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胡希恕講傷寒論16

胡希恕講傷寒論16


胡希恕講傷寒論


北京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


 二00八年六月



第160條


傷寒吐下後發汗,虛煩,脈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脅下痛,氣上沖咽喉,眩冒。經脈動惕者,久而成痿。




這段是承上面67節,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主之。前面是脈沉緊,此為脈甚微,此說明太陽傷寒應發汗,無論吐或下為誤治,如表不解則氣上沖,氣上沖則里飲伴氣上沖往上來,故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都是水挾氣往上沖表不解的關係,此時更不能發汗,前面講了,如果裡面飲氣發作,萬其飲上於心下,心下有水氣表不解,非利水不可,再發汗動其經脈身為振振搖。此段傷寒吐下之後,表不解,下面的癥狀發現了,起碼是氣上沖(表不解嘛),沒有水還好,但此人素有飲,飲必伴氣上沖而逆於上,就是心下逆滿氣上沖胸,水往上,則頭暈,所以起則頭眩,可是脈沉緊,吃苓桂術甘湯就好了,桂枝甘草解表治氣上沖,再加利尿葯就是苓桂術甘湯,表裡都好了,可又發汗,「傷寒吐下後發汗」,是接  67條說明,吐下虛其里,汗又虛其外,所以這個人虛熱不退還煩,表不解嘛,不去水則表不解,可是脈甚微。吐下發汗皆傷人體液,所以脈微是亡陽,亡陽是亡津液,「八九日」,由吐下,又發汗,八九天後,心下痞硬,不是心下逆滿,是虛的厲害了,發汗也虛胃,胃虛客氣往上來,所以他痞硬。客氣就是水,脅下痛是沖氣和水往上攻的厲害,氣上沖咽喉,不僅氣上沖胸,還衝咽喉,比64條更重了。眩冒為水上沖所致,冒為頭重,眩為暈眩,經脈動惕者,經脈跳動,久而成痿。可見水飲危害相當重,如治療不當,就可能久而成痿。這個病怎麼治療呢?如果沒陷入純陰證,還可用苓桂術甘湯,如果陷入陰證,用真武湯類,看具體情況。




第161條


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旋復代赭石湯主之。




太陽傷寒,經過發汗吐下,病好了,可是出現里虛的情況,心下痞硬胃虛了,這也由於吐下之後,大病之後胃氣虛,氣逆而為噯氣不除,旋覆代赭湯主之,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此人素日胃就不好,可沒明顯發作,由於外感,經服藥,吐下等傷胃氣,新得的病好,但素日胃的疾患明顯發作,心下痞硬,就是人蔘證了,為胃虛,邪飲趁胃虛而往胃上來,故心下痞硬,邪氣上逆,故噯氣不除,應用旋覆代赭石湯主之。此方半夏瀉心湯、甘草瀉心湯、生薑瀉心湯大有相似之處,也有人蔘、生薑、甘草、半夏、大棗,為健胃治逆的,治嘔逆,另外加旋覆花代赭石,旋覆花是下氣去結氣的。代赭石是收斂性健胃藥,此葯在治本病不要重用,多用反傷胃,後世說是鎮重使逆氣不往上來,其實是收斂性的健胃藥,有點補益的性質,此葯重用,對胃不好,所以用人蔘、生薑、甘草、大棗、半夏,就是健胃降逆,用旋覆下氣去結氣,代赭有點健胃鎮逆作用。此方與前三瀉心比,沒有芩連去熱,也不解煩,也不治下利,此葯在臨床上對胃的疾患,經常有噯氣不除,與生薑瀉心湯噯氣食臭,不同的是,有下利,而這裡沒有,反倒治大便干,對便秘,此方有效。旋覆代赭往下性的力量相當大,此方治胃疾之噯氣與陳皮之噯氣不同(橘子薑湯,也治噯氣),後者之噯氣是,覺得悶打膈後舒服,希望打膈才好,為橘皮證,茯苓飲也有此證侯,一般胃不好,食欲不振,有逆氣,但打膈較舒服,主要以痞悶為主,用茯苓飲就好,健胃行氣利水,而旋覆代赭石不是的,它是苦於打膈,噯氣不除嘛,難受,故此方有治噎膈的機會,就是胃食道發炎,癌證等打噎相當凶,用此方好。另胃泛酸,胃痛、打膈、大便干,此方好使,如果酸太多,可加烏賊骨,注意大便稀不行,用茯苓飲比較好,這些都是常用的方(56:00)苦於噯氣所以說「噯氣不除」




