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自殺博士事件,我們要做的是看自己,成長自己

自殺博士事件,我們要做的是看自己,成長自己

廣州日報發布了一條怵目驚心的微博,西安某高校的博士生楊寶德自殺身亡,同時被捲入這起自殺事件的人還有楊寶德的導師。事件發生將近半個月,網上對死者對導師評價也很多,此事件牽扯到的面比較廣,信息量也比較大,小編也一直在整理思路,對於我們來說,這更是一次提醒自己成長的事件

看看楊寶德,我們成長自己

能夠肯定的是,寶德的心肌是非常沒有力量的,心肌無力,對於事情的發生,他有些是可以拒絕的,但是他不敢說,不敢去面對。寶德也代表著這個社會的一類人,身體的肌肉可能長的很好了,但是心靈的肌肉是沒有一點力量的

第二個問題:寶德的目標不夠清晰。學習的目標、人生的目標、生命的目標都不夠清晰,不知道該幹什麼,思路不清晰,所以才會有這麼多黏黏糊糊的事情發生,他整個的能量場都是比較黏糊、模糊不清的

因為我們不夠清晰,對人生很多方面都不夠清晰,所以才對權威有一種盲目的服從,讓他一次又一次的給老師一些機會。其實老師是因為私慾的失控,也就是因為寶德對權威盲目的服從導致了老師的私慾瘋狂的長大。這更是國人的一種常見現象,在權威面前真的沒有力量,也沒有能力,所以有權威的人會利用這個來對身邊的人施壓,師生關係是這樣,親子關係更是如此

第四個問題:對生命的理解和認識不夠。生命是什麼?生命怎麼來?身體怎麼來?心怎麼來,我們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所以學生除了學習書本上的知識,書本之外的知識也是要去學習和了解的

第五個問題,就是責任感。讀到了博士,不說對社會的責任有多大,首先對自己的生命、對家人的責任感是必須要有的。可能從某些層面來講生命是自己的,但是從另外一個層面來講,你的生命,你的身體是父母給的,你今天可以選擇輕生,但是他們會比較痛苦

最後,回到我們自己的成長上來,我們可以選擇允許他這樣,寶德今天選擇以這樣的方式來結束他的生命,當然我們也選擇理解,逝者安息,這也是他對生命選擇的一種方式。

只是今天我們在世的人看到這個事件,我們要能夠從他身上看到一些問題,像前面講的心肌無力的問題,包括對生命、對人生的不清晰,以及對權威的盲目服從,對生命的理解和認知,我們要去看看自己,我們的這些認知在哪裡,我們的理解高度在哪裡,我們不清晰的地方在哪裡,我們該怎麼去看怎麼去調整,我們沒有力量,不敢說No時候,今天怎麼樣去成長,讓自己敢於拒絕,去保護自己

看看導師,我們提醒自己

當然,楊寶德事件的發生,肯定是離不開導師的,而他的這位導師,問題也會比較多,一個巴掌拍不響,一個孩子長的好不好,或者說一個苗子長的好不好,跟培育他的導師是有很大的關係。那麼第一個要講的概念就是何為老師,何為導師?什麼是為人師表,這是身為一個老師一定要有的認知。一個老師,一個導師,除了教授孩子教授學生知識以外,更多的是應該給孩子的人生方向去做一些正確的引導,更多的是陪著他,一路往前,在某一個特定的階段,給予關注、給予培育、給予方向的引領,就像一盞明燈一樣,引領他向前

那麼楊寶德的導師,剛好就鑽了空子,利用權威去踐踏人性,她的人性也是扭曲的,利用權威讓自己的私慾瘋狂的長大,比如他問學生穿的衣服好不好看,問她老了嗎,問學生怎麼不關注她,其實這都是一個人內在的一些聲音,而這種感覺就像是乞丐一樣,精神乞丐,剛好楊寶德不會拒絕,所以老師的私慾就無限的擴大,讓寶德的內心完全沒有呼吸空氣的餘地了,最後就崩潰了

當然,老師對生命的理解,對生活、對工作也是有不清晰的,老師也是人,一個平常的人,家庭、婚姻、親子關係都是需要去屢清的,也許導師是因為家庭關係有一些或多或少的障礙,所以她才會利用權威去滿足自己的私慾,去無限擴大。所以和寶德才會彼此黏糊,兩個人的交流和能量的空間裡面有很不舒服的地方,很多黏糊的地方,因為這個能量的黏糊導致彼此的角色,彼此的定位不在一個正常的角色里

最後,因為老師內在慾望的驅使,讓她失去了理性,失去了一個正常的思維應該有的認知,所以才會出現要學生陪她逛街買東西等等這樣的事情,當然不是說學生不可以給老師做事,前提是關係不黏糊,他們的關係已經完全失衡了,已經完全不在一個師生之間正常的關係層面,而失衡就會有很多問題,而這個結果,也就這樣產生了,這其中也包括德行方面的問題,老師的德行肯定是有問題的

-

-

整個事件分析下來,信息量會比較多,如果你不能夠全部讀懂,最起碼要提醒自己,成長自己,如果有類似的事情發生在你身上,你沒有辦法處理好,一定要聯繫

雅蘭老師:17707314777

End

文 黃小鴨

圖 網路

情緒太多 成長太少

不如 和我聊聊

主人太懶

不定期兼間歇性更新

那也不妨礙我們做個好朋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沐心 的精彩文章:

TAG:愛沐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