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原創文學—晏子使楚

原創文學—晏子使楚

[戰國時期,楚國國都的城牆外,兩位楚國侍臣見齊國大夫晏子一行人過

來,忙恭立在側]

侍臣甲:(高聲喝道)齊國使臣晏嬰大夫到——

侍臣乙:開城——奏樂——

[樂起]

[齊國大夫晏嬰在二隨從的護佑下,氣宇軒昂地走出,環顧四周,款步走

上。]

侍臣甲:(向內施禮)啟稟大王,齊國大夫,求見大王。

[楚王偕二武士急上]

楚 王:停止奏樂,緊閉城門!

二侍臣:(驚)大王,這……

楚 王:(怒)停止奏樂,緊閉城門!

[樂聲停]

侍臣乙:大王,齊國來使,本應開城奏樂,迎接貴賓,怎麼……

楚 王:來使者,可是晏平仲?

侍臣乙:正是晏嬰大夫。

楚 王:好,把城門關上!

侍臣甲:這……

楚 王:(指狗洞)你們看,孤王已差人在城門邊鑿開一個五尺來高的洞子,讓他鑽進城來見我!(甩袖欲下)

侍臣乙:大王,這恐怕不妥吧?

楚 王:有何不妥?

侍臣乙:齊國乃中原大國,這樣對待它的使臣,想必會招來麻煩,萬一齊國……

楚 王:(大笑)我楚國也不是個貧弱的小國哇!國勢強盛,疆域廣大,區區一個齊國,算得了什麼?

侍臣甲:可是,陛下,晏子乃當今名士,蓋世才子,這樣侮辱他,恐怕他返身回國,棄而不訪了。

楚 王:(藐視地)他身高不過六尺,瘦小乾枯,能有什麼蓋世之才?今天孤王倒要看看,他怎樣進我的城門。

侍臣乙:陛下……

楚 王:不要說了,照我說得去做。告訴晏嬰,孤王在城內備下酒宴,等他開懷暢飲呢!(大笑著揚長而去。武士隨下)

侍臣乙:這可如何是好!

侍臣甲:只有遵命而行!

[晏子和隨從上]

晏 子:鼓樂聲為何嘎然而止,城門為何閉而不開?

二侍臣:這個……

晏 子:有話儘管說來。

侍臣甲:城門是關著的,可您往旁邊看——

晏 子:那裡是什麼?

侍臣乙:為迎接齊國使臣,特意開了一個洞。

[晏子上前觀看,大笑]

侍臣甲:大夫,為何笑而不語?

晏 子:想來,楚國是讓我一行人馬從這個洞子里鑽進去?

侍臣乙:正是!

侍臣甲:楚王備下酒宴,正在城內恭候大夫呢?

晏 子:(回身喚)打點人馬,從洞口進城吃酒![侍臣甲乙大吃一驚]

隨從甲:大夫,楚王明明是侮辱我們,我們怎能不顧齊國的尊嚴,從狗洞子里鑽進去呢?

晏 子:(笑)出使君子之國,我們當然要堂堂正正地從城門而入;訪問一個狗國,自然要從狗洞子里鑽進去了。(故意對二侍臣)你們二位說,對也不對?

侍臣甲:這……

晏 子:為何不講?

侍臣乙:大夫,我們……

晏 子:好吧,既然你們不好回答,我們在這可以稍候片刻。你們進去當面問問楚王,我晏平仲此番前來,是訪君子國,還是狗國?問清講明之後,再進不遲!(二侍臣急忙下)

隨從乙:楚國自恃強盛,竟敢如此對我齊國大夫!我們乾脆回去,奏明齊王,發兵討伐,以解被辱之恨。

晏 子:不可魯莽!楚王不過是在我面前耍點小小的權術,我早有預料,自有辦法應付。此次使楚,為結齊楚之好,倘若因一點小事動了干戈,豈不因小失大,兩敗俱傷?也辜負了齊王和黎民百姓的重託。

二隨從:(誠服)大夫所言極是!

二侍臣:(慌忙跑上,低首旁站,高聲)奏樂——開城——

[樂起。晏子微微一笑,起步向前。楚王偕武士上]

晏 子:(施禮)大王陛下——

楚 王:(傲慢)大夫,平身!

[二人並肩入城]

[落座後,二武士下]

楚 王:齊國派使臣修好,孤王十分高興。不過,孤王有一事不明,想問問大夫。

晏 子:大王請便。

楚 王:當今的齊國,難道沒有人了嗎?

