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中醫?:古典書院「中醫導讀」課優秀作業選刊(一)
復興古典 同濟天下
課程簡介:中醫導讀課程
主題:《神農本草經·序錄》講疏
主講老師:張軒辭
本次作業選編及批註:古典書院助教楊進(紅字按語及末尾短評,原文精彩處亦用紅色標記)
什麼是中醫
文心博士生
「中醫」這個名詞有兩層含義:1、中醫學 2、研習和實踐中醫學的人,也就是中醫醫師。本文主要闡述的是「中醫學」,也必然地與古往今來的醫家們發生內在關聯。【學在於人】
中國自古以來,有一整套獨特且實證的文化與文明體系。中醫學是從中國傳統文明體系中衍生出來的醫學、生命學理論及具象化後得到的醫學實踐方法。中醫學對世界的核心認知是形與氣、精神與物質、時間與空間的相互轉化、演變、影響和融合,其對生命和宇宙在宏觀與微觀上的理解是全息的,其認知與運行是沒有邊界的。【「沒有邊界」之措辭似乎有所誇大】
基於中國傳統的文化,中國古人認為人有兩個來源:一個是它的自然來源,一個是它的人文來源。自然來源是說,人由天地之氣所生,陰陽和合而成。人文來源是說,人是由人類的始祖所創造。【未言明何謂「人文」】中醫學只採納了自然來源一說。
於是,中醫生命觀形成了兩個最主要的特徵:
一是天人合一。《素問·寶命全形論》:「夫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人由天地所生,天地為人之父母,故考察人的生命運動,必須同時考察自然環境。中醫強調環境與人的相互作用和影響,如病因發病有運氣與六淫,養生治療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及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等等用法。
二是氣本源論。現實世界所看到的一切,總屬於有形,而在有形結構以外,生命還有無形之氣的一面。形之與氣,本自相應。氣是形的來源與根基;形是氣演化而成的現實。人的形態由氣所化,則百病亦由氣所化,醫學不可舍氣而能。
中醫的「氣」,是一種超感官的存在,類似於物理學在宏觀上的黑洞現象、或者在微觀上的量子化現象,不可以通過感官直接感知和認識全體,卻可以通過感性認知觀察到它在有形層面上的投射及具象化、通過理性認知認識到它的運作規則方式和作用。
當感性認知與理性認知相互影響、相互催化,高度協作與融合之後,就會生化提升出「靈知」、「靈覺」。現代科學類似的概念是「超感官知覺(ESP)」,又稱「第六感」。人具有的這樣一種特殊的能力,就是靈性。庖犧氏象法天地、把握陰陽,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就是靈性使然。「氣」,亦是靈性所感、所知、所用。
經絡系統也是由氣生化而成的超感官存在之一,現代科學已經認識到經絡是一種用現代科學理論和角度無法完全理解和解釋的客觀存在。經絡系統的認識,既非由有形解剖而來,又非由人們生產生活中偶然的經驗所累積而成,實是由具有高度靈性的主體,通過纖毫畢現的靈覺直接感知自身與天地而得。
臟腑系統也是如此,中醫所謂的肝心脾肺腎,並不是指解剖學形態上的臟器,而是在「氣」層面上的超感官存在系統。這樣的系統是形與氣的重疊存在,在「形」的層面上與解剖學上的臟器有交集和含蓋,卻不等同。陰陽、六經、氣血津液、八綱等系統亦然。
在這樣的體系下,對於一切可以運用的醫學工具的認識方法與層面,是不同於現代化學與經典物理學的。草藥、礦石、蟲豸、針灸、膏摩、湯液、導引,乃至日常起居方式、飲食水米、果蔬、魚肉等等一切可以作用於生命體的存在都可以作為醫學工具。中醫對於這些存在的認知,並不是僅把此存在作為一個獨立客體來認知,而是將其合於人類生命整體上的作用作為對象來認識其屬性。所以才有了四氣五味、寒熱溫涼。這就需要在靈性的層面上認識人類生命體的氣化作用和規律,認識這些醫學工具在人體氣化運作中的影響和屬性。這與從理化層面認識藥物的理化屬性作用於人體的理化反應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當中醫醫師在對病人開出「柴胡」這一味葯的時候,並不是從柴胡的化學角度來認識藥物作用,而是在靈覺中展現出這樣一幅生動的「氣化內景圖」:柴胡之氣味如春天樹木枝葉發芽生長一般,將肝氣以及相關的生氣向上舒展升發開散。柴胡有升舉條達之功。