第162條


下後,不可更行桂枝湯。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




下之後表不解,一般說應該用桂枝湯,但有些例外,尤其在此與桂枝湯有些相反,桂枝湯加厚朴杏子,也治汗出而喘,喘也是氣上沖的反應,但這裡不是的,這裡是里有熱而汗出,表不解,故還喘,有麻黃證之喘,但麻黃湯是不汗出,里有熱陽明汗多汗,熱壅於里,蒸汗於外。所以不能用桂枝湯,因里熱不能用桂枝,所以麻黃湯把桂枝去了,加去熱之石膏,前面講了麻黃配三膏反能汗出,麻黃配桂枝必能出汗,而且桂枝不利於里熱,所以不能桂枝加厚朴杏子湯,故說「不可更行桂枝湯」,「無大熱」,陽明病裡頭大熱,蒸蒸發熱,如果是此種發熱麻杏石甘湯就不行了。雖然有里熱,但不到陽明病的程度。這與桂枝湯的汗出不一樣,這裡汗較多,且味重,桂枝湯證的汗少,稀薄無氣味。故治喘,如果有熱,給石膏比較好。在肺炎初期可用,但不能頻繁用,只要符合這種情況,汗出而喘才可用,仍要辨證,小兒多。沒有汗也可用。我給我兒子開此湯,那時他只有4歲,出疹子,我不在家,他奶奶給吃牛黃丸,那花太涼了,當我回來的時候疹子回了,喘而無汗,臉紅昏迷不醒,很危險,他舅舅正學醫……嘿,來了開了方子我不同意,全是一種還是解表、祛熱、解毒,這種套方,我說不行吧,等客人走了,我跟他舅舅商量,我說就吃麻杏石甘湯,……就開這個,開這個哪,石膏用得少,麻黃用得多一點,他吃了,慢慢的腦袋見汗了,就吃這個,後來沒再吃藥就好了,他那也是……並發肺炎,你看這個好了之後,他舅舅說的,哎呀,咱倆這……,他沒有汗用這個行嗎?我說沒關係,石膏清熱不一定有汗,這是我頭一開始給人家開方子,還是給我兒子,那時我才二十六七歲,我的孩子四歲。




第163條


太陽病,外證未除而始數下之,所以協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裡不解者,桂枝人蔘湯主之。




太陽病外證未除,當然這也是指發汗藥了,但是脈還浮,應該繼續用桂枝呀,外證使用桂枝是這麼說的,外證還沒拉倒而數下之,連續給吃瀉藥,所以協熱而利,使這個邪熱陷於里,協同瀉藥而為熱利以下,而為協熱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這個數下……所以心下痞硬,心下痞硬就是胃虛了,表裡不解者,太陽病外證本來未解,三翻二次給吃瀉藥,一方面得協熱利,一方面表也沒解,桂枝人蔘湯主之,就是現在所說了人蔘理中了,以人蔘湯理其中,也是胃虛衰了,那麼以桂枝甘草湯而解其外,他這個桂枝人蔘湯就是桂枝甘草湯與理中湯的合方,你們看看對這個人參治心下痞這個就看出來了,那麼這個方子心下痞硬就是人蔘湯,所以他是治胃,我們用人蔘啦,總得在這裡頭看這個藥物的應用你才明白,所以人蔘不是萬能,它是治虛,但是在胃有胃氣虛而又有心下痞硬的這麼種情況用它是最好的,所以古人就在這時用,你看看半夏瀉心湯,甘草瀉心湯,生薑瀉心湯,旋覆代赭石湯,你這個你都看出來了,那麼這個理中湯呀,主要的是胃虛心下痞硬,人或者有嘔呀,大便稀呀,它由於胃衰造成的,那麼這個協熱利,這個利下不止應用這個理中湯是健胃治下利,用桂枝甘草湯呢解外。




第164條


傷寒大下後,複發汗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當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湯,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




