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區名勝古迹到底是怎樣的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東城區是位於在北京市,而在東城區的古迹文明也就是現在我們所知道的北京故宮,對此東城名勝古迹到底是怎樣的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東城名勝古迹盤點,天安門在北京市區中心。原為明清兩代皇城的正門。始建於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原名承天門,清順治八年(1651年)改建後稱天安門。在2000餘平方米雕刻精美的漢白玉須彌基座上,是高10餘米的紅色墩台,正中懸掛毛澤東巨幅畫像。墩台上是金碧輝煌的天安門城樓。城樓下是金水河,上有5座雕琢精美的漢白玉金水橋。城樓前兩對雄健的石獅和挺秀的華表巧妙地相配合。天安門是新中國的象徵,是我國國徽的組成部分。
人民英雄紀念碑在天安門廣場中心。1949年9月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決議建碑,毛澤東為紀念碑奠基。於1952年8月正式動工興建,1958年4月落成。碑通高37.94米,碑座分兩層,環繞漢白玉欄杆,四面均有台階。下層大須彌座束腰部四面鑲嵌8塊巨大的漢白玉浮雕,分別以虎門禁煙、金田起義、「五四」運動、「五卅」運動、南昌起義、抗日游擊戰、勝利渡江為主題。在勝利渡長江的浮雕兩側,另有兩幅以支援前線、歡迎解放軍為題的裝飾性浮雕。浮雕高2米,總長40.68米,雕刻有170多個人物,概括而生動地表現出我國近百年來人民革命的偉大史實。
碑心正面(北面)鐫刻毛澤東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鎏金大字;背面是周恩來題寫的碑文。整座紀念碑用1.7萬多塊花崗石和漢白玉砌成,莊嚴肅穆。毛主席紀念堂在天安門廣場南端。1976年11月動工,1977年8月建成。紀念堂大門正上方鑲嵌有「毛主席紀念堂」漢白玉金字匾。棗紅色花崗石砌成的高大基座上,屹立有44根花崗石廊柱,高高擎起金色琉璃重檐屋頂。紀念堂由北大廳、瞻仰廳、南大廳組成。大廳中央是3米多高用漢白玉雕成的毛澤東坐像。瞻仰廳是紀念堂的核心部分,大廳正面白色大理石牆壁上鑲嵌有金光燦燦的大字「偉大的領袖和導師毛澤東主席永垂不朽」,大廳中央爛漫的山花叢中安放有水晶棺,毛澤東的遺體上覆蓋有中國共產黨黨旗。南大廳里的漢白玉牆上,鐫刻有毛澤東詞《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的金字手跡。
東城名勝古迹大全。中和殿在故宮太和殿後。故宮三大殿之一。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初名華蓋殿,嘉靖時改名中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始稱今名。平面呈方形,黃琉璃瓦四角攢尖頂,正中有鎏金寶頂。皇帝有事去太和殿先在此小憩,接受內閣、禮部及侍衛執事人員的朝拜。每逢加皇太后徽號和各大禮前一天,皇帝也在此閱覽奏章和祝辭。保和殿在故宮中和殿後。故宮三大殿之一。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初名謹身殿,嘉靖時(1522-1566)改名建極殿,清順治時(1644-1661)始稱今名。乾隆時(1736-1795)重修。平面長方形,黃琉璃筒瓦重檐歇山頂。清時每年除夕和元宵節,皇帝在此宴請王公貴族和京中的文武大臣。
乾隆後期(18世紀末)成為殿試的場所。干清宮在故宮內廷最前面。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清嘉慶三年(1798年)重修。高20米,重檐廡殿頂,清康熙前為皇帝居住和處理政務之處。清雍正以後皇帝移居養心殿,但仍在此批閱奏報,選派官吏和召見臣下。太和殿在故宮的中心部位。俗稱金鑾殿,故宮三大殿之一。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現存建築為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建在高約2米的漢白玉台基上。台基四周圍繞石欄,有雲龍雲鳳望柱1488根,前後各有3座石階,中間石階以巨大的石料雕刻有蟠龍,襯托以海浪和流雲的「御路」。殿面闊11間,進深5間,重檐廡殿頂,高35.05米,寬約63米,面積2377平方米。殿內有瀝粉金漆木柱和精緻的蟠龍藻井,富麗堂皇。明清兩代封建統治者的重大典禮等活動都在此舉行。殿中的金漆雕龍寶座是封建皇權的象徵。太和殿紅牆黃瓦,是故宮最壯觀的建築,也是全國最大的木構殿宇。
