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百鳥朝鳳》:民間文化的傳承與衰落

《百鳥朝鳳》:民間文化的傳承與衰落

請點擊【影視乾貨鋪】,關注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2016年吳天明導演的最後一部電影《百鳥朝鳳》?

因為各種原因,這部影片排片量少得驚人,最後因為製片人方勵的一跪而成名,排片量也有所改善,最後獲得八千多萬的票房,也算是文藝片中不錯的成績。

通過這部電影,我只想說,無論這個時代如何進步與發展,流傳千古的民間藝術,應該得已留存和傳承。

01 傳承

《百鳥朝鳳》主要講述了德高望重的嗩吶老藝人焦三爺帶領徒弟們用執著的熱情與堅定的信仰追求和傳承嗩吶精神的故事。

陝西一個叫做無雙鎮的小村落里,吹嗩吶這種傳之久遠的民間藝術,絕不止於娛樂,更具意味的是它在辦喪事時是對遠行故去者的一種人生評價——道德平庸者只吹兩台,中等的吹四台,上等者吹八台,德高望重者才有資吹「百鳥朝鳳」。「百鳥朝鳳」這支高難度的曲子,也只有領軍的嗩吶高手才能勝任。

嗩吶王焦三爺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嗩吶老藝人。他收了兩個小徒弟:游天鳴和藍玉,藍玉很有天分,而天鳴雖然天分不高,但卻十分認真的人。最後三爺把嗩吶班主的位置和學習《百鳥朝鳳》的資格給了天鳴。藍玉覺得很不公平,因為明明他比天鳴更有天份,嗩吶也吹的更好。但是三爺說了:「這把嗩吶,從我師爺的師爺的師爺手上傳下來,現在我要傳給一個不僅嗩吶吹的好,更是把嗩吶吹到骨頭裡面的人。」

在三爺的眼裡,一代一代人過去,總有天才和庸才,但更重要的是要讓能堅守衣缽的人來掌舵,這香火才不會斷,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傳承。在這裡,焦三爺選擇了踏實認真的天鳴而不是有天分的藍玉,這足以證明能堅守衣缽對於文化傳承來說是有多重要。後來嗩吶匠地位大大降低,沒有人願意把吹嗩吶當成一份工作。甚至最後游家班面臨解散的問題,原先吹嗩吶的人開始放棄,而沒有新人前來學習,傳承嗩吶似乎變成了一件難事。游天鳴開始感到困惑,卻始終沒有放棄,他一個人頂住外面世界的誘惑,始終沒有忘記被師父選為接班人那天應過一句話:我會把無雙鎮的嗩吶擔起來、傳下去。

影片的結尾,游天鳴在焦三爺的墳前,吹一首《百鳥朝鳳》,送老師父上路。之後游天鳴會怎樣,電影並沒有交代。他會和師兄們一樣去省城打工謀生,一不小心斷根手指再也碰不了嗩吶?我想,天鳴吹完這首《百鳥朝鳳》之後應該獨自上路,開創了一個轟轟烈烈的時代,儘管嗩吶班無可避免地消亡,但火種已經撒下,說不定在某個時代,就會再燃燒起來。

02.如何保護?

其實,不只是嗩吶,還有更多民間傳統文化也在遭遇著如出一轍的情況,比如皮影戲、吹糖人、刺繡、剪紙等,這些藝術曾經也曾輝煌過,但最後卻都被時代所拋棄,逐漸開始衰落,甚至到了無人可傳的地步。我們在嘆息的同時又能為民間的傳統文化做什麼呢?

除了通過教育宣揚,通過立法保護以外,我們的民間傳統文化本身是否也應該與時俱進,做一些適當的調整來適應時代的潮流呢?因地震而瀕危的羌綉,通過與義大利時尚品牌范思哲的合作,開始重獲生機。這啟示我們要向傳統藝術注入現代元素和設計理念,而不能過於執著地只顧傳承,放棄創新。我們的民間傳統文化,也應該要結合時代背景和人們的需求,在不失去自我的前提下,繼承傳統,推成出新。

我希望有一天,我們的時代在進步,傳統的文化精髓也在不斷傳承中發揚。即使不斷有新事物產生,很多特別的民間藝術和傳統文化,也應該被尊重和傳承。傳統的古代十大樂器琵琶、二胡、編鐘、蕭、笛、瑟、琴、塤、笙和鼓,少數民族的各種樂器,甚至鄉村音樂嗩吶,都應該被留存而得以推廣到國際樂壇。

不僅僅只有這些,我們五千年的中華文明還有更多值得我們去挖掘,值得我們去探索的傳統民間文化,我們不能丟了它們。丟了它們,我們就再也找不到我們文化的魂。最後還有傳統的民間藝人,他們也應該找得到繼承他們一代代相傳技藝的傳承之人,而不是順帶著他們身上的民間傳統文化一起「尷尬」的離世。

無論這個時代如何進步與發展,流傳千古的民間藝術,應該得已留存和傳承。

林深處見鹿,海藍時見鯨,夢醒時見你。

很高興遇見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如何把城市拍出美的感覺之武漢隨拍
美國這一裝備裝備出口,中國軍迷笑而不語,性能碾壓梟龍?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