這個太陽傷寒,大下是非法的治療了,應該先發汗,大下當然不好,他一看不好,他又複發汗更錯,既大下表不解,依法應用桂枝湯,不能用麻黃湯,他這個複發汗就是指麻黃湯,那大汗出,病並不解呀,他的表還不能解呢,所以他一方面由於他這個大瀉下使致表邪內陷而為心下痞,一方面由於發汗又錯,所以仍然惡寒而表不解,要吃桂枝湯他就對了,那這個表不解而有這個心下痞,那麼應該先解外而後攻里,所以他說不可攻痞,當先解表,這是根據這個規律了,所以在臨床上,如果要是用這種里實需要用攻下的葯,那你看外,要有表證,你先解表,這是定法,如果裡面要溫,你先救里而後攻其表,所以這個他那個太陽篇他這個都講了,他應是這個表證與半表半里與里證的相互關係治療定法,他在這裡都講了,太陽篇的特別多,我們到陽明病到少陽病,他講的都少了,他原來在這裡都講了,那麼這裡你要注意了,如果用攻下的葯,有表證在,應先解表,我們頭前講的十棗湯都是的,十棗湯你也不能先用十棗湯,要攻呀,所以得先解表,表解之後,那你再攻里,所以是里未和,表解里未和呀,所以用十棗湯,這也是一樣的,一個痞,他用大黃黃連瀉心湯,他這是一個攻的一種,這都講的頭前了,這個大黃黃連瀉心湯,也講在頭前了,這個解表呢,所以這個津液已經喪失了,這個解表不能用麻黃湯,必須用桂枝湯,頭前大下之後表不解,也應該用桂枝湯,所以他這個複發汗就是用的麻黃。




第165條


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嘔而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




「心中」不對的,是「心下」,把它改過來,這個心中呀常指心臟說的,這個心下指的胃說的,就是在心口這位置,心下痞硬,嘔而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這形似太陽傷寒,汗多發熱,但是他沒有畏寒啦,所以汗出不解,心下痞硬,這個心痞硬是個實證,不是我們說的人蔘那個心下痞硬,這個就是心堅滿,嘔吐而下利者,同時嘔吐與下利,這個大柴胡湯主之,那麼個病指的是什麼呢,就急性利疾,這個很多呀,這個急性痢疾呀,他來他也發熱,但是有惡寒呢,我們用葛根湯就對了,這個要注意,這一段啦,應該與葛根湯有個鑒別,咱們頭前講了,太陽陽明合病,必下利葛根湯主之,那個絕對的純粹是太陽病,還有惡寒脈浮,他這個有下利,解表下利就好,那麼如果也是發熱汗出,也惡風或惡寒,但是脈緩弱,那是桂枝湯證,所以我們在後頭有,到太陽病篇有,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那個跟用葛根湯是一個道理,所以我們在臨床上,遇到這種痢疾呀,如果有表,實痢可用葛根湯發汗,虛痢可用桂枝湯解肌,這個表解,他這個痢疾呀,大致就可以好,就是不好,也減去凶勢,你再……治療,他也比較容易,那麼這個呢他不是傷寒發熱,他沒有惡寒,那麼這也就是給誤治了,所以發發汗不解,同時馬上這個病就來了,心下痞硬按之也拒按,也疼,也准疼,嘔吐而下利,上頭嘔吐,下邊利下,這個病很多,我曾經,這個急性痢疾如果有熱的話,或者噁心、嘔吐,這個柴胡湯,這個心下急呀,咱們頭前已經講了很多了,心急,他這個痞硬與那個是互詞,急就是這個位置覺得弊得痛,這個急,不寬楚嘛,這個李東垣,他注的就是不寬快,不寬快就是緊,同時他這個痞硬,……裡頭有東西了,痞硬,嘔吐而下利了,這個很多,開始就用大柴胡湯,那麼如果要有口臭感,也可以用大柴胡加石膏,急性痢,也很好使,我還記得,那回我來北就,就在大街上,我沒到這裡來,我私人開業,有一次我出診了,後來店裡來了一個人,大概就是這種痢疾,有一個學生跟著,我回來問他,有病人沒有,他說有呀,我問是什麼,他就說是這種病,他說一個鬧痢疾的,我說鬧痢疾的,你開了方子嗎?他說我開了,我說開什麼,他說大柴胡加石膏,哎呀,我不放心,他這個病離我家不遠,我說得了,我看看去吧,完了他帶著我看去了,這個病人正來茅房裡,完了他出來了,我說怎麼樣,他說挺好,現在我肚子也不疼了,也不發燒了,大便也漸……。所以這個方子很好,我怕他全弄壞了,特意去看,這個有很多的,那麼假如說,他這個心下不痞,不是這樣子而拒按,原來這種痢疾也發熱,嘔吐下利,這個嘔吐不好哇,這個痢是噤口痢呀,就是嘔吐,什麼也不能吃,這個痢疾死亡比例很大呀,一般用小柴胡加石膏也可以。我用小柴胡加石膏湯,這個人現在還活著了,他的弟弟前天上我家串門來了。所以他這個痢疾用柴胡證的機會很多,尤其大柴胡湯,痢疾開始呀,沒有古法,那麼這個大柴胡湯的瀉下作用不大的,只是,現在我們用大黃10g或三錢,我自己鬧痢疾也吃個葯,他一瀉就好,這個病來的挺厲害,那個發熱呀,……也吃了,來得挺凶。




