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割一寸土,不賠一毛錢」這作風真硬氣!敢和美國正面剛的只有這國
十九世紀末,世界局勢悄然發生變化,中國成為列強爭奪的目標,是時甲午戰爭剛結束,日本賺得盆滿缽滿,不僅用獲得的軍費擴軍備戰,瘋狂擴張軍事力量,而且順利地咬住中國部分領土。
更重要的是,日本正式展露對中國東北的野心。日本這一系列舉動,惹怒了正打算進軍東北的俄國。
在此之前俄國一直忙歐洲的事情,剛劃定了與阿富汗的邊界線,讓英俄之前激烈的矛盾得以緩和,同時俄國一邊在巴爾幹擴張,一邊緩和與德、奧之間的矛盾。
當時整個資本主義世界都掀起瓜分狂潮,國與國的利益非常敏感脆弱,也非常變態,在歐洲大陸的同盟,到亞洲大陸可能就是敵人。
俄國利用德法之間的矛盾,拉攏法國與俄國結盟,圖謀中國東北,同時又對德國大放糖衣炮彈,維持跟德國的關係。
在俄國騰出手來進入中國東北時,法國不樂意了,法國之所以跟俄國結為同盟,就是想將俄軍留在歐洲大陸,對抗德國,俄軍都撤到中國東北,法國怎麼辦?
但德國非常積極支持俄國進攻日本,只有俄國和日本打起來,德國在歐洲戰爭就輕鬆了。
英國已經對長江流域下手了,那塊是英國巨額利潤的來源,它擔心俄國會與它爭奪,於是大力支持日本,巧的是美國也這麼想。
美國和英國給予日本很大的援助,讓日本跟打了雞血一樣。
德國繼續推動俄國東進政策,它希望俄國和日本死磕,最好把英國也一起弄死。
這就是「三國還遼」的歷史背景,國與國之間的關係還是挺有趣的。
突襲旅順是日俄開戰的第一個要點,旅順這個地方對俄國太重要,俄國一直在尋找不凍港,旅順就是它遠東利益至關重要的一環。
在俄國制定作戰計劃時,在遠東的主要任務是依託旅順,防止日本在朝鮮海峽和黑龍江口沿岸登陸…說了一堆,其實沒一句進攻,都是消極防守。而俄國總部對這場戰役的態度是「一個俄國士兵能打三個日本兵」,這場戰爭「只是一場軍事散步」,俄國計劃「以現有兵力堅持六個月的防禦戰,集結兵力進行反攻,生擒日皇。」怎麼聽著俄國比日本還要狂妄?這大概是軍國主義侵略性質國家共同的特點。
俄國這場步散得並不愉快,直到日本突襲旅順,俄國官兵仍處於和平麻痹狀態,爆炸聲充斥著旅順城的上空,俄國官兵還在舉行聯歡,第二天早上發現船都被日軍擊沉了,才知道日軍玩真的,才瘋狂在遼東半島沿海地區佈雷,修改作戰計劃。
當俄國向遠東瘋狂增兵時,日俄戰爭才正式爆發,俄國終於進入戰鬥狀態。
俄國認為,只要保證旅順掌握在俄國手中,就隨時可威脅日軍在南滿的海上交通線,就能鉗制日本進攻東北的野心。
然而俄國沒想到,日軍攻勢如此猛烈,很快佔領了制高點,讓俄軍陷入被動。
負責旅順防務的斯捷塞爾是個「常敗將軍」,他主張放棄旅順外圍一切要地,退入要塞等待援助,艦隊司令威特赫夫特直接龜縮在港口,說:「敵強我弱,打不過」,拒絕出海。
俄日戰爭的過程異常慘烈,雖然日軍取得最終勝利,但錢沒少花,人沒少死,從中國掠奪來的幾個億,都花在這場戰爭上。
最倒霉的是中國百姓,俄日爭奪的戰場在東北,旅順工廠、房屋被炸毀,糧食被搶光,成千上萬難民流離失所。
日本和俄國都強迫中國老百姓為他們做苦力,拉彈藥,在戰場賣命,許多人死於炮火之下,很多中國百姓被日俄當成間諜,冤死在日俄的刀下。
這場戰爭最大的受害者不是日本和俄國,而是中國,當時無數難民因為房屋被炸毀,哭著走在路上,父子相見抱頭痛哭,嚎哭聲慘不忍聞。日俄戰爭是在中國領土上的一次爭奪戰,是對中國主權的粗暴踐踏。
更讓中國尷尬的是,在沒經過中國的同意下,美國就把俄國在東北的權力給了日本,而沒有一個大國,關心中國怎麼想。那些所謂的「正義」,都露出了虛偽的假面。
俄國輸掉戰爭後,竟表現出難得的骨氣,這種骨氣在整個戰爭中都沒怎麼看到。
美國攛掇日本要求割地賠款,俄皇霸氣地說:「不割一寸土,不賠一盧布」,他還說:「朕將堅持到底。」
也許由於俄國的「骨氣」,最終成為世界霸主之一,我們不可否認這一點,俄國必然有其優點,比如臉皮厚,這也算是一個優點。
不管怎樣,從日俄戰爭後,中國徹底進入黑暗之中,其後所承受的凌辱,和被各國踐踏主權的事情,就不必再說了。
TAG:衣大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