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酗酒失戀被出軌,陷入低谷的女人該如何自救?

酗酒失戀被出軌,陷入低谷的女人該如何自救?






點擊上方即可收聽主播 

曉蘇

 

朗讀音頻


更多音頻可在喜馬拉雅搜索:遇見張小嫻





誰都有可能跌入低谷。



這是毋庸置疑的事。我們只要還活著,就有可能發生自己不一定能控制和預料的事,戀愛、分手、結婚、離婚。人們都喜歡享受戀愛的甜蜜,拒絕分手的痛苦;也願意接納結婚的幸福,抗拒離婚的可能性。




事實上,

發生這些事跟一個人的品質、涵養、人格沒有關係,好人、偉人也會失戀、離婚,壞人、梟雄也有曾獲得真愛

。我最怕的是,發生類似事情時,有人經受不住深陷其中。




前幾天看《困在時間裡的人》這本書,女主亞歷克絲原本是《泰晤士報》的專欄作者,但因為母親去世,自己流產,跟丈夫離婚,後來陷入了酗酒的惡習中。




她的生活一團糟,身體狀況也不太好了。她喜歡寫作,也曾寫得很好。但酒精讓她無法思考,事業被拖垮,直到不得不成為報紙的自由撰稿人。







那時候,她的自信已經被生活打擊的所剩無幾。後來,她發現了一個十五年前的案件,自己小時候街區曾出現過一個惡性傷害事件,小女孩艾米成了植物人,這個案子至今未破。她打算寫一個與之有關的故事。



清醒的時候,亞歷克絲就去採訪人,探望艾米,找尋線索,跟是警察的前夫溝通。非常緩慢的,女主藉助寫作和案件把自己拉出了酗酒的泥沼,她的生活慢慢好起來了。最終,她找到了兇手,也重新在報紙寫起了東西。




在書的尾聲,最後一節叫《尋找亞歷克絲》,她寫道:「現在輪到我該抓住這個機會,懷著感恩之心,努力爭取,並將它牢牢地攥在手上。」



給予女主這個機會的是寫作,是她想要通過報道找到傷害艾米的兇手。亞歷克絲像個女戰士一樣重新回到了生活的戰場,警察都不曾做到的事,而她做到了。







這種有用的感覺是奇特的。她察覺到了自己的價值。

寫作讓她重新投入熱情,燃燒對人生的希望,「而現在,我的咖啡里已沒有一點酒精。」這就是她的勝利。



我一直都覺得女孩子要有一個愛好,它可以是畫畫、閱讀、插畫、茶藝、運動、手作等等,你可能是興趣開始,但不知道什麼時刻,它可能會帶來前所未有的能量,將你拉出此類泥潭。




在《再次出發之紐約遇見你》里, 格雷塔也有類似遭遇。一開始,她拋棄了一切跟隨當時的男友戴夫到紐約實現音樂夢想,他們想要唱自己的歌,讓更多人知道他們的名字。但令她沒有想到的是,愛情抵不住現實的誘惑,戴夫在洛杉磯出軌了。







其中有一個場景,格雷塔一邊準備晚飯一邊跟剛回家的男友聊天。戴夫問她要不要聽新歌,她說好啊。




「你把我帶離了這個時空,你把我帶到了更高處,我就要離開我的生活,不過沒關係,我想要你知道,沒有你一切都毫無意義。」




幾句歌詞聽完,她哭了,並扇了對方一耳光。然後收拾行李搬出了男友家,到朋友那裡借宿。




這也是一種警醒,

愛情不可能永遠不變,它不是一把鎖,能夠牢牢的扣住對方。它是感覺,有時會消失,有時會增強。它依賴的是共同成長和進步,是相互理解和包容

。而且戀愛中的人都心細如髮,格雷塔通過一首歌就聽出了男友變心了。




故事的另一邊,男主丹的生活也如一團亂麻,他整日也醉醺醺的,跟前妻離婚,可還愛著她,14歲女兒的叛逆也令他不知所措,尤其刺眼的煙熏妝和超短裙,以及時不時蹦出來的刺傷他的話。




兩個都跌落低谷的人,在紐約的小酒吧相遇了,他們都喜歡音樂,都對歌曲有著獨特的理解。







在音樂的連接下,他幫她在天台、城市街頭錄歌,她幫他處理跟女兒的關係。兩個人漸漸因為不同的歌曲不同的感受而走出之前的困頓。





總的來說,音樂是一個契機,像是他們手中的一塊木板,各自拿在手裡時都做不了什麼。但兩個人都伸出來就搭成了一座橋。




而最重要的是,格雷塔在遭遇出軌、事業也毫無起色時,並沒有灰心喪氣,一蹶不振,而是借著音樂的力量走了出來。

她知道歌聲之美和自我之美。




我們總會從不同的地方跌落,遇到錯誤的人,並不一定是自己不好,也有可能是為了在那裡遇見對的人。




可能越是這樣的時候,愛好越成為了一道明亮的光階。或者說,心中某種憑藉就凝結成了一股力,它慢慢聚集,能把被生活淹沒的你托舉起來。







當然,愛好是一種打撈工具,更重要的是一顆向上的心。在這方面,我最佩服的是張幼儀,那個在民國時期就敢於獨立、自主,有著新時代女性氣質的實業家。




跟林徽因、陸小曼相比,她是另一類奇女子。15歲嫁給徐志摩,18歲生下長子,同年跟隨丈夫遠渡重洋,去美國讀書,而第二年徐志摩則去了英國倫敦。




等到20歲那年,她去倫敦與其相聚時,發現她的丈夫已經愛上了林徽因。沒過多久,他就提出了離婚。




這如同一聲驚雷,震碎了她的天。民國女子有幾個能坦然接受離婚呢?




