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王開璽:圓明園為中國奸民焚掠說辨析

王開璽:圓明園為中國奸民焚掠說辨析

1860年10月7日、8日,侵入北京的法國與英國軍隊共同劫掠了圓明園,同時圓明園內的部分建築也曾遭到焚毀。10月18日、19日,英國軍隊對五園三山等處園林實行了大規模的野蠻焚燒、毀壞。關於圓明園被焚的原因,史學界歷來都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最為廣泛流行的是英法侵略者「掩蓋罪證說」。然而,近年來,不斷有人撰文,特別是網上的許多文章,多將圓明園的焚毀完全歸咎於中國的奸民。圓明園為中國奸民焚掠的說法是錯誤的,有必要釐清事實真相,修正錯誤,以正視聽。

持圓明園為中國奸民所焚掠說法的人,大致可分為兩種。

第一種,是外國侵略者的嫁禍之詞。英法侵略者在大肆劫掠圓明園以後,竟然顛倒黑白地將罪責嫁禍於中國奸民。10月17日法國的首席代表葛羅致函恭親王奕訴稱:「當和議破裂,聯軍由通州進至北京之後,因戰爭而佔據此避暑行宮也,其時並未如恭王所言,搶劫其地。聯軍佔領行宮之舉,乃其分內所有之事,兩軍交戰,克其地則享有之,亦戰時公法所許也。其後圓明園之被焚掠,乃中國土匪所為,非聯軍之所為也。」

在此,葛羅顯然是偷換概念,無理狡辯。這是因為,其一,圓明園乃是清朝皇帝的禁宮,並非軍事要地,更非兩軍交戰之地,西方國家之間的某些戰爭規則,並不適用於圓明園這樣的非戰之處。其二,葛羅以河西務比之於圓明園,簡直是風馬牛不相及,在河西務地方有匪,並不能證明在圓明園就一定有匪。其三,按照葛羅的說法,在河西務地方是因為有匪突來。但是,英法聯軍劫掠圓明園之時,並未發生清軍或「土匪」攻襲英法聯軍之事,因此兩者亦絕無任何可以比附之處。英法侵略者的上述觀點,完全是信口雌黃,荒謬之極,不值一駁。其事實是,英法聯軍搶劫於前,中國的匪人繼之於後。

第二種是部分國人的錯誤揣度與記述。1860年10月,北京已為英法聯軍所佔領,社會秩序混亂,人們不可能得到準確的相關信息,因而各種傳言紛紛揚揚。中國奸民焚掠說,雖主要表現在中國的一些史料性的記述中,並未形成有影響的史學論點,但仍然有一定的學術影響。近年不少網上的文章,極可能即是沿襲此說。較早提出這一說法的,大概是時人王闓運。他在《圓明園詞》注語中記載說:「夷人入京,遂至園宮,見陳設巨麗,相戒弗入,雲恐以失物索償也。乃夷人出,而貴族窮者,倡率奸民,假夷為名,遂先縱火,夷人還,而大掠矣。」其後,民國時的學者黃浚據此在《花隨人聖庵摭憶補篇》中更為明確此說。時人陳代卿的《庚申畿輔紀變略》也同樣記載,他在《慎節齋文存》中,也談到了同樣的意思。徐樹鈞的《圓明園詞序》,也有與之相似的記載。以上所記,均不確有誤。王闓運等人的記載,內中多有文人的渲染之詞。王闓運和陳代卿所記,皆不可信,它們不過是彼此間的三人市虎,以訛傳訛,甚至是荒誕不經之語。

無論是外國侵略者的中國奸民焚掠說,還是部分國人的中國奸民焚掠說,都是錯誤無據的。人們很難想像,在英法聯軍尚未劫掠圓明園,園內的清軍護軍尚在的情況下,當地的窮旗人或奸民竟然敢於並能進入圓明園內進行搶劫。當然,在英法聯軍劫掠焚毀圓明園後,確有一些中國的奸民趁火打劫,渾水摸魚,想方設法地潛入園內竊取寶物。其事實或邏輯關係與順序應該是,英法聯軍劫掠在前,中國奸民哄搶於後。於此,許多中文史料均有明確的記載。

時人贅漫野叟在《庚申夷氛紀略》中明確記載,「夷人先之,土匪繼之,遂使一絲半縷無遺,遺棄者遍於道路」。李慈銘《越縵堂日記補》中有關英法聯軍佔領北京期間的許多記載,多用「聞……」,以示其所記並非親眼所見及不能確定是否事實。但是,他對於英法聯軍及當地奸民焚掠圓明園一事,不但以確定無疑的口吻記載,而且特別記述說,俟英法軍隊撤離圓明園後,清軍守軍才「稍敢出御」,將乘機搶劫的奸民「擒獲數人,誅之」。時人吳可讀在其《罔極編》中不但根本未曾言及有奸民參與劫掠,而且明確指出外國方面盡行擄掠一空,嫁禍於他人。內務府總管明善在給咸豐帝的奏摺中說:「初次夷人進園焚燒,尚無土匪。自二十三日(10月7日)以後,時有土匪進園,後被獲正法,略見稍息。」步軍統領瑞常給咸豐帝的奏摺說,是英法「夷人於八月間」,首先「擾及園庭」,其後才是「附近土匪,乘間搶奪」的。恭親王奕訴的奏摺也說:「該夷於(八月)二十二日(10月6日)竄擾園庭,肆行焚掠……嗣因夷兵退出,旋有匪徒乘勢聚眾搶劫……現已飛咨綿勛派兵一千名,屯紮圓明園剿辦土匪。」內務府大臣寶鋆的一份奏摺,值得我們特別注意。他說:10月7日這一天,英法夷人先後闖入清漪園(即現在的頤和園)、靜明園(即現在的玉泉山)等處,「將各殿陳設搶掠,大件傷損,小件多經搶去」。其後,他還特別報告說:「靜宜園(即香山),夷人並未前往,各殿陳設,照舊封鎖。」這一史料充分證明,如果不是英法聯軍劫掠在前,幾乎不可能出現中國奸民哄搶於後的情況。

就筆者學識所及,最早對於所謂中國奸民首先劫掠圓明園之說進行批駁的,大概是光緒年間曾任起居注主事、刑部主事等職的姚大榮。他在言及徐樹鈞所作《圓明園詞》時說,圓明園等皇家「御苑非公園之比」。那些欲前往御園「往游者即不自為計,獨不為主帥守衛計乎?」英法聯軍劫掠圓明園等皇家園林之時,中國之「愚民迫於饑寒,乘亂劫掠,誠所不免;至於御園,在當時有恭邸(恭親王奕)及桂相(大學士桂良)率禁旅駐守;事棘時,僧(格林沁)、瑞(麟)二軍並移往偕守;何物奸民,敢揭竿倡亂乎?」對於所謂中國奸民首先劫掠說,蔡申之先生也是頗不以為然。

中國奸民焚掠說,雖然並未被中國史學界廣泛接受與認可,但在自媒體相當發達的今日,中國奸民焚掠說的影響卻有越來越大之勢。中國奸民焚掠圓明園之說,於史無征不可信,且嚴重有違於事理,不合邏輯,必須釐清基本史實,修正以上的錯誤觀點。

來源:史學月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歷史內參 的精彩文章:

滕長富:一張蘇維埃時期的《紅色中華》報
許明玲:金庸武俠小說在日本的譯介和傳播

TAG:中國歷史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