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鴻儒氣象 大義人生

鴻儒氣象 大義人生

紀念胡遂先生

「鴻儒氣質秉家風,涵養立教化人文。縱是女子多豪傑,六經人物只先生。」公元2017年9月15日,瀚海星沉,先生病逝,享年61歲。先生一生,光環無數:「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全國師德標兵」、「全國百佳教授」、「我心目中最敬愛的老師」、「長沙市十大最美女性」……每一種榮譽的背後,都飽含社會和學生對先生學養和人品的高度讚譽。而於我和國學班的師兄而言,先生更是我們生活中的良師益友,心靈上的精神導師。此生能得先生教誨,乃人生之幸。恩師已去,精神猶存,記錄生平點滴,是以緬懷先生。

名門氣質詩書夢

胡遂先生是名門之後,高祖父是晚清儒將胡林翼。胡家是書香世家,有詩書傳家的家族傳統。父親胡有猷學識淵博,在北平外國語學院、武漢大學中文系取得了兩個學士學位。他非常注重培養女兒的詩書氣質,從小要求女兒熟讀四書五經、熟背唐詩宋詞,經常指導女兒習貼、畫畫。祖輩的影響和家庭文化的熏陶滋養了先生的詩書夢。1977年恢復高考,此時先生正在長沙市中心路小學教書,以工作為重的先生不得不暫時擱置了自己的詩書夢。1985年,已結婚生子的她對詩書夢的渴望越來越強烈,她直接報考了湖南師範大學古代文學專業的研究生並且考研成功,師從著名教授馬積高,畢業後留校任教。2001年,先生又被調到千年學府湖南大學。自此,先生的詩書夢獲得了一個廣闊的施展舞台。

從上個世紀80年代起,先生以其紮實的古文功底、廣博的文史知識和充沛的生命激情,在她熱戀的大學講台上,在全國各地的各種講座中,為數以十萬計的學生講授中國古代文學史、唐宋文學、唐宋詩詞研究、中國佛學與文學、佛教文獻概要等課程,並主持了兩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撰寫了多部學術專著與教材,在國家權威報刊上發表論文60餘篇。這期間,她還積極致力於湖湘文化的整理、研究與弘揚,她主持《胡林翼全集》的古籍整理工作,受邀參與湖南教育電視台《湖湘講壇》拍攝。2012年,先生又首倡《湖南九章》評選,受到湖南省委高度重視,最後選定9篇經典文章,包括屈原的《離騷》、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毛澤東的《沁園春·雪》等,作為向外界展示湖湘文化的高端名片。

「挾策操觚四十年,也曾慷慨也纏綿。雲山松竹弦歌地,沐日迎風誦《愛蓮》。」這是先生畢生追求詩書夢的寫照。先生如詩,詩如先生。先生此生以詩書啟蒙、以詩書育人、以詩書傳道。詩書已內化到先生的生活當中,成為生命的一種常態和品質。

杏壇風華桑梓情

先生於杏壇四十五載勤耕耘,畢生以「傳道授業解惑、陪伴學生成長」為最大的幸福。先生曾說:「『教育』這兩個字,就是教書和育人。將『教書』與『育人』兩者有機結合,既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也是對教育內涵的真正領會。我的教育夢想,就是進一步挖掘傳統文化中深厚的德育資源,為弘揚社會正能量做出更大的貢獻。」先生似乎天生是為課堂而生的人,每次講課都會全身心的投入,常常忘記了時間。說到動情處,往往舞之蹈之。「在湖南大學,不聽胡遂老師的課是一種遺憾」,無數師生這樣評價。先生講唐宋詩詞,或淺吟、或低唱;或婉約、或豪放,讓人有穿越之感,好像又回到了唐宋時代,眼前浮現出大宋畫卷、盛唐氣象;先生講湖湘文化,從古代屈原、賈誼對國家前途的上下求索講到范仲淹在岳陽樓上感慨「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憂患意識,再講到近代曾國藩、胡林翼、左宗棠等湘軍名將心懷天下、公忠體國的責任擔當。課堂上始終流淌著思想的力量,引領著學生在湖湘偉人的言行和事迹中去領會人生的目標、氣度和境界。課餘時間,先生喜歡和學生一起爬麓山頂聽風、到湘江邊賞月,在山水間探討和感悟人生。

