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尿蛋白和腎病有什麼關係?

尿蛋白和腎病有什麼關係?

尿蛋白是所有腎病患者最熟悉的一個指標,無論哪種腎病,基本上都伴有尿蛋白的流失。但也正因為常見,大部分腎病患者並沒有認識到尿蛋白有什麼危害,只是將其當成一個普通的化驗指標。如果只是單純的尿蛋白流失,影響身體細胞構建的話,我們大可以吃更多的蛋白質補充,但尿蛋白的嚴重性遠非如此。

一、尿蛋白的概念:

人體尿液里不含蛋白質或只含有微量蛋白質,但當腎臟發生病變時,隨血液循環流動的蛋白質流經腎臟時,因為腎臟濾過功能的降低而使蛋白質"漏網"。蛋白質漏進尿液從尿道排出來形成了蛋白尿。尿蛋白越高說明腎臟濾過功能越差,這是衡量腎臟功能的重要指標。

二、長期蛋白尿的危害:

尿蛋白會造成低蛋白血症,造成水腫,發熱,抵抗力下降,物質的代謝障礙等,長期同時尿蛋白會對腎臟的濾過功能和重吸收功能有影響。長期有尿蛋白就必須治療,以免發展成腎功能衰竭。

正常情況下腎臟是不會允許大分子蛋白質漏出的,在腎臟病變的時候,腎小球濾過功能下降,開始有大分子蛋白質能「擠」出來。我們都知道,只要是縫隙,總會越擠越大,長期蛋白質漏出就會導致腎小球的濾過功能徹底消失。腎臟功能也就沒了——尿毒症。

三、尿蛋白的形成:

1、生理性蛋白尿:

常見於食高蛋白飲食後,精神激動、劇烈運動、長時間受寒、妊娠等,都可能出現暫性的蛋白尿,但尿蛋白定性一般不超過+。腎臟病以外的原因所引起的蛋白尿多數為良性,當其疾病治癒後,蛋白尿也就隨之消失。

2、病理性蛋白尿

持續性的蛋白尿往往代表腎臟有病變。尿蛋白的多少反映了病變程度,臨床可據此作療效觀察。然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腎小球病變到了晚期,由於大量腎單位廢損,使蛋白濾出減少,尿蛋白檢查反而減少或消失,這並不代表腎臟病變的減輕。當腎小球、腎小管發生病變時,如各期腎炎、腎病以及高血壓發生腎動脈硬化時,均可出現蛋白尿;各種細菌性感染,如腎盂腎炎、腎結核、敗血症等亦可出現蛋白尿;非感染性疾病,如腎結石、多囊腎、腎澱粉樣變性以及休克、嚴重肌肉損傷、發熱、黃疸、甲狀腺功能亢進、溶血性貧血及白血病等,也可出現蛋白尿。

四、尿蛋白的指標分析:

衡量尿蛋白指標的高低需要做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測,結果出現減號-表示呈陰性,是正常情況;

出來加號+表示呈陽性,加號越多說明尿蛋白越高。具體表示如下:

尿蛋白

尿蛋白為0.1—0.2g/L:±;

尿蛋白為0.2—1.0g/L:+;

尿蛋白為1.0~2.0g/L:++;

尿蛋白為2.0—4.0g/L: +++;

尿蛋白>4.0g/L: ++++。 g/L表示每升(L)尿液里含有多少克(g)蛋白質。

有專家報告,糖尿病腎病有明顯蛋白尿者,幾乎100%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當糖尿病患者 uAE30微克/分,可能是糖尿病微血管合併症防治的關鍵時刻。嚴格控制血糖後,早期糖尿病腎病尿白蛋白可逆轉或部分逆轉。

蛋白尿患者的飲食:

尿蛋白高的患者應多食青菜、水果,以供給充足的維生素,不論哪種蛋白尿高患者,只要有水腫,就必須限制食鹽。水腫明顯時,應每日限制在1克以下, 嚴重的甚至要求無鹽飲食。待尿蛋白量減少,水腫減輕時,食鹽量可適當增加,但也應每日不超過5克。可食用採用麥澱粉作為主食,麥澱粉蛋白質含量0.35~0.6%,大大低於米、面的蛋白質含量(大米含7%,麵粉含11%),由於應用麥澱粉而減少的蛋白質攝入量,可以用高生物價蛋白質補充,這樣可提高必需氨基酸供給量,降低非必需氨基酸攝入,從而可以降低尿蛋白形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命本能 的精彩文章:

腎病尿毒症前沿:人工腎的發展歷程是怎麼樣的?有什麼新的研究進展?
慢性腎病老複發是什麼原因?還能治好嗎?如何避免腎病的複發?

TAG:生命本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