而後乃有理法方葯、辨證論治、四診合參、君臣佐使。
從正確的認識,到正確的臨證實行,其中又關係到很多學問,關係到過去和現代的各種認識和學科。所謂「用藥如用兵」、「不為良相,便為良醫」,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先人云:尋求古訓、博採眾方、觸類旁通。認識之後,還有策略,這就與醫生的靈性修養高低相關了,這當是另一篇論述。
回到本文主題,用本文的詞語片面地來說:中醫是以「氣化」認識為核心,超越一般感性與理性認知的超感認知醫學。它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它超越又包含二者,卻又是客觀實在的。【此處超越一詞當要慎用,應該說明其具體含義】
它根源於生活,結果於靈性。
【簡評:文章對「什麼是中醫」這一問題做了簡要的回答,論證思路比較清晰,對中醫的兩個特點把握也較為到位。但是在具體論述中對所使用的一些概念欠缺必要的說明,容易造成文義上的歧義】
張軒辭老師在古典書院上課場景
中西藥學之比較 --聽張軒辭老師講「中醫導讀」《神農本草經·序錄》課後感
夏漢野公司職員
張軒辭老師說她給我們第一年上的中醫課,「醫道與政教」《黃帝內經素問·著至教論篇第七十五》讀解,可以說是中醫關乎「人道」的內容。第二年上的中醫課,《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可以說是中醫關乎「天道」的內容。今年第三年上中醫課,《神農本草經·序錄》,可以說是中醫關乎「地道」的內容。
中醫藥學的綜述
《神農本草經》又名《神農本草》,簡稱《本草經》、《本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藥學專著。其成書年代自古就有不同說法,有說成於秦漢時期,有說成於戰國時期。它與《黃帝內經》,《難經》,《傷寒論》共稱為中醫四大經典。《神農本草經》是中國藥學的經典。
《神農本草經》一書的開篇《神農本草經·序錄》是中醫藥學的第一篇全面,系統,綱領性的論著。它奠基了中醫藥學或本草學的內容體系,闡明了古代中醫藥學所關心的問題。其內容可歸納為12條藥學理論。
第一條是把葯分為三「品」,而不是三「類」。「上藥一百二十種,為君,主養命以應天,無毒,多服、久服不傷人。欲輕身益氣、不老延年者,本上經。中藥一百二十種,為臣,主養性以應人,無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補贏者,本中經。下藥一百二十五種,為佐使,主治病以應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熱邪氣、破積聚、愈疾者,本下經。」這裡提出了「養命以應天」,「養性以應人」和「治病以應地」的思想。根據這樣的分品,西藥主要屬下藥「治病以應地」的範疇。要想更深刻地理解這一濃縮的論述,需要參考《黃帝內經 上古天真論篇第一》和《黃帝內經 寶命全形論篇第二十五》。對真人,至人,聖人,賢人和凡人的上下有別加以理解,才能明白這裡所說的內容,否者就會產生疑問。
第二條用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指導藥學理論。「三品合三百六十五種,法三百六十五度,一度應一日以成一歲。」「本草」一詞就含有地域和時間的概念。葯以應天是這裡思考的維度。這才符合「調神」「通天」「真言」「應象」的《黃帝內經》思想。而365是一個虛數,代表全部的意思。
第三條根據第一條的理論提出了藥物的組方原則。「葯有臣佐使,以相宣攝合和,宜用一君二臣三佐五使,又可一君三臣九佐使也。」《黃帝內經 至真要大論篇第七十四》有更詳細論述。
第四條依據陰陽的思想來考察藥品。「葯有陰陽,配合子母兄弟,根莖華實草石骨肉。」這也是《黃帝內經》的基礎理論,在《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陰陽離合論篇第六》《陰陽別論篇第七》中有詳細論述。
第五條提出了「七情合和」的理論。「有單行者,有相須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惡者,有相反者,有相殺者。凡此七情合和視之,當用相須相使者良,勿用相惡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殺者,不爾勿合用也。」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有詳細說明。
