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自動駕駛這麼依賴軟體,萬一在路上「藍屏」了怎麼辦?

自動駕駛這麼依賴軟體,萬一在路上「藍屏」了怎麼辦?

我們一直聽到或看到各種關於全自動駕駛車輛(自駕車)的未來預測,有人說「幾年之後就會發生」,也有人說「會比你想像的更久」;這些預測來自四面八方,包括近距離參與開發案的人、總是被「新玩意兒」吸引的科技迷(有時候他們有好的理由,但通常沒有),還有以高價格出售樂觀研究報告的市場分析機構、希望能賣更多自駕車所需零件的供貨商,以及那些實際上知道得不多、只覺得一切聽起來都很不錯的「假博學」。

筆者對於自駕車抱持希望但也抱持懷疑態度,理由有很多,包括成本(所需電子組件看來不便宜)、車子本身的容量(如果要在車上塞滿電子組件,恐怕沒什麼空間可以放別的東西),還有或許是最令人憂心的,以我的經驗與觀察,完成一個開發案的最後10%~20%,通常佔據整體所需時間的80%~90%,特別是當該階段工作涉及大量的軟體、眾多功能,以及各個功能區塊之間複雜的互動。

我懷疑,我們在實現Level 4與Level 5自駕車之前,會在Level 2與Level 3停留很長一段時間,我們也需要妥善定義每個等級自駕車需要有的性能表現,釐清要達到什麼程度才是「夠好」;是95%正確率,還是99%、甚至99.9999%?(在此讓我們先忽略法規以及責任歸屬等問題)

自動駕駛這麼依賴軟體,萬一在路上「藍屏」了怎麼辦?

車輛的軟體錯誤不可能很快就能杜絕 (來源:Embedded.com)

自動駕駛是一種與「在哪裡」關係很密切的功能:如果將一輛在高速公路上能成功行駛的高度自動化駕駛車輛放到擁擠混亂的大都市道路上,情況會截然不同;一輛Level 5自駕車如何能在GPS信號不良的情況下,順利駛出/駛入標示不清楚的停車場?這種情況甚至連人類駕駛都可能會搞不清楚停車場出入口的位置…

我對自駕車抱持懷疑態度的另一個理由,是今日的車輛已經搭載了重量級的各種功能與相關軟體,包括車輛內部功能以及駕駛人控制台與顯示器的功能,客氣點說,那些功能的效果是參差不齊的;就算是高級車也會有顯示器當機、警報器響不停、控制混亂…等等問題,我不認為一般駕駛會願意花大半天時間去上車商提供的那些功能介紹課程,而就算你對你自己買的新車已經很熟悉,如果你出外旅行得租車的時候怎麼辦?

你可能會說,今日駕駛人看到的問題會在車輛智慧化之後消失,他們以後只要坐進車子里、輸入想去的目的地就沒事了;我也希望這樣想,但仍然會有用戶介面顯示器、車用娛樂系統、警報以及軟體更新等等問題。在某種程度上,「Tesla模式」的軟體更新下載方法是一種祝福也是一種詛咒,因為這意味著車輛能支持持續的功能改善,但在允許不斷更新軟體的同時,也會帶來意想不到而且往往是你不想要的「驚喜」。

軟體更新也會讓工程師潛意識地想,他們有那些終端使用者做為最終的「白老鼠」,而這顯然對於汽車來說並非可行方案。我知道自動駕駛車輛的開發商,如Google,已經讓他們的測試車輛行駛數百萬英哩距離,這是件好事,但是跟測試幾百萬輛車、每輛車只要數千英哩比較起來,這類自動駕駛測試車輛相對來說還是數量太小,因為從過往案例來看,問題總是會發生在鐘形曲線的邊緣。

在幾年前,微軟(Microsoft)的Windows操作系統就常出現錯誤,計算機發生藍屏幕死機狀態是常有的事;有一個不太好笑的笑話是,如果你有輛車子的軟體是交給他們的團隊開發,有可能會發生每行駛幾英哩就自己熄火、然後你得重開機的情況,此時我們就能賦予「crash」這個單字完全不同的意義(編按:crash代表撞車,也可以解釋為計算機當機)。不過我當然希望搭載各種功能的自駕車,在問世的前幾年不會發生這種對名聲有害的問題。

這一切問題將如何擺脫?老實說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如果觀察大多數那類自駕車預測的軌跡紀錄,我們能輕易做出的結論是,那樣的未來會發生的比預期早很多,不然就是晚很多,而且會形式會與所預期的非常不同。所以…讓我們在5年、10年,甚至20年之後再回頭來看看,那些預測到底有沒有發生;而在等待期間,我只要有一輛基本功能運作非常良好,其餘周邊功能也不會帶來妨礙的車子就謝天謝地了!

編譯:Judith Cheng

本文授權編譯自EE Times,版權所有,謝絕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EET電子工程專輯 的精彩文章:

不僅服務硬體工程師,2018年賽靈思如何布局AI?
語音和人工智慧應用在CES 2018上的爆發

TAG:EET電子工程專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