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咸陽隋唐陵墓——隋唐十九皇帝陵

咸陽隋唐陵墓——隋唐十九皇帝陵

隋文帝泰陵 隋文帝陵是隋文帝楊堅與文獻獨孤皇后的合葬陵墓,位於咸陽城西75公里處三畤原上,楊陵區五泉鎮王上村。 地址:陝西咸陽楊陵

唐高祖李淵:獻陵 唐貞觀九年(公元635)五月,李淵卒,十月葬,唐太宗李世民依東漢光武帝原陵之規格修築獻陵。

唐太宗:昭陵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與文德皇后長孫氏的合葬陵墓。從唐貞觀十年(636年)文德皇后長孫氏首葬,到開元二十九年(743年),昭陵建設持續了107年之久,共有180餘座陪葬墓,是關中「唐十八陵」,也是中國歷代帝王陵園中規模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帝王陵墓,被譽為「天下名陵」。 地址:陝西省咸陽市禮泉縣

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墓:乾陵 乾陵建成於唐光宅元年(684年),神龍二年(706年)加蓋,採用「因山為陵」的建造方式,陵區仿京師長安城建制。除主墓外,乾陵還有十七個小型陪葬墓,葬有其他皇室成員與功臣。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個,也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陵墓。 地址:陝西省咸陽市乾縣

中宗太和大聖大昭孝皇帝李顯:定陵 中宗太和大聖大昭孝皇帝李顯(656-710),原名李哲,唐高宗第七子,武則天第三子。中宗前後兩次當政,共在位七年,為韋皇后進毒餅毒死,終年55歲,葬於定陵(今陝西省富平縣西北15里的龍泉山)。武后生四個兒子,長子李弘,次子李賢,三子李哲,四子李旦。中宗初封周王,後改封英王。其兩位兄長先後被武則天所廢之後,李顯被立為太子。

唐睿宗李旦:橋陵 唐睿宗李旦的陵寢,位蒲城縣西北約十五公里處的豐山(唐時稱為「橋山」,又稱「蘇愚山」)西南。橋陵以豐山為陵,在山腹開鑿地宮,並在四周建造陵牆。豐山氣勢雄偉,蜿蜒如巨龍盤峙,登頂南眺,平野遼闊,一望無垠。陵穴高出周圍平地250米左右,四周諸峰環繞,山勢巍峨,蔚為壯觀。 地址:陝西省渭南市蒲城縣

唐玄宗李隆基:泰陵 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蒲城縣東北十五公里處五龍山余脈金粟山南,唐泰陵以山為陵,山腹中建造墓室,四周繞陵築牆,氣勢磅礴,典型的大唐皇陵風格。陵區除唐玄宗主陵外,還附葬楊皇后和宦官高力士陪葬墓。經專家考證,泰陵建制仿唐長安城,規模宏大,雖經一千多年風雨,現在神道兩側三十四對石刻基本保存完好 地址:陝西省蒲城縣東北十五公里處五龍山余脈金粟山南

唐肅宗李亨:建陵 爆發"安史之亂"的次年(756),李亨即位於靈武。在位期間(756~762),為了平定藩鎮的叛亂,借兵回紇,於至德二年(757)秋,收復長安、洛陽。由於任用宦官為觀軍容使,致使宦官勢力進一步擴大。762年,宦官李輔國、程元振殺張後等,擁立太子李豫(即唐代宗),李亨憂驚而死,葬於建陵。建陵依山為陵 地址:咸陽城西北50公里處、禮泉縣城東北15公里

唐代宗李豫:元陵 唐肅宗長子。被宦官擁立為帝,時年37歲,在位18年(公元762-779年),病死,葬元陵。代宗李豫,「安史之亂」之際跟隨其父於兵馬之間,至德二年(757年)被封為天下兵馬元帥,率邊軍20萬與郭子儀等收復長安、洛陽。 地址:陝西省富平縣 其他:唐德宗李適崇陵、唐順宗李誦與庄憲皇后的合葬陵豐陵、唐憲宗李純景陵、唐穆宗李恆光陵、唐庄陵李湛庄陵、唐文宗李昂章陵、端陵、貞陵、簡陵、靖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八月的月光 的精彩文章:

盤點蘭州那些古建築、遺址!
趁著假期,去呼倫貝爾森林氧吧,呼吸新鮮空氣吧!

TAG:八月的月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