第六條提出了「五味」「四氣」說。「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熱溫涼四氣,及有毒無毒,陰乾暴乾,采造時月,生熟,土地所出,真偽陳新,並各有法。」這一觀點在西藥里是被忽略的,但它卻是非常重要的藥學理論。《黃帝內經 宣明五氣篇第二十三》和《黃帝內經 至真要大論篇第七十四》有更多論述。
第七條可以說是中藥藥劑學的簡單描述。「藥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漬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湯酒者,並隨藥性,不得違越。」如果我們比較中藥藥劑學與西藥藥劑學的詳細內容,會發現中藥藥劑學更加豐富。
第八條可以說是臨床藥學的簡單描述。「欲療病,先察其原,先候病機。五藏未虛,六府未竭,血脈未亂,精神未散,服藥必活。若病已成,可得半愈。病勢已過,命將難全。」根據人的機體內在能力,制定藥物干預下的驅邪愈病方案。
第九條提出藥物毒性控制的理論。「若用毒藥療病,先起如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為度。」根據臨床實際情況,斟酌用藥。
第十條是臨床用藥總的指導原則。「療寒以熱葯,療熱以寒葯,飲食不消以吐下藥,鬼注蠱毒以毒藥,癰腫創瘤以創葯,風濕以風濕葯,各隨其所宜。」用藥的前提是要辨別疾病的性質(寒、熱),辨別病因(如「飲食不消」、「風濕」),辨別病情輕重(如「鬼疰蠱毒」均為重危病證),還要辨別軀體病(如「癰腫瘡瘍」、「風濕症」)與內臟病(如「鬼疰蠱毒」)的差異,然後用藥。
第十一條是臨床用藥的具體指導。「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後服藥。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藥而後食。病在四肢血脈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飽滿而在夜。」指出服藥方法和服藥時間與藥物療效的密切關係。
第十二條指出醫學對疾病的診斷和藥學對疾病的治療必須緊密結合的方針。「夫大病之主,有中風傷寒、寒熱溫瘧、中惡霍亂、大腹水腫、腸下利、大小便不通、賁肫上氣、逆嘔吐、黃疸消渴、留飲癖食、堅積症瘕、驚邪癲鬼注、喉痹齒痛、耳聾目盲、金創折、癰腫惡創、痔癭瘤、男子五勞七傷虛乏羸瘦、女子帶下崩中血閉陰蝕、蟲蛇蠱毒所傷。此大略宗兆,其間變動枝葉,各宜依端緒以取之。」書中根據內科疾病、婦科疾病、外科疾病、五官科疾病、皮膚病等不同,大致分為40種主要大病,引出下文的365味藥物的功效和主治,然後進行分別細緻的闡述。所以在中醫,醫藥是不分的。這有別於西方藥學和西方醫學是分離的狀態。根據西學分類藥學院與醫學院是不同學科,藥學院學生不學醫,醫學院學生不學葯。
西藥的發展
古老的西藥大多也是一些天然物質,包括植物、動物和礦石類。但是在西方思想的指導下追求事物的本質,提取,純化,追求最核心物質,並徹底地明白它是什麼成了西方藥學的主流發展方向。各式各樣的化學物質一個個的被分離出來,加以鑒別,直至分子結構和化學元素成分得以闡明。這是近一二百年西方科學所取得的成就,同時也是西藥學發展的成績。原來的天然藥物被小分子化學葯所代替,一切混合物和未知成分被稱為雜質。依據這一思路中藥自然是落後的原始的藥物。
西方的藥學一般應包括8個分科:藥物化學、藥物分析學、藥理學、藥劑學、生藥學、微生物與生化藥學、生物化學檢驗和臨床藥學。它們都是為純化單一的藥品而服務的。如果按此學科分類試圖把中醫藥學裝進去,就必須去除中藥的地域,時間,配伍,四氣,陰陽等思想。拿掉這些「糟粕」,再去除掉中藥的雜質,中藥已經不靈了。因為「本草」是有地域性,時間性,而不是通用性,「本草」的配伍性,味氣性在純化之後已經失去。這些被視為「糟粕」的「精華」沒有了,中藥已經不能稱之為中藥了。但這正是我國多年來在中西醫結合和中藥現代化的口號下所努力做的事情。這樣的努力是非常不順利的,也是非常彆扭的。
