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8個小故事,大清朝廣東土匪猖獗到搶知府、總督、將軍…

8個小故事,大清朝廣東土匪猖獗到搶知府、總督、將軍…


你準備先看哪篇熱文

 

明朝那些事兒 講的歷史是真的嗎

 慕容復要恢復的大燕國有多奇葩

極簡中國游牧民族史

古代一兩銀子值多少錢

國外歷史書吹水的現象很嚴重

我們為什麼要放棄永生








據《清稗類鈔》,清朝的某個時段,廣東盜搶之風甲天下,有些男子到了三十歲仍事業未成,也不想學個手藝啥的,首先想的是去落草。


有人分析說,根源在於粵人好利,而且喜歡冒險,只要有利可圖,什麼來錢快乾什麼,凡是可以快速脫貧致富的行當,明知要犯死罪,也全然不顧,錢弄到手後就揮金如土,花完了繼續以此為生。 




當時的廣東貧富不均也甲天下,富的非常富,窮的非常窮。


走投無路的窮人饑寒也是死,為盜而被抓住也是死,為盜雖然犯法,但不一定都會被抓住,而沒飯吃則必死無疑。


不去為盜,必死無疑,而去為盜,則不一定會被抓住,那就有活命的機會,所以兩相比較,為盜比不為盜「划算」得多,既然如此,為什麼不為盜呢——這就是粵人的心理。 




當時粵人的偷盜之風到底有多猖獗呢?


從下面這8個故事可見一斑。  






01








廣州的盜賊膽子很大,每當夜深人靜,那些商戶便倒霉了,盜賊們肆無忌憚地撬開店門,好像到了自己家裡一樣,該拿的拿該搬的搬,過程中還有說有笑,走路的聲音也很大,以至於把隔壁睡夢中的人都驚醒了,如果有人驚呼,便會遭到盜賊們的厲聲喝斥:「我們借一下路,關你鳥事,給老子閉嘴!」


「管閑事」的知道是盜賊,嚇得再也不敢開口。 




更有甚者,連朝廷官員都不能倖免——光緒壬辰年夏天,廣州知府在書齋批閱公文,忽然聽見頭上瓦響,大驚之下脫口而出:「光天化日之下,誰特么如此大膽?」


結果一塊大石頭從天而降,衝破鐵絲網後,把玻璃窗也砸得粉碎,太守倒吸一口涼氣,再也不敢吭聲。  






02



光緒年間,廣東有一個名叫「飛天蜘蛛」的大盜,可謂特立獨行,因為他不與任何人合作,作案時總是獨來獨往,也不帶任何工具,飛檐走壁如履平地,人們叫他「飛天蜘蛛」。  






03




廣東盜賊的花樣還不少,除了明火執仗地盜搶,還有所謂的「收水打單」。 


所謂「收水」,就是每年向商店收取所謂的「例規」,相當於黑社會收「保護費」。 






所謂「打單」,就是給勒索對象開一張單子,讓後者照單付款。


具體做法是:選好勒索對象(家境殷實的居民或者商家)後,就用紅紙寫一封信,內容是某某向某某暫借銀若干兩,限三日或者五日送到某個地方,到時候自然有人來取,不得遲誤。 


勒索的數目,則根據對方的財力決定,少則數百兩,多則數萬兩,膽兒小的得到書信後,連報官的想法都不敢有,馬上如數帶上銀子,趕到約定地點,舍財消災,對方拿到錢後,還會打個收據。 


膽子大的不甘心被勒索,果斷報官,官府派兵趕到約定交銀之處,抓其同黨,而為首的很快就會得到消息,躲了個無影無蹤,其他黨羽也會人間蒸發,怎麼搜查都無濟於事,最終被抓的,充其量百分之一二。 




風聲過去之後,報官的就要倒大霉了,為首的盜賊必然組織力量,竭盡全力報復,輕則傾家蕩產,重則家破人亡,能逃過一劫的,也只有百分之一二。


因此,收到打單的廣東人,明白報官的下場,絕大多數都不敢報官,極少數不怕死的,或者沒有「經驗」的,嘗過一次被報復的滋味,如果還活著,下一回再接到打單,打死也不敢報官了。 


有的盜賊還會在打單上具名。




敢這麼做的,都是著名的盜賊,因為只有他們才有打單的資格,否則不但收到打單的人可能置之不理,還會遭到同黨的諷刺挖苦,甚至直接把他弄死,因為他破壞了規矩,未經同意私自打單。 


當時有個名叫陸蘭清的,就是這樣一個著名盜首。


這傢伙本是個文人,參加科舉考試名落孫山,斷了仕途之路,無以為生,便「憤而為盜」,最後混成了群盜的首領。 




但是這傢伙也有個「優點」,雖然殺人如割草,但從來不亂殺,而且慷慨好施,凡是活不下去的窮人,基本上都能得到他的周濟。


這樣的盜首,自然成了官府抓捕的重點對象,然而悲催的是,哪怕賞金高達數萬,也抓不到他,因為得到他周濟的窮人,都會暗中幫他,不是通風報信,就是把他藏起來,志在必得的官府,想盡千方百計,終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老王:這個