第166條


證如桂枝證,頭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浮,胸中痞硬,氣上沖咽,不得息者,此為胸有寒也,當吐之,宜瓜蒂散。




所以桂枝湯主要治氣上沖,那麼寸脈也浮,他這個病在上,那麼這個也是,這個寸脈講那個脈促者表未解也。結胸寸脈也浮,他這個病在上,那麼他這個也是,這個寸脈微浮哇,對照這個桂枝湯講,他形似桂枝湯,桂枝湯證寸脈必浮,那麼同時氣上沖,但與桂枝湯,似似而非,桂枝湯證,頭部,他為太陽病嘛,他一定有頭項強痛,這個頭不痛項不強,那麼這個病是什麼病呢,他底下就解釋了,胸中痞硬,病在胸中,胸中痞可以理解,他這個硬,不好理解,……胸弊得厲害,那個胸有肋骨,怎麼能摸著他硬啦,當然在心下摸,心下這兒可能也硬,他是往上,這個往上攻得厲害,換言之,感覺得這個胸弊得厲害,按之心下這地方也可以硬,氣上沖咽喉,感覺著這個氣上沖的厲害,所以說證如桂枝湯證,不得息者,以至於呼吸都困難,這個呼吸困難有二個方面的問題,一個是胸中痞硬,一個是氣上沖咽喉,二方面造成的,它堵得咽喉,也影響不得息,這說明什麼問題呀,就是這個病呀,由下往上,它又要想吐,又不得吐,所以這個人啦,這個時候必然有慍慍欲吐,要吐而不得吐。所以他下一個斷語是胸有寒也。這個寒是指水飲說的,水飲也要從上面出,當吐之,宜瓜蒂散,所以中醫治病它這個辨證啊很有道理,他是要用吐劑,全是大溫吐,這個病往上來,這是個病機嘛,咱們講病機,這正是個病機,就是在生理機制上它有這個機制,想要把它從口腔把它吐出來,但這樣它達不到,要吐而不得吐,所以胸中也痞硬,氣感覺往上沖而致不得息,他用這個吐法,最適應病機了,所以用瓜蒂散,瓜蒂這個葯,它是苦寒祛水的葯,所以它也治浮腫,那麼它是苦寒的,它有涌吐的作用,它祛水,有吐下,上面吐,這個葯也能隨水飲而下,但它主要是涌吐,赤小豆也祛濕,在這裡頭它一方面,赤小豆也有點祛濕之功,與苦寒葯擱在一起它也有養正的作用,那麼這兩味葯,各別搗篩,為散……,合治之,把它調勻取一錢匕,以香豉一合,用熱湯七合,煮作稀糜,把這個豆豉啊用咱們這個碗,七分碗、八分碗這個樣子,把它煮成稀粥的樣子,……然後把這個滓子不要,取之和散,用豆豉的汁合這個……葯頓服之,不吐者,少少加,要是不吐把這個……的葯再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諸亡血虛家,不可與瓜蒂散,所以這個吐也最傷人不可,我們看看這一節,它這個用豆豉,豆豉它是解寒,它……欲吐,也寒,它並不是個吐劑,不吐者少少加,叫加……葯,我們講的這個梔子豉湯,所以這個注家看有這個香豉,也說它吐,梔子豉湯它不是吐的,就從這他是弄錯了,他看這個裡頭有香豉,在梔子豉湯里也有豉,他一看這也是吐葯,所以咱們這個頭前講的梔子豉湯,在臨床上我一直常常用,沒吐過一回,它不吐,它就治虛寒,心中奧悶,就是這個葯他看中香豉了,所以他說助吐,不是的。