但在我的印象里,張幼儀屬於下嫁,她家境比徐志摩更好一些。張幼儀自小生活在上海,家裡兄妹十二人,她排行第八,是家中次女。祖父是清朝知縣,父親是寶山巨富,兄長也多有才華。她自小也讀過許多書,不過嫁給徐志摩時便輟學去了他的老家海寧硤石。





張幼儀和徐志摩




從15歲到19歲,兩個人相處的時間頂多有四個月,都是徐志摩的假期。

跟徐志摩的相處,令她心灰意冷。




一開始,她還期盼著能有所好轉,但有個著名的片段曾有人寫過,大概就是徐志摩總嘲笑她是小腳。可張幼儀不過裹了幾天,就因為忍受不了疼痛而放棄了,她是當時極少的「天足」(不裹腳)的女性。




在國外時,對方也總質疑她懂什麼,能說什麼,或者嫌棄她在飛機上因暈機而嘔吐。這種無愛的婚姻,最終在她生下二兒子彼得後結束了。張懷孕期間,徐志摩強烈要求離婚,並在離婚後給張幼儀寫過唯一一首詩,感謝她令他重獲自由身。




離婚後的張幼儀才真正顯示出了她作為女子的韌勁和底氣。




她一邊撫養幼子,一邊進入裴斯塔洛齊教育學院讀書,回國後,先在東吳大學教授德文,後到上海女子商業銀行任副總裁,並藉助自己四哥張公權的人脈關係,令陷入困境女子商業銀行重新好了起來。




另外,她還擔任過雲裳服裝公司的總經理,事業上可謂風生水起。




就連徐志摩在跟陸小曼的信中也曾提過她:「一個有志氣、有膽量的女子,這兩年來進步不少,獨立的步子站得穩,思想確有通道。」




這是她的前夫,那個拋棄她的人的讚歎。而她的確是那個時代為數不多的女性職業經理人,創下很多實實在在的成績。




張幼儀是一個了不起的女性,她給了許多人一個提示,不要依附丈夫而活,更何況他的心在別人身上。




她屬於從崖邊跌落的那種人,可照樣用心性、事業給自己編了一個繩索,一步一步重新爬了上來。





晚年張幼儀





說實話,女人很脆弱,又很堅強。她們失去愛情和婚姻時,會有種錯覺,感覺自己失去了一切,但如果能稍微回過神來,找到一個東西,比如某件事、某個特長、某種信念等等,投入感情去做,就會把人拉出漩渦。





日常生活中,也會有陷入心情低谷的可能。一次被騙的經歷、一場突如其來的感冒、一個不受控制的突發事件等等,都可能將我們從正常的心態拉到一個非常態中。有人心態極好,喝一杯、睡一覺就好了。




可有人心思細膩,常有跌宕起伏的波動期,可能這件事成了一個啟動開關,她像是陷入了不能自救的境地。




壞心情如影隨形,好像原本有趣的生活都變了一幅模樣。這種時候,我們還是要找個東西將自己打撈上來,就像前面提到的愛好或心性。







前段時間《前任3》上映,一堆人哭暈在電影院。他們可能並不是真的因為電影精彩在哭,而是在緬懷自己的青春。




在那段青春里,她可能是受傷者,也可能是加害者,但時間過去了,我們都會有新的戀情或新的生活。那時的低谷,都已經遠去,成了一道只能用眼淚記憶的過去。




我不害怕脆弱,因為它是人的天性。但我們不能耽溺於憂傷和自怨自艾,這是一種病態。




不管是扔掉酒瓶,重新開始寫作的亞歷克絲,還是從歌曲中找回真愛和自我的格雷塔,亦或者民國奇女子張幼儀,她們身上都有著共同的特質,遭遇不幸,但跨過了不幸。再回首那番歲月,都已變為成就自己的一段經歷。




人生很長,糟糕的事情很多,但它們只是生活中的一小部分。不要為它失去了全部的精彩。畢竟,真愛和幸福要找一找才會來。







互動話題

你曾如何對待過自己的低潮期?它對你現在的生活產生了什麼影響?




本文由

遇見張小嫻?

編輯原創首發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作者:

沈十六

,青年作家,《哲思》雜誌彩版專欄作者,已出版《努力,是為了不辜負自己》。公眾號:

十六赫茲,ID:xie-shenshiliu



策劃編輯:張路。


主播:DJ曉蘇,「遇見張小嫻」簽約主播,聲音設計師。做有手工質感的電台節目,以聲音之名表達一切可能。


圖片來源於網路。本平台所使用的圖片屬相關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部分作品若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相關權利人隨時與我們聯繫,以協商授權事宜。


如果喜歡就轉發到朋友圈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遇見張小嫻 的精彩文章:

常把這7句話掛嘴邊的男人,活該單身
如何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靈魂伴侶?

TAG:遇見張小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