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超級藍血月」來襲 你又有著怎樣的離愁別緒?

「超級藍血月」來襲 你又有著怎樣的離愁別緒?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這個公眾號哦!

今晚,天空中將出現一個景色奇異的月亮,人們稱其為「超級藍血月」。從古至今,人們賦予了月亮太多的寓意,借她傳遞著無限的情思。不知此刻的你正懷著怎樣的心情在期待這百年一遇的奇觀呢?

雙「月」合而為「朋」,大概寓意著有了月亮的陪伴,人在獨自遠行的時候不會覺得孤獨,故而李白會「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出使塞外的王昌齡會感激地說:「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當然,更多的時候,這種人、月相伴的情景總是或顯或隱地透露著孤獨、惆悵的氣息。因為月的陰晴圓缺和人的悲歡離合總是那麼地相似,人雖不同,情感雖有異,時空也會變換,但月亮還是那一輪月亮,千百年來,有多少文人、遷客、遊子、將士、思婦在同一輪月亮上寄託了各自的離愁別恨、欣喜愉悅?

似乎在月色明亮的夜晚,更容易讓人失眠,無論是欣喜還是悵惘,人心在這無眠的夜裡,都變得尤其敏感。例如這首《明月何皎皎》里的主人公(因姓名、出處無可考,姑且稱作「我」吧),正是在一個月華如水的夜裡因羈旅而失眠,因失眠而在房裡踏著月光徘徊不已,因徘徊不已而出門排解鬱悶,因出門排解鬱悶而更加彷徨無所告,因彷徨無所告而不得已回房入睡。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緯。

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皎潔的月光穿過窗戶,傾瀉在了我的床幃前。地面上是銀光一片,黑暗的房間也因此變得有幾分明亮。此時已是深夜,我雖早早地就上床準備休息,卻因心中愁緒的纏繞,輾轉反側,遲遲不能入睡。索性披衣而起,把窗戶推得更開些,以便有更多的月光可以照進來。這樣就可以踩著有月光的地面,在屋裡徘徊。

客行雖雲樂,不如早旋歸。

在他人眼中,此番遠行,應當是快樂的。有走不完的煙柳繁華地,有看不盡的人間世事,要是有朝一日能功成名遂了,封侯授相,功名利祿更是指日而待。然而事實卻不那麼盡如人意:我客居在他鄉數載,既沒有博取一絲功名,建立一分事業;也沒有結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助我一臂之力。反而要忍受一事無成、思念親人所帶來的煎熬之苦。我的處境困窘而又孤獨無所依。凡此種種,又何樂之有呢?還不如早日歸家去呢。

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

越想越是苦悶,這狹小的房間真是夠逼仄的,索性走出房門,去外面散散心吧。剛走下台階,邁出的步子又縮了回來,結果卻還是在門前徘徊,因為不知該去往何處。四周雖蒼茫空闊,夜氣雖清朗滋潤,心中的愁腸卻因無人訴說,顯得分外的鬱結。心中若不安,走到哪裡都是逆旅,走到哪裡都是他鄉。如此說來,去哪裡都是一樣的茫然不知所歸。去哪裡都一樣的同時,也就意味著哪裡都去不了。唯有望著頭頂的那輪緩緩移動的月亮,不禁要問道:「天上的明月,你可知我心的傷悲?你可願多帶一縷清輝照耀到我家人的床前,替我看看他們是否安好?你可知我明日該去向何方?」

引領還入房,淚下沾裳衣。

然而兀自穿行的月亮並未因我之問而停留半分。遙望四周,也許看到了斑駁的竹影,也許還看到了愈發挺拔的柏樹,但並無和我一樣不眠的羈旅之人,心中的愁苦,也並未絲毫減輕。不覺悲從中來,一時間淚如雨下,打濕了衣裙。罷了,還是回到房裡,繼續睡覺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習以成人:如何做一個「不惑不憂不懼」的現代人
「吃好喝好」這話套路有多深?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