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如果能把堅持運動和控制嘴巴養成習慣,那麼減肥……

如果能把堅持運動和控制嘴巴養成習慣,那麼減肥……

正文共:1644字預計閱讀時間:5分鐘

馮唐曾說,「成功沒有捷徑,但需要一些好習慣。」的確,如果將人的各種命運分解、揉碎,試圖從中找出一些規律的話,那麼良好的習慣,敢於抓住際遇的勇氣是比天賦更為重要的東西。

關於減肥,都說很難,難在堅持運動和控制飲食。但是如果把這些養成習慣,很多事情就比較容易堅持下去了。

養成習慣的三大要素

《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提到每一個習慣都有三個要素組成:意願 方法 知識

意願:大多是人們受挫後產生或者對更好的生活的嚮往。

知識:就是明白怎樣去改變。這是顯意識的工作,通過學習思考來找到新的方式。

方法:科學的方法是很重要的,暴力的手法不可取。知識告訴我們要達到的狀態,方法就是我們怎樣去做到。

哈佛大學心理學專家劉軒先生在自己《幸福的最小行動》一書中,就總結了改善生活習慣的幾種方法。其中比較重要的,就是以下三點:

1.把習慣迭在一起

「能夠維持習慣的人,除了有毅力之外,還能夠為自己設計出一個更利於習慣的好環境。」

於晨會為自己每天的晨跑設定不同的路線來增加跑步的新鮮感,也會邊跑邊聽最新的流行音樂。

既然從跑步本身無法獲得快感,那麼就盡量給跑步營造出一個讓自己感興趣的環境。變幻的風景,中意的音樂,都會讓這個本身枯燥的過程變得有趣生動起來。

把跑步和聽音樂迭加起來,把做家務和煲電話粥迭加起來,將讀書和喝喜歡的飲品迭加起來。

這樣原本不熱衷於跑步、做家務、讀書的你會覺得這些生活方式變得更加容易接受,慢慢地就會養成新的生活習慣。

2.獲得朋友的幫助

改變生活習慣,不妨將他人也利用起來。

根據賓州大學的研究,有朋友一起加入減重的計劃,往往會一起成功。於晨和北大的同學們成立了跑團,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伴聚在一起,彼此起到了支持的作用。

他們在跑步群里打卡,組織各種不同的跑步活動:「母親節跑」,「馬拉松跑」,「接力跑」,還設計了專屬款跑步隊服。

最終這個跑團的140多人共同征戰了北京馬拉松,一起將跑步變成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除了同伴的作用,身邊的人也可以扮演警察的角色,隨時監督你的行為習慣。

像於晨那樣,每天都將自己的跑步路線截圖發到朋友圈裡,只要一天沒發,就會有人問他原因。用劉軒的話說,就是為了自己面子,也要堅持下來呀。

自從開始寫作後,我經常把自己發在各個平台的文章轉發到自己的朋友圈裡。

要是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沒有發,就會有人問我:「你現在還寫文章嗎?」這在無形之中也對我起到了鼓勵督促的作用。

好好利用自己的朋友圈,說不定可以幫助監督你建立起良好的生活習慣喲。

切記:沒有借口

沒有借口,不是粗暴的簡單否定。而是要明白我們找的借口,有時候是某些沒有滿足的需求。要滿足它們或者推遲滿足這些需求。

比如:

借口:今天我很累了,那我就不跑步了吧!

你的需求:你需要休息~

解決:那麼我今天跑慢點,讓自己不太累,但是保證完成二公里。

借口:今天下雨了,我不用去跑步了吧?

你的需求:你的身體有不想感受淋濕的需求。

解決:你可以選擇在室內進行20min運動,或者你淋濕後洗一個熱水澡。

你的身體是你的朋友,每一個借口也都是為你好,要合理地處理這些借口。它也會欣然和你合作,來幫助你養成新的習慣。

-END-

打賞就是你對單身狗最大的關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大勝 的精彩文章:

總覺得擁有太少,那是因為吃得太多……

TAG:高大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