除了在靈魂的航路上給學生指引方向,在生活的細節中先生也始終不忘以真切的關愛給學生傳遞溫暖。她是學生心中最親近的「媽媽老師」,十四年中小學老師的經歷使先生早已習慣了到學生中去,與學生聊天、幫學生解惑、給學生關愛。先生走到哪裡,都是學生最好的朋友。她將學生接到家裡吃住,告訴學生住址、電話和電子郵箱,不論晝夜,有信必復,有訪必接。先生說:「每個人都有一段青春躁動期,加上現在社會價值多元,就業困難,青年學生心理問題比較多。做老師的,一定要給學生以信心和鼓勵。」由於要向先生諮詢問題的學生太多,2008年初,不太會打字的她在新浪開了博客,談人生感悟,回復學生的提問和困惑,迄今已發博文100多篇,點擊量達13萬多次。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的同時,先生還會特別關愛那些家庭困難的學生,把她們當自己的子女看待。她隔三差五會給那些困難的孩子一些零花錢,或者給她們添置一些學習和生活上的必需品、幫她們解決一些家庭的實際困難。先生的關愛如柔風細雨、無微不至,學生們都非常感動。「她像太陽一樣,總是把溫暖傳遞給我們」。據校方統計,這些年先生資助學生的款額總數已超過6萬元。

先生一生杏壇風華堪稱華美,是什麼樣的力量和心境使先生在三尺講台的輪迴中能持續發光發熱,給學生傳遞無限的溫暖和正能量?「生不願封萬戶侯,亦不願識韓荊州。平生所願二三子,從容結伴雲山游。青春已暮應衰朽,猶自風華如錦繡。世人問我何良方,我有詩筆懸河口。傳道授業信可樂,富貴於我浮雲走。」答案或許就在先生自作的這首《四十初度》的七言古風中!

國學情懷知行道

先生是湖南踐行國學公益基金會的專家和特聘教授,自企業家國學踐行公益研修班(以下簡稱國學班)開辦以來,先生多次受邀來國學講壇為學員免費授課,主講《中國儒道思想精粹及其應用》《蘇東坡佛學修養與人生智慧》《禪宗思想的發展與精髓》《儒家的人生修養與境界》等課程。先生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中蘊含著豐富的人生智慧,所以總會在講台上旁徵博引、深入淺出,從易、儒、道、釋多個方向講述國學經典里的哲學要義,給予學員們以人生的啟迪。「儒家是與人打交道,道家是與自然打交道,佛家是與自我內心世界打交道。儒是修養,道是智慧,佛是境界。我們每一個人都要面對三個『世界』——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自我,我們要『以佛修心,以道養身,以儒治世。』」講壇佈道的先生如水如蓮、如山如風,時而透著幾許佛道的淡然,時而又有幾分儒家的風骨。而先生每次講座結束時全場都會響起熱烈的掌聲,學員們都會主動站起來行禮以表達對先生由衷的敬意。

「往事歷歷皆垂範,人生處處有講堂。」先生心中裝著國學、裝著學生,而唯獨忘記了自己的身體。這些年,對於國學班的邀請,先生從來都是義不容辭,很多次帶病堅持。第20期國學公益大講堂,她上午打針、下午授課。此時先生已患上甲亢,「心悸厲害,渾身出汗,……。」但在講台上,她輕描淡寫地描述自己的病情,「我覺得,我還是有責任完成這場講座。」此情此景,猶若眼前。今年6月18日,先生在第23期國學班主講《儒家的人生修養與境界》,沒想到這成了先生在國學班的最後一堂課。當時先生的身體已經非常虛弱,兩個小時的課程,需要服藥才能堅持,但不能吹空調的她硬是在中央空調的講堂上堅持了下來。當問及是什麼力量讓她如此忘我,先生說:「弘揚傳統文化,能講時就多講講。」這簡單樸實的一句話,卻道出了一位師者在人生最後的時光里把傳道授課看得重於生命的那份至真至善的國學情懷。

「君子氣象宛猶在,耳邊似聞講堂聲。此去經年何所遇,夢裡依稀見音容。」先生走了,亦如划過天際的流星,用短暫的光亮照亮了夜空,在時光的記憶中化為永恆。每每回憶先生上課的場景,似乎又聽到了先生的諄諄教誨和叮嚀:「人活在世上的意義在於聞道」,「遇到挫折千萬不要心急,千萬不能浮躁」,「人生的幸福有五大指標,就是五福: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一個人能讓自己快樂就是善待自己」……我知道,先生的思想和言行,已深深地印在了我們的人生記憶中。它將內化為我們的精神動力,激勵我們在踐行國學的路上繼續前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筆耕映像 的精彩文章:

TAG:筆耕映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