第167條


病脅下素有痞,連在臍旁,痛引少腹,入陰筋者,此名臟結,死。




咱們開始這個太陽下篇,就講的結胸和臟結,結胸講的很多了,從結胸講到心下痞,那對於臟結它沒有交待,這裡他又特別提出來,痞脅下素有痞,這個痞就是痞塊,這個不是心下痞那個痞,所以在頭前,你們看一看哪,開始病發於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病發於陰而反下之,因作痞也,那個時候講的痞,就是指的這個痞塊,就指的臟結,它這一開始的4條啊,全……這個結胸和臟結立論的,它這個痞不是指的心下痞這個痞,我們講到太陰病,它有,太陰病,這個葯不可下,下之脅下結硬,脅下結硬是什麼東西呢,就是痞塊,所以注家把這個痞,也就是弄成後頭我們講的大黃黃連瀉心湯這個痞了,不對的,你看那個都是太陽篇、太陽病,下之為心下痞,不是陰證,病發於陰下之,不是那個痞,那麼這一段呢,就是照顧頭前,所以脅下素有痞,脅下它在兩側,兩側現在咱們很明白,兩側它是肝脾的部位,那麼胰腺也在左邊,也是脅下,可見這個病它是不能治的,這個我們看得象它指的肝癌,或者是胰腺癌這類東西,你們看一看,那麼它不是馬上得的,不是由於吃瀉藥馬上就得的,素有痞,痞塊連在臍旁,往下與臍旁這個部位相連,痛得厲害,痛引少腹,甚至於下入陰筋,筋經就是指的前陰了,此名臟結,死。所以臟結是……治,在古人呢,也看出這麼個問題,你們看看這個……,它是連在臍旁,那麼可見古人是對這個痞也是沒辦法的,所以這個結胸就講治療,這個臟結一回也沒說,它就說臟結無陽證,舌苔黃不好治,在這呢,它又說臟結死,有這種情形准死,也有不死的,那麼那就不一定就是癌了,那是古人對這個證的一種看法,所以你們看這個注家說的這個痞啊,全指的心下痞就不對了,這個你怎麼交待呀,這個就是與前邊那個痞,就是那個臟結相呼應的有這麼一段。




第168條


傷寒,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里,表裡俱熱,時時惡風,大溫飽,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虛加人蔘湯主之,




太陽傷寒若吐,若下,是皆屬誤治啊,尋其理,邪熱內入而結於里,病七八天不解,熱結在里嘛,熱實於里它必定要反應到外頭來,所以方才我們講的身無大熱,那麼如果這個熱里實的厲害,它一定蒸於外,所以說表裡俱熱,身大熱,這個白虎湯就是治身大熱的,但是它沒有到蒸蒸汗出這個地步,時時惡風,就是人體熱感覺外邊的風寒來襲,也是時時怕風,(音頻消失),那麼熱傷了津液,熱就想喝水,再傷了津液他就更想喝水,所以欲飲水數升,就是現在喝幾碗才痛快,這個要用白虎加人蔘湯主之。那麼後人也認為時時惡風,它是有表證,石膏解表是錯的,後頭它要解釋,這個就是白虛湯加人蔘,他這個人參這個葯我們頭前講過,心下痞硬,它是胃虛,胃虛它就不能行津液,我們人身上的津液啊化生於胃,胃虛它的津液就不能行了,它不能納食了,吃了他也不消化,這個津液當然就不能補溢上來,那麼熱傷了津液,胃再虛,所以白虎湯加人蔘,非……胃氣,才能恢復津液,古人方子就這樣,後人方子就加麥冬、生地了,滋陰,光滋陰胃要是不好是白搭,所以在白虛湯的基礎上,有石膏、知母,這個葯很寒啦,足以去熱。那麼這個津液不生不行啊,所以它加人蔘,我們看看《傷寒》《金匱》這兩個合起來看白虎湯,白虎湯都不渴,可是全是舌干,口舌咽干,那麼大渴的時候它都加人蔘,以致於在用藥上它有一個很好的詮釋,不是說遇到渴就得滋陰,不是那個情況,那麼這個它是有熱了,咱們說熱盛傷津,達到了相當程度它就大渴,大渴的你在寒葯裡面加人蔘鼓舞胃氣就行了,這個方子也是這樣的,知母、石膏,這個知母啊,也是寒性的藥物,它解寒,那麼這個白虎湯這個煩的相當厲害了,它祛熱的作用也挺強,與石膏並用更能祛寒,可是你用寒葯,也顧全胃呀,所以它用甘草、粳米,這個地方都相當好,咱們治病就當大醫,用苦寒就是苦寒,用辛溫就是辛溫,這個石膏這個葯最傷胃了,要是大量吃石膏,不想養胃的法了,那食慾很快就減下來了,但它又用甘草、粳米,粳米,熟了就成米湯,它起粘化作用,它使胃不受傷,……,所以古人它這個方劑啊妙不可言,它不傷胃,那麼要是這個大渴飲飲呢,它就要加人蔘了,它底下解釋,所以這個它不是表證。




