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單身狗的致命傷:不屑於走過場

單身狗的致命傷:不屑於走過場

儀式感是我們給的

看完動物世界學的求偶儀式,

我就是條蛇,我要纏著她,

我要扭起來,舞起來......

等我扭完這首曲兒,妹紙就是我的了!!!

1

春天來了,又到了萬物復甦的季節,隨著濕潤季節的來臨,萬物開始騷動,又到了交配的季節!雄獅趴在雌獅的身上發出了酣暢的聲音......等會,進度條快了,我倒回去點:

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又到了交配的季節!雄獅在情敵面前炫耀著氣場,想不戰而勝擁有雌獅,哪料情敵直接進攻,兩頭獅子扭打在一起,雌獅卻在一旁等待著勝者歸來......

通過動物世界的鏡頭,看到了每種動物都有它自己種族獨特的求偶交配的方式,沒有人教都自然會,連關在籠子里長大,不曾見過其他同類的動物,見到異性,也會立刻展開它的求偶儀式,莊重肅然地進行著,當然不可否認「性」是動物的本能。為了達到這個「性」的目的,必須同時還要有另一個本能,就是擊退情敵。

而人也是儀式感很強的動物,但每個人注重點不同,不是所有泛化的,通俗化的東西都被人認可為是需要去進行的。人更是把這種本能壓制在理性之下,封印起來,但依然會進行著莊重肅然的儀式——婚禮,在二人世界的獨處中慢慢地解開本能的封印。

無論怎樣,儀式都會以不一樣的方式存在著。所以儀式感對我們而言究竟是什麼?是很大顆的鑽戒,還是一份精心準備的禮物?

也許這些是儀式感的一部分,但並不是全部內容,且與這些相比,日常生活中的微小細節,才更是儀式感而言的重要意義。儀式感這個話題總是百說不厭,而你了解儀式感么?

2

網上有篇文章,說儀式感是女生在感情之中最在乎的東西,建立戀愛關係,需要一個表白的儀式;維持戀愛關係,需要男方通過送禮物或者做一些浪漫的事這樣的儀式來加以鞏固......可什麼是儀式感?

聖埃克蘇佩里寫的《小王子》中,狐狸這樣解釋儀式感:「最好還是在原來的那個時間來。」狐狸說道,「比如說,你下午四點鐘來, 那麼從三點鐘起,我就開始感到幸福。時間越臨近,我就越感到幸福。到了四點鐘的時候,我就會坐立不安;我就會發現幸福的代價。但是,如果你隨便什麼時候來,我就不知道在什麼時候該準備好我的心情……應當有一定的儀式。」

「儀式是什麼?」小王子問道。「這也是一種早已被人忘卻了的事。」狐狸說,「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比如說,我的那些獵人就有一種儀式。他們每星期四都和村子裡的姑娘們跳舞。於是,星期四就是一個美好的日子!我可以一直散步到葡萄園去。如果獵人們什麼時候都跳舞,天天又全都一樣,那麼我也就沒有假日了。」

村上春樹說:儀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走路時,你特意蹲下來幫我系好鞋帶,是儀式;逛街時,你特意記得我喜歡的衣服買來送給我,是儀式;別人生日你切蛋糕下去的第一刀是儀式,拆掉新書的塑料包裝也是儀式。其實儀式就是把本來單調普通的事情,變得不一樣。儀式是讓我們對所在意的事情,懷有敬畏心理。

對於人為什麼需要儀式感,知乎上有個很熱門的問答:人,藉由這種儀式帶來的儀式感,來給自己一種強烈的自我暗示。這種自我暗示能夠使自我變革,把自己的專註力、反應能力、運動能力迅速提升,將外界的物質與我們心中所理解的世界結合起來。

大體來看儀式感更像是種信仰。都說現代人浮躁,其實是缺乏信仰;都說現代的愛情婚姻太脆弱,無非是付出太少。太容易得到的愛情,不易珍惜,說得就是這個道理,付出太少,沒太花心思,丟掉也就不會覺得可惜。

我們需要通過儀式感來表達愛,感知愛,給對方安全感。不然,為什麼人們都對初戀念念不忘呢?還不是因為掏心掏肺,傾注了全部的情感。

有些人吃飯要用好看的餐具,喝水要用好看的杯子,過年要穿新衣服,戀愛要告白等等,這麼折騰自己累不累啊?而我並不認為這是折騰,恰恰相反我也是這種人,並且以男性的身份。