東城名勝古迹有哪些。午門故宮的正門。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清順治四年(1647年)重修。通高37.95米,下為高大的磚石墩台,台正面以垛牆圍繞,後面宇牆。墩台正中有3門,正面呈長方形,後為券形,墩台上建樓5座,俗稱五鳳樓,圍以漢白玉精美欄杆。主樓面闊9間,重檐廡殿頂,其餘4樓為重檐攢尖頂,金黃色琉璃瓦與絢麗的彩畫交相輝映,氣勢巍峨,宏偉壯麗。午門中樓左右有鐘鼓亭,每逢皇帝在太和殿主持大典時,鐘鼓齊鳴,以示威嚴。清代每年頒發曆書儀式也在此舉行。前門在天安門廣場南側。明清兩代北京內城的正門。由城樓和箭樓組成。城樓建於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和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箭樓兩度毀於火,隨即修復。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城樓和箭樓先後被火焚,後按原狀重修。
1949年2月3日,北平和平解放,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此舉行入城式。故宮在北京市中心。舊稱紫禁城。明清兩代的皇宮,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明永樂四年(1406年)始建,永樂十八年基本建成。24位皇帝先後居此。雖經明清兩代多次重修和擴建,仍保持原來布局。佔地72萬多平方米。周圍宮牆長約3公里,四角矗立風格別緻的角樓,牆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環繞,形成一個壁壘森嚴的城堡。故宮宮殿的建築布局有外朝、內廷之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文華、武英兩殿為兩翼,是皇帝舉行大典和召見群臣、行使權力的主要場所;內廷有干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及東西六宮等,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和與后妃、皇子們居住、遊玩和祭神的地方。故宮南面為南北狹長的前庭,有天安門和端門,形成宮門前面一長列建築的前奏。正門即午門,北門為神武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
午門後為一方形廣場。三大殿是外朝的主體建築,為故宮中最壯觀的建築群。內廷與外朝的建築氣氛迥然不同。交泰殿在故宮干清宮和坤寧宮之間。建於明代。清嘉慶三年(1798年)重建。平面呈方形,黃琉璃筒瓦四角攢尖頂。清代封皇后,授皇后冊、寶的儀式和皇后誕辰禮都在此舉行。坤寧宮在故宮內廷最後面。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重建。明時為皇后住所。清代改為祭神場所。東暖閣為皇帝大婚的洞房,康熙、同治、光緒三帝,均在此舉行婚禮。儲秀宮在故宮西六宮內。與翊坤宮、體和殿組成一個院落。明清兩代是后妃居住之處。光緒十年(1884年)慈禧住此。她50歲生日時,僅重修儲秀、翊坤兩宮和賞賜臣僕就耗費白銀125萬兩。御花園在故宮坤寧宮北。原名宮後苑。正中有坤寧門和園內相通,東南、西南兩隅設門,分稱瓊苑東門、瓊宛西門,可通東西六宮。北有順貞門(原名坤寧門),是宮牆北並列的3座琉璃門,門外為神武門。佔地約1.17萬平方米。園內有20多座大小建物,結構精巧多樣,間有山石樹木、花池盆景和五色石子甬道,是一處以建築物為主體的宮廷式花園。以布局緊湊、古雅富麗取勝。殿後左方為太湖石疊砌的假山,名堆秀山,上築御景亭,每年重陽節帝後在此登高。殿後右方為延暉閣,與御景亭遙相對峙。其餘凝香亭、萬春亭、絳雪軒、千秋亭等分布有致,增添庭園景色。
TAG:飛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