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秦趙決戰長平之軍隊建制(上)

秦趙決戰長平之軍隊建制(上)

在介紹秦趙大決戰——長平大戰之前,我覺得有必要跟大家介紹一下關於一個國家的軍隊建制情況,這樣大家就能夠更好的了解當時的歷史實際情況,所以在這一集我來和大家一起探討。

我覺得國家的軍隊建制主要有以下幾種:

(1)城防軍,也稱為留守軍、駐防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池是人口、財富的衍生地,為了保護城內居民的安全、維護城市的治安、維持官府機構的正常運轉、國家法令的順利頒布等,每一個城池都會有駐軍,但是這些駐軍大都是官府的府兵、護衛、衙役,或者說是戰場因傷殘、年紀過大而退下來的,並不是一線部隊。當然,有些重要的關隘是長期有精兵駐守,比如:秦國的函谷關、武關,趙國的閼與、武安。尋常的城池不駐軍,這是天下的通理。如果每一座城池都有精兵,那麼國家的軍隊就會多如牛毛,無論哪一個國家的財政也無法承受。

《史記》中記載著:「明年(秦昭襄王十五年),白起為大良造。攻魏,拔之,取城小大六十一。」這邊請大家注意一下,秦國白起攻下魏國六十一座城池,竟然沒有秦軍斬獲的記載,不可想像,難道是司馬遷忘記了?可是在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把趙國的二萬士卒沉入河中。在秦昭襄王四十三年,白起攻下韓五城斬首五萬。

為什麼秦奪下五六座城池都有斬首記錄,而秦奪魏六十一城卻無記錄?其實道理很簡單——城池不駐軍(秦軍去哪裡斬獲)。所以,一般的城池守軍也就百來人,大的城池幾百人,根本無法抵抗精銳的攻城大軍,大多時侯都直接投降了。雖然如此,可積少成多,對於一個國家,城防軍的總數也是驚人的,楚國有兩百多座城池,城防軍二十幾萬。

那麼,這些士兵的戰鬥力如何?戰國時期,雖然不像後世的大一統國家的「留守軍,稻草軍」那樣,可是他們沒有經過正規的軍事化訓練,沒有裝備,戰鬥力比較弱,最多也就是在本土運送糧草、輜重,在前線挖一挖戰壕,做一做後勤工作而已。

(2)訓練軍團,這支軍隊的人數很少,但是都是精銳中的精銳,勇中之勇,大多數為中低層的幹部,幹部帶兵。他們主要負責的是新招募的壯丁的訓練工作,戰國之世,全民皆兵,基本的身體素質都比較強。訓練軍團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傳授新兵關於戰場的基本知識,並且進行軍隊的隊列、結陣、號令等軍隊的日常訓練。因此訓練軍團也常常併入到主力大軍之中,平時訓練,戰時上戰場。

在講完城防軍、訓練軍之後,一個國家還有哪些軍隊建制呢?請看下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企鵝小企鵝 的精彩文章:

秦趙決戰長平之秦法(中)
秦趙決戰長平之秦法(下)

TAG:大企鵝小企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