因為我喜歡這種感覺:做飯會去宜家買整套的廚具;夜跑也準備好一系列的夜跑服。朋友都說我活得很精緻,我倒覺得這更是儀式感注重每次決定,不會輕易放棄。

3

儀式感是規矩卻又勝於規矩。它是與「隨便」截然相反的概念,與矯情、做作無關。就像喝咖啡就一定要用精美的咖啡杯,而不是一次性紙杯;女性出門前,就算不化妝也要洗頭,否則這一天就算白過;就像約會吃飯更注重環境,沒人會選擇髒亂差的地方,只因吃的不是飯,而是彼此的心情。

對現在的很多女性而言,這已經不是一個洗把臉就能出門的簡單時代了。精緻和儀式感這種事,總歸是要在遇到一個臆想中的場景才會去做。在合適的時機穿上盛裝,像童話里的公主一樣,於宮殿中等待著那個向她款款走來的王子。

然而儀式感其實並不只是做給別人看的,而更多的是生活中的一部分。當慢慢被儀式感滋養,你發現自己變得越來越從容,越來越堅強,能夠微笑面對生活中的一切艱辛。

對女生而言,生活中很重要的就是要有儀式感。

生活值得用心對待,而儀式感會讓生活變得活色生香,生活刷一層漆。每個節日都是展現儀式感最好的機會,它是平淡生活的調劑,是區別於每一個平常日子的。

情人節,送送花,送點小驚喜,準備一頓燭光晚餐並不會讓男性陷入窘境。再不濟,在家親手做頓飯,給發條告白簡訊,寫封手寫情書效果也是一樣的,而回憶起的美好回憶多和儀式感有關。

可有些人卻是迫於壓力,很多大學生都喜歡在女生宿舍樓下擺個心型蠟燭,抱著一大捆紅玫瑰,大喊著:「XXX,我喜歡你啊,做我女朋友好不好」,多麼浪漫,儀式感撲鼻而來,擋都擋不住。在女生害羞地說出:「我願意」。皆大歡喜的局面,圍觀群眾的歡呼以及羨慕嫉妒恨的目光。

4

你以為這就完了?不,其實也有很多女生隨後說:「不好意思,我們不合適,我答應,只是不想讓你尷尬」,男生含恨而終,懊惱不已。你還真以為儀式感是百試不靈?這種說法也是不對的,更多的而是她們迫於壓力。

不是她們不喜歡儀式感,而是她們接受不了大型的儀式;前文說儀式感更能體現在小事和細節上,偶爾不起眼的小事卻會讓女性心裡充滿陽光。鮑姆就此事詢問幾位女同事,她們一致表示不喜歡這種方式。

不是儀式感不足,也不是討厭 ,而是不適應。可能吧,女人心裡怎麼想的誰知道,也許現在說著不喜歡,等自己真正遭遇的時候,還是會點頭答應,或許也不會。

儀式感說到現在也分了很多種:在一起慶祝節日;認認真真的表白;一份精緻的小禮物;戀愛紀念日等等,也許某些女性需要的儀式感,也許還沒達到某些女性的要求。

就像男生每天不厭其煩地說晚安,一旦哪次忘記說晚安就像犯了罪一樣。對於男生來說,儀式感也是重要的。比如分手時的正式,兩人面對面地說再見,而不是在手機上說句我們分手吧,就各自不相往來。我現在依舊惦記著前任,她連個擁抱都沒有給,更別提鄭重地說聲再見。

對於大多數女性的角度,儀式感是她們獲得安全感的源泉之一。在女性的戀愛題材也大都出現這樣的情節:記得那年生日,他特地過來看我,陪我在哪做了什麼,感覺到了什麼......

直白點就是因為有儀式感,她才記得那天的陽光和白雲,還有少年身旁的微風和眼中的光芒。

也許你是個

值得她洗頭的人

鮑姆,一位用白玫瑰表白的痴漢選手

這是單身狗的第134次嚎叫~~

*本文部分素材來自簡書、知乎、搜狐、百家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老媽做的美食
等等貓聽歷史之三:筆墨春秋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