換個方向去思考,如果反過來把西藥學科放入到中醫藥學的體系中,卻是綽綽有餘。《神農本草》書3卷,載葯365 種,其中植物葯252 種,動物葯67種,礦物葯46種。而大多西藥屬化學小分子應歸類於礦物葯。藥物化學、藥物分析學、藥理學、藥劑學以研究化葯為主,這些學科的加入也會對現代中藥學的定量研究有促進作用。生藥學、微生物與生化藥學可以歸到植物葯和動物葯裡面。生物化學檢驗和臨床藥學放在《序錄》的第八到十二條的研究範圍內還有很大剩餘空間。把8個學科都放進去遠遠不能夠填充中醫藥學所涵蓋的內容,這樣還需要更多的新學科來完善。這樣做不僅順了,而且前途變得非常光明。
中西藥學與中西思想的關係
中西藥學的差別來源於中西思想的差別。【這一差別卻沒有得到更有力的說明】中藥強調「本草」的地域,採摘時間,及病人和用藥的差別等。西藥強調「通用」,強調消除地域和製造的區別。藥學標準是統一的,例如:美國藥典(USP)是世界最高權威標準,不管你在哪個國家做葯都必須依據與其一致的藥品質量標準。這就像西方的「普世價值」,它是普世的,最好的。全世界都應該與之看齊,否者你就是落後,愚昧,獨裁,不民主,不自由,不科學,不對的。你不改正,他就幫你改正,解決你國家的問題--類似於幫你治病。而中國思想強調差異,各國各民族的不同文化構成了世界的繁榮。大同思想是「和而不同」。根據各國的具體問題,支持獨立自主的解決方針,只應給予其需要的幫助。這樣世界才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
如果說凡葯都是有偏性的,都是有毒的。那麼,去除了葯本身所在的環境,把它純化到單體(一個化學小分子)。我們實際上是在追求那個最毒的物質API,這就是西藥的核心成分。當然這個純化後的單一物質從以毒攻毒的角度來說,它也是最有效的成分。但是,它的毒性也最大,對急症的療效最快,而長期服用就會產生致命的後果。「主治病以應地,多毒,不可久服」。這個API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是一樣的,象今天的「普世價值」。在一個國家出現嚴重問題時,它是可以馬上解決問題,但是以此長期治國,將使得一個國家從根上被毒死。要長期養生,中醫比較好。今天西醫西藥開始強調精準醫學,精準用藥,希望通過大數據和個人基因組檢測來建立一套完整系統的科學體系。將來針對每個人進行精準治療和用藥,這正是中醫的思想。所以,西醫科學在追回中醫思想,中醫思想將變成西醫科學的未來解決方案。與此類似,西方哲學遇到現代性的困境,中國思想將變成西方哲學的解決方案。【這個說法過於片面和籠統】
【簡評:文章對課堂內容的記錄非常詳細,同時對中西醫學做了一些有趣的比較。但對中西醫背後所體現的思維方式的認識不夠清楚,因此做出一些片面的判斷。】
古典書院上課場景
聖哉夫子,敢不竭誠而學之乎!
朱燕居士
《神農本草經》又稱《本草經》或《本經》,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一,作為現存最早的中藥學著作約起源於神農氏,代代口耳相傳,於東漢時期集結整理成書, 秦漢時期眾多醫學家搜集、總結、整理當時藥物學經驗成果的專著,是對中國中醫藥的第一次系統總結。其中規定的大部分中藥學理論和配伍規則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則在幾千年的用藥實踐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是中醫藥藥物學理論發展的源頭。
《神農本草經》系統地總結了古代醫家等各方面的用藥經驗,對已經掌握的藥物知識進行了一次全面而系統的整理。全書分三卷,載葯365種,成為中藥理論精髓。以三品分類法,分上、中、下三品,分類的依據主要是藥物的性能功效。
《本經?序錄》中即言:"上藥一百二十種為君,主養命以應天,無毒,久服不傷人,"如人蔘、甘草、地黃、大棗等;"中藥一百二十種為臣,主養性以應人,無毒有毒,斟酌其宜。",需判別藥性來使用,如百合、當歸、龍眼、黃連、麻黃、白芷、黃芩等;"下藥一百二十五種為佐使,主治病以應地,多毒,不可久服。",如大黃、烏頭、甘遂、巴豆等。
《神農本草經》中也蘊含著豐富而深刻的藥物理論,由此奠定了藥物學的理論構架。
