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亞健康頭暈、頭痛怎麼辦?頭部穴位按摩幫您忙

亞健康頭暈、頭痛怎麼辦?頭部穴位按摩幫您忙

我們人體多數經絡都會經過我們的頭部,中醫針灸古籍中對經過頭布的經脈描述很多,共有八條經脈可以上達頭部,它們分別是督脈、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足陽明胃經、手少陽三焦經、陽維脈、陽蹺脈。

在當代高節奏高壓力的工作學習生活中,亞健康狀態下的頭痛、頭暈十分常見,經常按摩頭部穴位對放鬆精神及身體壓力往往能取十分顯著的療效。下面就頭部幾個常用的按摩穴位向大家介紹一下如何取穴及按摩。

【百會】

定位:採用正坐的姿勢,百會穴位於人體的頭部,頭頂正中心,可以通過兩耳角直上連線中點,來簡易取此穴。

按摩方法:用手掌按摩頭頂中央的百會穴,每次按順時針方向和逆時針方向各按摩50圈,每日2-3次。

適應症:治療高血壓、眩暈、血管性頭痛等。

【四神聰】

定位:坐位或仰卧位,先取頭部前後正中線與耳尖連線的中點(百會穴),在其前後左右各1寸處取穴。

按摩方法:用食指指尖點按四神聰各100至200次。

適應症:治療頭痛、失眠、眩暈、健忘、神經衰弱等。

【風池】

定位:取正坐或俯卧,位於後頸部,後頭骨下,兩條大筋外緣陷窩中,相當於耳垂齊平(或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穴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即是)。

按摩方法:以兩手指羅紋面,緊按風池穴部位,用力旋轉按揉幾下,隨後按揉腦後,做30次左右,以有酸脹感為宜,

適應症:治療頸項強痛,頭痛眩暈、失眠健忘、高血壓、風濕病等病症。

【太陽】

定位:取太陽穴的時候通常讓患者採用正坐或仰卧、仰靠的姿勢,以便於實施者能夠準確取穴和順利的實施相應的按摩手法。太陽穴位於頭部側面,眉梢和外眼角中間向後一橫指凹陷處。(在顳部,當眉梢與目外眥之間,向後約一橫指的凹陷處)。

按摩方法:兩個拇指指腹分別壓住左右兩個太陽穴。順時針方向,用力稍強揉16圈兒,方向相反再揉16圈。

適應症:治療偏正頭痛,神經血管性頭痛,三叉神經痛等。

【頭維】

定位:取正坐,在頭側部,在額角髮際上0.5寸,頭正中線旁4.5寸。在頭側部,從額角髮際向上輕推約1指寬,動嘴,可覺肌肉也會動之處,即為本穴。

按摩方法:用雙手中部指腹按揉並做環狀運動,每次5分鐘。

適應症:治療頭痛,目眩,口痛,流淚,以及臉部痙攣、疼痛等面部疾病。

【攢竹】

定位:取坐位,眉頭凹陷中,約在目內眥直上。

按摩方法:用兩大拇指按壓雙側眉頭,用力幾秒後鬆開,如此反覆幾次,至穴位處有酸脹感為佳。

適應症:主治頭痛,目眩,目翳,目赤腫痛,迎風流淚,近視,眼瞼瞤動,眉棱骨痛等。

如若穴位按摩後,頭暈、頭痛緩解不明顯,請及時就醫哦。

(以上內容僅用於健康教育學習交流)

(文/龐娜、編輯/任雪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穴位 的精彩文章:

記住這穴位,它能讓你減輕胸胃給你的痛苦!
每日一穴位——極泉

TAG:穴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