第169條


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蔘湯主之。




外傷沒有汗,同時外邊也無大熱,但裡頭有熱,口燥渴,口舌乾燥而且渴,一渴它就加人蔘,心煩得厲害,背微惡寒,它胃要有熱啊,當胃的這個部位,它也微惡寒,所以後背當胃的部位它惡寒,這是一個辨證常有的情況,如果胃有停水,背惡寒,背寒冷如掌大,如果有熱呢,外邊特別熱,它也感覺外邊風來襲,它外邊也惡寒,一有熱它口要燥渴,有寒口中和,所以我們後頭要講的,這個有寒,所以這個也好辨,但這個地方就要注意,這個當然也用白虎湯加人蔘主之,它渴嘛。




第170條


傷寒,脈緩,發熱,無汗,其表不解,當發汗,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證者,白虎加人蔘湯主之。




它怕你裡頭加這個,背微惡寒,時時惡風,怕你認為是表證,表證吃白虎湯那是不行的,所以在這裡特別提出這一條,傷寒,脈浮,脈浮它表未解嘛,發熱又無汗,其表不解者,就是這個情況,它是表不解嘛,不可與白虎湯,總得渴飲水,它內熱有了,而且沒有表證,這才可用白虎加人蔘湯,不然的話不要妄用,它不是解表,所以後世把石膏打入解表葯,說它是辛寒,給它加個辣,誰說石膏辣,它是甘寒,它不辣,你要達到解表了,就得辣,不辣不出汗啊,所以它又解表,哪有那個事啊,所以特意出這條,就是讓你注意,它外邊惡寒就是由於有熱,惡風以致於背微惡寒,也不是惡的厲害,沒有表證。有表證不能用它,還得先解表,以後你加石膏可以,有石膏證也可以加入,比方用葛根湯加石膏,或者是我們剛才講的麻杏石甘湯,越婢湯,有的是,大青龍,它是無汗出而煩燥者,那個裡頭有解表葯加石膏,你不用解表葯只是用白虎湯,那不行,所以這個方證啊,……一個方劑有它一定的適應範圍,就是說它的證候,換句話,你到治病的時候,往往弄錯了,這個治病啊,治對了,要是這個病嚴重,好的面啊不明顯,但是見好,弄錯了,立竿見影,馬上就好,所以這個治病啊,興對不興錯,錯了就出大問題,你看頭前講的那個……,內有停飲,暈眩,那麼這個病吃利尿




葯就好,你一誤再誤,弄的人痿廢不能行動,那都是當大夫的責任了,咱們再講三節……四、五節就好辦了,我們好做總結,氫這個太陽篇都講完,做個總結,那麼究竟這一篇它說些什麼?




第171條


太陽少陽並病,心下硬,頸項強而眩者,當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太陽少陽並病就是先得的太陽病,這個病傳入半表半里,又發生少陽病,而太陽病還不罷,這叫做並病,心下硬,這是我們前面講的人蔘證,這是小柴胡湯證,心下痞硬,不可吃瀉藥,吃瀉藥下利不止者死,後頭陽明施展就有了,它是胃虛嘛,頸,我們這個脖子兩側是頸,後面是項,頸強是少陽證,眩是指目眩,指少陽證,所以這個太少證候俱備,它叫太陽少陽並病,那麼這個柴胡證不太完善,還不太完備,那麼可以用針刺之法,當刺大椎、肺俞、肝俞諸穴,那麼這個就去胸腹的邪熱之氣,我們吃小柴胡湯也是為這個,它就是祛這個胸腹邪熱,慎勿下之,這個病啊,萬萬不要吃瀉藥,因為太陽也忌下,少陽更忌下,尤其是這個心下硬,你不要看它是個實證,這個心下硬,純粹是胃虛,要當實證下之非壞不可,所以擱個慎勿下之,當然這個病我們要使小柴胡湯是可以的,這也就說明,少陽病而現柴胡湯證,柴胡證不太明顯,那麼有用針刺之法,大椎、肺俞、肝俞都可以刺,這個就祛胸腹間的邪熱之氣。