以藥物配伍為例,《神農本草經》中提出了君臣佐使的組方原則。所謂君臣佐使,本為社會中的不同階層成員,有不同的職能與等級,藥物學將其借用來說明藥物在配伍中的不同角色,如上品葯為君葯,中品葯為臣葯,而下品葯為佐使葯。在組方時,應該充分考慮藥物的特性,方中既要有君葯、臣葯,還要有起協助作用的佐使之葯。其比例可按照一君、二臣、三佐、五使或一君、三臣、九佐使的原則來處理。
在藥物配伍中,兩味或兩味以上的藥物用在一個方劑中,相互之間會產生不同的反應:有的藥物共同使用能發揮更大的功效,有的兩葯相遇一方會減小另一方的藥性;有的葯可以制約另一種藥物的毒性;有的兩種藥品本身均無毒,但如果兩葯相遇則會產生很大的毒性,不能同用等。《神農本草經》中共總結了七種關係,包括單行、相須、相使、相畏、相惡、相反、相殺等,認為對此"七情"要"合和視之",這便是"七情合和"的配伍原則。
《神農本草經》中對於所收錄的各種藥物的功效和主治疾病都進行了簡要的記載與描述,這無疑是早期臨床藥學寶貴經驗的總結。長期臨床實踐和現代研究都證明《神農本草經》中對於所載藥物的功效認識大部分是正確的,其中許多藥物至今仍然在臨床廣泛應用,比如人蔘補益、黃連止痢、麻黃定喘、常山截瘧、大黃瀉下等。而且各種藥物主治疾病的種類也非常廣泛,約有170餘種,包括了內、外、婦、兒、五官等科疾病。此外,《神農本草經》中對於藥物的性味、產地與採制、炮製方法,乃至用藥原則和服藥方法等都有涉及,極大地豐富了藥物學的知識體系。
書中藥味365種,當中植物葯252種,動物葯67種,礦物葯46種。根據藥物的性能和使用目的的不同分為上、中、下三品。稱為"三品分類法",以應"天地人"三才。上品一百二十種,無毒。大多屬於滋補強壯之品,如人蔘、甘草、地黃、大棗等,可以久服。中品一百二十種,無毒或有毒,其中有的能補虛扶弱,如百合、當歸、龍眼、鹿茸等;有的能祛邪抗病,如黃連、麻黃、白芷、黃芩等。下品一百二十五種,有毒者多,能祛邪破積,如大黃、烏頭、甘遂、巴豆等,不可久服。這是我國藥物學最早分類法,為歷代沿用。當中藥物經過長期臨床實踐和現代科學研究,證明所載藥物藥效絕大部分是正確的。
藥物之間的相互關係也是藥學一大關鍵,《本經》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則在幾千年的用藥實踐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藥物之間,有的共同使用就能相互輔佐,發揮更大的功效,有的甚至比各自單獨使用的效果強上數倍;有的兩葯相遇則一方會減小另一方的藥性,便其難以發揮作用;有的葯可以減去另一種藥物的毒性,常在炮製毒性葯時或者在方中制約一種葯的毒性時使用;有的兩種藥品本身均無毒,但兩葯相遇則會產生很大的毒性,損害身體等等。這些都是業醫者或從事藥物學研究的人員必備的基本專業知識,十分重要,甚至操縱著生死之關隘,不可輕忽一分半毫。
《本經?序錄》認為:"藥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漬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主者,亦有不可入湯、酒者,並隨藥性,不得違越。"此處一方面體現了在2000年前中藥劑型已有的成就,另一方面也體現了藥物劑型工藝以及對哪些葯宜用哪種劑型的研究經驗,如消石"煉之如膏",術"作煎餌",茺蔚子"可作浴湯"(外用洗劑),葡萄"可作酒",白芷"可作面脂",牛角、牛膽"可入丸藥",蝟皮"酒煮殺之",露蜂房"火熬之良",當歸治"金創煮飲之",雷丸"作膏摩,除小兒百病",蛇蛻"火熬之良",貝子"燒用之良"等等。此處既講了藥物炮製加工方法,同時也說明了不同藥物在具體應用時要採用不同的劑型,才能更有效地發揮其治療效果。對現今中醫業醫者只採用湯藥成藥的現象具有很大的批判性的價值。
《神農本草經?序錄》認為"凡欲治病,先察其源,先候病機,五臟未虛,六府未竭,血脈未亂,精神未散,服藥必治。若病已成,可得半愈。病勢已過,命將難全。"此處首先告誡人們,有病必須早治;其次強調了疾病的痊癒與否,不能完全依賴藥物的作用,主要是機體的防禦機能和在藥物干預下機體驅邪愈病的內在能力。