晏 子:大王,這是什麼話!(站起身)我齊國傍山臨海,沃野千里;我國的國都臨淄,乃是中原屈指可數的繁華之地。且不說如織的商賈,盈門的賓客,我們齊國人把袖子舉起來,就能連成一片遮天蔽日的雲彩。大夥都甩一把汗……

楚 王:怎樣?

晏 子:猶如天降滂沱大雨。街上的行人絡繹不絕,摩肩接踵。大王怎麼說我們齊國沒有人了呢?

楚 王:(笑)是啊,孤王也聽說齊國人煙稠密,賢達名士也不為少,那……(上下打量晏子)齊王為什麼派你來出訪呢?

晏 子:(裝作十分為難的樣子,坐下)大王,你這一問,我……實在不好回答。

楚 王:晏大夫,有什麼不好講的?

晏 子:大王,我在陛下面前撒個謊吧,怕犯欺君之罪。說實話吧,又怕大王生氣。

楚 王:孤王不生氣,說吧!

晏 子:楚王,你有所不知,我們齊國有個規矩。

楚 王:什麼規矩?

晏 子:訪問上等的國家,就委派儀容華貴、滿腹經綸的上等人去;訪問下等的國家,就派貌不驚人、才疏學淺的下等人去。我在齊國最不中用,所以就派我訪問你們楚國來了。

楚 王:(先是一愣,而後站起,大怒)你……

晏 子:(起身施禮)恕我直言,大王息怒!大王息怒!

楚 王:(抑制自己,轉而冷笑)都說大夫機敏過人,聰慧超群。今日得見,果然不同凡響。幸會!幸會!來,擺上酒宴!

二侍臣:遵命!

[晏子、楚王剛坐下,兩個武士押解一五花大綁的犯人上]

楚 王:(假裝生氣)押上來的囚犯,觸犯何罪?

武士甲:回大王,他是個強盜。

楚 王:強盜?想我楚國乃富庶之地,禮儀之鄉,民風樸實,舉國昇平,怎麼會出現強盜?(問強盜)你是哪裡竄出來的蟊賊?

強 盜:我本是齊國人,到楚國作了強盜,犯了罪……

楚 王:啊,是這樣……(看晏子)大夫,你聽清楚了嗎?

晏 子:聽清了。

楚 王:齊國人為什麼這樣沒出息?竟干這種傷天害理的醜事?

侍臣甲:齊國人到我們楚國搶東西,真不之羞恥!

侍臣乙:齊國人恐怕天生就是當強盜的坯子吧!

(眾笑)

楚 王:大夫,你對此有何想法呀?

侍臣甲:就是大夫妙語如珠,也恐難自圓其說了吧!

晏 子:(不慌不忙,站起來,從桌子上拿起一個柑桔,走到楚王跟前)大王,你可認得這個?

楚 王:這是我楚國產的柑桔,孤王我怎不認得?

晏 子:(轉身對侍臣)想來諸位大臣武士也會認得了?

眾: 當然,當然。

晏 子:可是諸位未必知道它的妙處!

眾: 妙處?

晏 子:桔子樹生長在淮河以南,結出的果實又大又甜,稱為柑。同樣是這樣的桔樹,栽倒淮河以北,結出的果實又小又苦,稱為枳。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楚 王:這還用說,水土不同,氣候不一樣唄!

晏 子:對呀!(走到強盜跟前)同樣的道理,這個齊國人,在我們齊國是個安居樂業、勤勞樸實的百姓,一到楚國,竟干起強盜勾當來了,這也許是「水土」和「氣候」不同所造成的吧!

[眾面面相覷,無言以對]

晏 子:大王,諸位大臣,這又怎麼解釋呢?

眾: 這……

晏 子:(義正言辭地)我來楚國,本是為修齊楚百年之好,不想入得境來,屢次三番遭到侮辱刁難,毫無誠意可言。眾隨從!

二隨從:有!

晏 子:起車回朝!

二隨從:是!

楚 王:(忙上前攔住)大夫,慢走!慢走!(對武士)還不快把犯人帶下!

二武士:是!(帶犯人下)

楚 王:晏大夫,孤王本想取笑與你,不想反而被大夫取笑,慚愧!慚愧!晏大夫尊嚴難犯,不辱使命,真不愧是蓋世奇才,真不愧是強大齊國的代表。孤王當以上賓款待,大禮相敬!

侍臣甲:撤下酒宴——百官上朝——

侍臣乙:鼓樂高奏——(樂起)

[楚王愉快地拉著晏子的手]

楚 王:大夫,請!

晏 子:大王,請!

[二人笑著攜手而下。眾隨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沐文化 的精彩文章:

原創文學—中國劍

TAG:千沐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