒令敏演到唐代時,形成多種多樣,豐富多彩,當時較盛行為「藏鉤」「射覆」等幾種。「藏鉤」也稱「送鉤」,簡便易行。即甲方將「鉤」或藏於手中或匿於手外,握成拳狀讓乙方猜度,猜錯罰酒。這好似現在的「猜有無」一樣。

「射覆」是先分隊,也叫「分曹」,先讓一方暗暗覆物於器皿下讓另一方猜。射就是猜或度量之意,唐代詩人李商隱就精於此道,他在詩中寫道:「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藏鉤射覆圖

明清

擰酒令兒

明清兩朝流行的酒令當推「擰酒令兒」,即不倒翁。先擰著它旋轉,一待停下後,不倒翁的臉朝著誰就罰誰飲酒,稱「酒令公仔」。

《紅樓夢》六十七回寫薛蟠給薛姨媽和寶釵帶的禮物中就有這種惟妙惟肖的酒令兒。

酒令繁演到清代來,其形式越來越豐富多彩比度著或投壺猜枚,或聯詩對句,或拆字測簽,或猜拳行令,經過一番「遊戲」,最後由令官仲裁,輸者或違令者必須「飲滿一大杯」。

「今人飲酒,不醉不歡,古人皆然,唯醉必由於勸酒。古人習以冠帶勸酒,勸而不從,飲不盡興,自生佐飲助興之趣。」所謂「酒令」,即由此而生,沿習成俗,併流傳至今。

實行酒令最主要的目的是活躍飲酒時的氣氛。

酒席上有時坐的都是客人,互不認識是很常見的,行令就像催化劑,頓時使酒席上的氣氛就活躍起來。飲酒行令,不光要以酒助興,有下酒物,而且往往伴之以賦詩填詞、猜謎行拳之舉,需要行酒令者敏捷機智,有文采和才華。

飲酒行令既是古人好客的傳統表現,又是他們飲酒藝術與聰明才智的結晶。

過年的腳步越來越近

準備好酒來招待親朋好友了嗎?

借著今日現學的行酒令小知識

何不開上一瓶葫蘆酒

邀上三五好友

一起迎接2018年的開年福氣!

策 劃:霖 子

監 制:少 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藝門 的精彩文章:

TAG:上藝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