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用藥如用兵:虛邪之體,為何攻不可過?

用藥如用兵:虛邪之體,為何攻不可過?

點擊上方

藍字

關注我們




小編導讀


中醫用藥如同調兵遣將,兵學與中醫藥也有相通之處。兵法醫學代表著作《用藥如用兵》出自徐大椿的《醫學源流論》。徐大椿是清代著名醫家,思維敏捷,善主謀略,行醫達半個世紀,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他提出的

「虛邪之體,攻不可過」原則具有很高的臨床價值,欲知後事如何,且看正文~






《用藥如用兵》之虛邪之體,攻不可過。


原文

若夫虛邪之體,攻不可過,本和平之葯而以峻葯補之;衰敝之日,不可窮民力也。

譯文

對於邪氣侵入而正氣已衰的人攻治不可迅猛,應主要運用平和的藥物,並用性味猛烈的藥物輔助它。如同衰敗的時代,不可再窮盡民力。


今釋

  體虛之人,陰陽氣血相對不足,容易感受外邪或虛實相兼或表裡同病或寒熱錯雜,邪深體弱,病機證候錯綜複雜,治療相對較難。用藥稍有偏執或略有不慎,易犯虛虛實實之誤,或有傷陰耗氣之弊。故正虛夾邪予攻補兼施者須掌握輕重,輕攻輕補;或從方小量微之輕劑,先祛新邪,新邪祛,病減大半,再行緩調,易收全功;若五臟俱虛,補劑雜進罔效者,可遵《黃帝內經》「陰陽形氣俱不足,當調以甘葯」之旨,選用甘淡平和、不寒不熱、不潤不燥之輕劑醒脾開胃,重振後天。同時輔以少量性猛功專之葯,助君祛邪,以拔其病本,務令邪氣盡去而正不傷矣。正如一個衰微的國家,而對強大的敵人,不能強攻硬拼,而應善於運用戰略戰術,等待時機,再將敵軍殲滅。



中醫治病過程中,經常遇到疾病的本質和外在的癥狀不一致的案例。如患者本是虛證,但是由於氣血、陰陽虛極,導致其生理功能失常,病理產物停聚,臨床卻表現一派實象,

即「至虛有盛候」。

此時不能只看病人表面的實象,僅採取攻邪的治療方法,而應運用攻補兼施的方法來治療。若給予大劑量的補藥,患者可能虛不受補,因此應使用性味平和的補藥來輔助治療。


如小兒外感發熱,常以辛涼宣散法輕宣透邪,而不用辛甘大寒之石膏。蓋小兒脾氣稚嫩,若投大寒清泄之品,則易損傷中陽而變生他證,不利於祛除表邪。又如大黃

?蟲丸證,症見「五勞虛極羸瘦,腹滿不能實,食傷,憂傷……」一派虛象,但又存在「肌膚甲錯,兩目黯黑」之「內有干血」,張仲景以破血消瘀為主,佐以熟地黃、白芍養血濡肝,並峻葯緩投以顧護正氣,從而取效。



如胡國瑛治一患者,胡某,男,68歲,慢性腎炎5年,終日淅淅惡寒,面色無華,胃痛隱隱,喜溫喜按,納差喜唾,頭昏目眩,兩耳不聰,大便溏,小便清長,時淋瀝不盡,舌淡苔薄白,脈虛細且遲,曾予附子理中湯、吳茱萸湯、黃芪建中湯少效。治以溫陽益氣、扶正托里。處方:黃芪、紫河車各50克,紅參、當歸、川白芍、松香、甘草各15克,白朮20克,茯苓、皂角刺各30克、三七、沉香、白芷、桔梗各10克。研末,每服6克,每日2次,溫水送服。1個月後,胃痛緩解,惡寒亦減。續上方再服3個月,以盡全功。

患者平素氣陽偏虛,患慢性胃炎後,大多中虛不運,胃失陽氣之溫煦,絡脈壅閉,氣滯血瘀,轉輸受納失職,精微不生,氣血虛憊,此時攻邪,猶如雪上加霜,反使邪更深入,此如同陽虛寒凝之陰疽,非溫陽益氣、扶正托里不愈。如擬一般益氣溫陽之方,雖暫能緩臨床癥狀,但因托里消瘍之劑不足,終難收預期之效,故用《外科正宗》之託里消毒散,以治瘡瘍體虛邪實之膿毒不易外達者,由於溫陽益氣與托里消毒並用,故收效明顯,且以散劑為佳,調理數月而愈。


好 · 書 · 推 · 薦





兵學與中醫學




本書為《中華文化與中醫學叢書》之一。兵學與中醫藥學同為中華文化中的瑰寶,本書試將二者融合起來,對兵學與中醫學共同的形成發展背景、哲學思想源流等進行了梳理,探討了兵學戰略戰術同中醫學理論之間的聯繫,回顧了古代名醫借鑒兵學思想拓展中醫學思想的歷程;並以徐大椿《用藥如用兵論》為綱,通過臨床舉例來說明「用藥如同用兵」之道,還對高度凝鍊兵學思想精髓的《三十六計》在中醫學的運用重工以飾。綜觀全書,兵學與中醫學從某種意義上來看就是兵法醫學,追求的是思想交融,講究的是戰略戰術,冀望藉此書之述,使兵學與中醫學之聯繫具體化,更易為讀者所接受。



掃描二維碼

免費試讀電子書


點擊

「閱讀原文」

購買本文圖書





版權聲明


本文部分內容選自

兵學與中醫學

》(中國中

醫藥出版社出版

張介眉主編

,最終解釋權歸原作

者所

有。由

悅讀中醫

(微信號ydzhongyi)推薦發表,封面圖片源於網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點擊「閱讀原文」

購買本文圖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讀中醫 的精彩文章:

扶陽第一要葯附子如何用?火神派有五原則!
肚臍上貼生薑片,竟然如此神奇,就沒有說不管用的

TAG:悅讀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