第172條


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




太陽與少陽合病者,那麼就指有太陽病的證候,這個太陽病的證候也不過是脈浮,發熱而已。它並不惡寒,要真正有惡寒啊,那還是要用葛根湯,它說有,那麼所謂少陽病呢,當然有口苦咽干這類情況,那麼這兩種病同時發作者,謂之合病,合病與並病的差異啊就在這麼一點,先有太陽病而後有少陽病,就是由太陽轉屬為少陽了,這個叫做並病,前一個病併到後面這個病而發病,這個合病呢既有太陽病的證候,又有少陽病的證候,叫同時發作,這個不是相傳,叫合病,那麼這種合病,自下利者,可與黃芩湯,那麼這個證候呢,總而言之有熱,太陽少陽都是一個陽熱的證候,就是既有表熱,又有半表半里之熱,它是這種情況,但是太陽病決不明顯,要是明顯的,雖然有自下利,它也要用葛根湯,要麼用葛根湯來加,所以這個我們必須分清了,剛才在那個協熱利里講了,它那個也是表裡不解,這個也是表裡不解,可是這個是太陽從少陽說的,有些口苦,有熱象,半表半里也有熱象,也有表熱的情況,但它不是純粹表證,要是純粹表證,得先解表,那麼要用葛根湯,那麼這個黃芩湯,這個下利,也治熱利,這種熱利就是痢疾了,沒有明顯的表證,但是有發熱,口苦,這一類的啊也給起名叫太陽與少陽合病,一發作就這樣,那麼這個情況有用黃芩湯的機會,這個黃芩湯啊,它下利,腹痛,它有芍藥啊,那麼這個它以黃芩為主葯,它也是祛熱的,煩燥腹痛而下利者,可以這種方劑,我們現在用的白頭翁湯,它那個比這個更凶,它這個排泄物感覺燙呀,那你吃黃芩湯就不如吃白頭翁湯了,那個後頭要講到,到厥陰篇就講到,這個以腹痛為主,腹痛有些煩,這種痢疾,可以用黃芩湯,有熱,如果要是有嘔,還要加半夏、生薑,就是小半夏湯,加小半夏湯,就是止嘔,那麼黃芩湯就是黃芩、芍藥、甘草和大棗,那麼芍藥甘草湯就治肚子痛,黃芩就是去熱,解煩,大棗是安中的葯,也治肚子疼,所以這個葯治肚子疼,熱利腹痛,但是要是下重,里急後重的樣子,這個不行,起碼要加大黃,那就……白頭翁加大黃,黃芩加半夏生薑呢,就是上邊黃芩湯加上治嘔吐的半夏再加生薑。再講一節。