陸蘭清可是一個明星土匪,後來還做過孫中山的護法,牛的不行~




04




光緒某年九月,廣東佛山舉行迎神會,時間長達七天。 


在這之前,就有傳言說本地流民會串通盜賊來搶劫,市民怕得不得了。


一天夜裡,街市上忽然到處貼滿了告示,告示上說佛山是商賈薈萃之區,也是軍餉的來源地,該地辦會,不許任何人去騷擾,市民這才心安。 


告示一出,七天迎神會期間,自始至終沒有搶劫之事發生,連扒竊這樣的小事都沒發生過。 


讓人跌破眼鏡的是,那張安民告示,居然是盜賊貼的,比官府的告示還具威懾力,其「影響力」之大,可想而知。  






05




光緒年間,兩廣總督譚文卿也曾遭盜賊勒索,收到盜賊的打單後,驚得目瞪口呆,因為數目高達十萬兩銀子。


不過最後他一兩銀子沒花,原因是當盜賊得知他要離任,又給他寄去一函,信上說:「你既然要走了,我就不向你要銀子了。但是你離任後,必須在五日之內離開廣東,否則須繳銀五萬,如果不繳,就拿你的人頭充數!」


譚文卿哪敢耽擱,馬上收拾一番,灰溜溜地走人。  






06










廣東某鎮軍將軍,某一天也收到一封盜賊寄來的打單,要跟他借兩萬兩銀子,還定好了取銀的日期。 


堂堂鎮軍將軍,手上有兵,怕他個球啊!


他立即調集親兵駐在署側,嚴防死守。


到了取銀的那一天,更是加派了守衛力量,一隻麻雀也休想飛進來。 


忽然來了一個達官貴人,乘坐一頂綠呢轎子,幾個護衛簇擁而來,說是有要事來拜會。


看門人剛剛拿著名帖走進來,轎子就直接進了大門,轎子上的人喝令護衛把門關了,驚得署里的人張口結舌,卻不敢問。 


進入二門,那人再次喝令護衛把門關了,這才下了轎子,步入花廳。 


這人這麼牛逼,特么啥來頭啊?


鎮軍將軍還以為來了欽差,趕緊整理好衣冠出來相見。


那人拉著將軍的手問:「兩萬兩銀子準備好了嗎?」


將軍吃了一驚,應道:「已經派人去取了,應該很快就到。」


那人說不麻煩了,你給我開一張支票,我自己到銀號去兌付就行了。


將軍不敢不聽,馬上開了一張支票,那人順手交給一個隨從,叫他拿著支票去銀號取錢,取來後交給那人。


那人這才起身,拽著將軍的手說:「不好意思,你恐怕得送我一程。」 


兩個人就這樣「手拉著手」來到江岸,那人才放了鎮軍將軍的手,與其他人登船離去,將軍傻傻地站了半天,直到那船漸行漸遠。  






07




廣東盜賊除了大白天公然盜搶,也有玩兒陰謀詭計的,一些盜賊兩三個人一夥,都穿著長衫,手裡搖著細絹削成的團扇,選定作案對象後,便拿出名片叩門。


裡面的奴僕剛把門打開,這些盜賊就一擁而入,把火藥槍掏出來,命奴僕把門關了。


然後把這家人全部用繩子綁了,集中到一間屋子。


盜賊們分開行動,到處去找值錢的金銀細軟,「收拾」妥當,這才把當家人手上的繩子解開,並表示「感謝」:「您家值錢的東東不少啊,感謝您沒讓我們白來一趟,還請您送送我們。」 


主人哪敢不送?


送了十多步,盜賊不讓送了,叫主人回去,分手時還很有禮貌地和主人拱手,旁人見了,還以為是客人與主人告別呢,哪裡會想到他們是一幫暴客!  






08




粵東有個叫胡大的,是為盜多年的巨盜。


這人輕功了得,能一步躥上樓門,少年時代還練過少林拳棒。 


這人的師傅名叫法雲上人,曾經對他說:「我看你的長相,覺得你將來會走邪路,將死於非命。但你是個聰明人,確實是個可造之材。我有一絕技,除了你沒有其他可傳之人。可是我又很猶豫,傳給你吧,擔心你將來用它害人,不傳給你吧,此技從此就會失傳,那就太可惜了。」 


胡大聽說師傅有絕技,豈能放過這個機會?


他立即對天發誓,今後一定會走正道,不會玷污師門,法雲這才放心教他。 


哪曉得父母雙亡後,胡大就去做了盜賊,明火執仗地橫行鄉里,犯下不少案子,捕役害怕他那一身武功,都不敢去抓他。 







一天,胡大悄悄來到省城,藏身在城西塘魚欄附近,行蹤詭秘。 


一個武官的拳腳功夫也不錯,遠近聞名,他聽說後,就挑選了一百多個壯勇,人人手持槍械,把胡大的住處圍了個裡三層外三層。 


當時胡大赤手空拳,但他一點也不怕,從容不迫地把門打開,然後在廳內擺好酒菜,高坐細嚼。 


見此情景,來抓他的那些人面面相覷,誰也不敢先上。


武官大怒,不管三七二十一,手持長矛徑直衝向胡大,其他人發一聲喊,也跟著沖向胡大。 


胡大把酒杯朝地下一擲,酒杯頓時成了碎片。


他大笑著跳起來,對眾人說:「你們別逼人太甚,老子去也!」


話音未落,人已經滾入人叢,三起三仆,那些壯勇手中的刀棍紛紛落地,不少人還被摔了個狗吃屎。 


武官見狀,急忙將手中的刀奮力擲向胡大,卻未投中,投出去的刀擊中階石,火花四濺。 


也不知過了多久,隻身一人的胡大經不住群毆,終於見了閻王。 




武官帶去抓捕的壯勇,損失也不小,死三人,傷十多人,而且都是被胡大踢死踢傷的。








廣東在清朝那真是富的流油,伍秉鑒就是當時全球首富,自然吸引土匪。


當然,土匪更不容易,上面那都是活著的,被砍死的土匪自然不在少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教師王漢周 的精彩文章:

能穿越到長征途中 你會帶一張什麼照片給紅軍看

TAG:歷史教師王漢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