《神農本草經?序錄》提出"療寒以熱葯,療熱以寒葯,飲食不消,以吐下藥,鬼疰蠱毒以毒藥,癰腫瘡瘍以瘡葯,風濕以風濕葯,各隨其所宜。"此語不但突出了辨證施治用藥的主旨,還提示在辨證施治用藥的前提下,務必要辨別疾病的性質(寒、熱)用藥,辨別病因而審因論治(如"飲食不消"、"風濕"),辨別病情輕重並根據病情輕重而施以用藥(如"鬼疰蠱毒"均為重危病證),還要辨別軀體病(如"癰腫瘡瘍"、"風濕症")與內臟病(如"鬼疰蠱毒")的差異而用藥。前者用"瘡葯"、"風濕葯",後者用"毒藥"。若通覽書中365味藥物的功效和主治,還可以發現,書中根據內科疾病、婦科疾病、外科疾病、五官科疾病、皮膚病等等不同病種而施以不同藥物予以治療,這些內容都充分體現了辨證施治的用藥思想。
《神農本草經?序錄》認為:"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後服藥;病在腹以下者,先服藥而後食;病在四肢血脈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飽滿而在夜。"這說明本書作者在認真總結前人用藥經驗的基礎上,認識到服藥時間與藥物療效之間的密切關係。
《內經》首先提出了"葯有陰陽"理論,《本經》對這一理論予以踐行。所謂"葯有陰陽",其含義甚廣。若僅從植物葯與礦物葯分陰陽,礦物葯質地沉重而主降,屬性為陰,植物葯質地輕清而屬陽。若就植物葯而言,凡藥用其花、其葉、其枝者多屬陽,若用其根、其干者多為陰。如若對藥物深層的內涵以陰陽分,則"陽為氣,陰為味……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厚者為陽,薄為陽之陰。味厚則泄,薄則通。氣薄則發泄,厚則發熱。""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具體內容可詳見於《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本經?序例》所謂"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其本義是指人們可以品嘗到的藥物真實滋味以及其對人體氣血陰陽的作用。藥物真實滋味不止五種,由於受事物五行屬性歸類理論的影響,於是自古至今,將藥物之滋味統統納之於五味之中,並將澀味附之於酸,淡味附之於甘,以合藥物五味的五行屬性歸類。
《本經》所言藥物有"寒、熱、溫、涼四氣"。四氣,即四性,是藥物或食物的寒熱溫涼四種性質,與人們味覺可感知的五味相對而言,四氣屬陽, 五味屬陰,也就是《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陽為氣,陰為味"之意。事物之陰陽屬性是可分的,"陽中有陰,陰中有陽",故藥物寒熱溫涼之性還可再分陰陽。溫性、熱性為陽,涼性、寒性屬陰。熱甚於溫,寒甚於涼,其中只是程度的差異。溫熱葯有微溫、溫、熱、大熱的不同量級;寒涼葯有涼、微寒、寒、大寒的不同量級,如果在性質上沒有寒熱溫涼明顯的性質差異,於是就用"平"標定其性質。
《本經?序錄》中"有毒無毒,斟酌其宜"指的是在臨證用藥時,務必要熟悉哪些藥物有毒,哪些藥物無毒。有毒之葯,其毒性之大小及程度何如等等,然後再根據臨證實際情況,斟酌用藥。
《本經?序錄》認為:葯"有單行者,有相須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惡者,有相反者,有相殺者。凡此七情,合和視之。"這就是藥物配伍理論中"七情和合"的源頭,指藥物配伍中的特殊關係。
《本經》由於歷史和時代的局限,還是存在一些缺陷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① 藥物總數的確定拘泥於術數,書中收載的藥物僅365種,許多漢代常用藥物《本經》均未收入。
② 部分藥物學理論受儒家思想影響,而脫離臨床實踐,如《本經》"上藥為君"的配伍原則和機械地規定方劑中君臣比例等。【此處的因果關係似乎值得考量】
③ 受方士的影響,片面誇大藥物的養生延年作用。
④ 對金石類藥物的功效和毒性存在錯誤認識,故對後世造成不良影響。
⑤ 《本經》很少涉及藥物的具體產地、採收時間、炮製方法、品種鑒定等內容。
【簡評:文章對《本經》的內容作了較為詳細的介紹,但描述多於解釋,一些觀點也缺乏論證】
古典書院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書院活動攝影:學員方曹峰
責任編輯:柯秋煜
TAG:同濟復興古典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