第173條


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




胸中有熱,那麼就有熱邪了,而胃中有邪氣,這個邪氣指的水飲,熱邪與水氣相互激動,所以它腹中痛,就是裡頭這個水飲為熱所激動,它腹中痛,而且欲嘔吐,胃要不停水它不吐的,一般吐呀都是胃中停水的時候多,但是沒有熱的刺激還好些,要有熱非吐不可,咱們講小柴胡湯,邪高痛下,故使嘔也,它有熱邪,他激動水,它更容易嘔吐,黃連湯主之,這個黃連與黃芩,黃連有治肚子痛的作用,黃芩沒有,上面黃芩湯所以治腹痛,他有芍藥大棗的關係,那麼這個治腹痛與黃連有關係,同時治胸中煩熱呀,也比黃芩好,這個凡是在臨床上用三個瀉心湯,人顏面潮紅呀,大致黃連用的多,黃芩也有這種情況,但不如黃連更明顯,所以這個方以黃連為主,特別提出心中有熱。咱們那麼黃連上清丸呀,清上邊的熱,這個熱往上邊涌,所以顏面潮紅呀,胸中也特別叫煩熱,那麼另外要還沒水,它不會嘔吐的,它如果激動水,下面腹痛,這個葯也治痢疾,也治下利,同時熱來上頭,寒飲也往上走,那麼也容易嘔吐的,這個方子與頭前講的瀉心湯差不多。也有乾薑、甘草、人蔘、半夏、大棗,與頭前講的甘草瀉心湯差不多的,不過沒有黃,又加了個桂枝,這個桂枝治往上沖,他覺得胸中有熱,也有往上沖,往上沖就得用桂枝鎮沖氣而降逆,所以給桂。這裡沒說到下利,他說嘔吐,沖逆的太凶,就是上而不下,沒有到下利,但是這個方子也治下利,如果要下利,同時有嘔吐,上邊煩熱得厲害,這個方子就可用。頭前那個瀉心湯黃連量非常輕,一兩,另有黃芩三兩。這個裡頭是黃連加重了,他把黃芩去了。那麼也就是上邊煩熱的厲害,同時有氣上沖的這種甘草瀉心湯證,可以用這個方子,它所不同的,那個沒有桂枝,沒有氣上沖得那麼凶,這個氣上沖的厲害,同時那個黃連少,它煩的比較輕,在甘草瀉湯、生薑瀉心湯、半夏瀉心湯都沒有提到胸中有熱,有熱就煩,那個煩較輕,那麼這個也有心下痞硬,有人蔘啊,你看看,它也有這個,不過在這沒提,因為頭前這個方劑很多了,你自己可以參考了,所以這個方子的應用與甘草瀉心湯,心下痞硬,腹中雷鳴,這個也可以有腹中雷鳴,也有乾薑半夏,也去水,所不同的,它是治革草瀉心湯證氣上沖而煩熱甚者就行了,所以這個方劑連我們的那個甘草瀉心湯、生薑瀉心湯,半夏瀉心湯是大同小異,也是嘔吐,也是下痢,那麼這個它是以寒為甚,它後面這個方後語有些錯了,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溫服,這個錯了,它這個小柴胡湯與這個幾個瀉心全是煮取六升的,它去滓還要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它應該這樣,所以它這個去滓溫服,晝三夜二,這是錯了,這個應該改為再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這就對了,但是這個說法決不是他的說法,它與前後不一致,大概玉函經就是這樣的,再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這個可以把它改了,咱們今天就講到這,回去你們也看一看,把這個太陽病啊三章合到一起,下一次呀,咱們做個總結,做總結第一個主要的,我們要把他的書排開,看看他的方法方式是什麼。對於太陽病在他這個書上怎麼講的,我們應該怎樣認識,那麼它哪一些是治太陽病的,哪一些不是治太陽病的,它這全書的精神,太陽病講的特別的多,比如方才我說的,它講的是表證,這個病是轉瞬萬變,它不老在表,它也要傳半表半里,也要傳里,它本來是講的陽證,它也可以轉化為陰證,尤其經過治療,所以仲景這一篇,這些關係,他都講到這一篇了,不是說這裡所講的全是太陽病,它講太陽病近東西也有。你象太陽病依法當發汗,是發汗解表的方劑,者屬於太陽病的範疇的,其它不是的,所以有些注家見這一篇都是太陽病,他一撲救是的,他就拿出去了,有的書都是這樣的,把這個書改得亂七八糟的,那麼講到這裡頭也可以吧,所以表證與里證,表證與半表半里,無論是證和治,這個規律法則,它都講到太陽篇了,在旁一篇就不再這麼詳細了,在這篇裡頭講的很多了,你象頭前的合方啊,在這裡都講了,後頭就不講了,你看方才講的桂枝人蔘湯,他也是合方,他就不提了,它因為頭前有,麻黃桂枝二越婢一湯,麻黃桂枝各半湯呀,他那個合方的方法,合方的形式都講了






黑芝麻最大的功效竟然不是烏髮,而是。。。每天一把效果驚人




這種茶調理人體脾腎濕寒長痘手腳涼痛經有奇效




小手掌就可以治大痛的元火掌灸



========== END ==========


溫馨提示:

本平台分享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找不到好中醫?不如自己學中醫!


本號菜單中, 有完整的入門系列, 視頻系列. 歡迎大家學習.


學習古中醫, 傷寒論經方傳承


對經方有興趣者, 可加QQ群577262550


祈願: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興仁,務修禮讓;國無盜賊,無有怨枉;強不凌弱,各得其所;人無病厄,富貴康寧;長壽好德,善始善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岐伯有道 的精彩文章:

怎樣學習中醫關於解剖生理的知識?
《黃帝內經》才是真正的無上的神功秘籍

TAG:岐伯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