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消費」超越美國佬,中國經濟已跨過「中等收入陷阱」,大消費時代正在開啟
日前,就在全國一片GDP打假的氛圍中,中國又一項重要數據公布。2017年我國社會消費零售總額到366262億元,比上年增長10.2%。,首次實現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龐大的數字和高速的增長,無不讓我們對未來充滿希望與力量。
這個關鍵數據最真切的集中體現了一個國家的人民生活消費水平,最真實地體現了一個國家經濟增長活力。
如果之前,還有人質疑中國的GDP數據中有太多的水分和垃圾數據太多的話,那麼,今天,中國「社會消費零售總額」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則無可辯駁地宣告了一個中國時代的來臨。
實實在在的36萬億元消費零售額,10.2%的增速,都向我們真實無誤地傳達出一個重大利好——依靠投資拉動經濟增長已成往事,事實證明中國有能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一個大消費時代即將開啟。
零售額超越美 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
隨著國家統計局將2017年12月的社會消費零售總額定格在34734億元,2017年中國社會消費零售總額累計達到366262億元,約摺合5.78萬億美元。
作為一項根據可比性的關鍵經濟數據——社會消費零售總額,中國幾乎與美國已經持平,甚至微有超出。2018年中國國內零售消費超越美國已經毫無懸念。
這是比GDP的追趕和實體經濟投資的超越,更值得我們欣喜的消息。與那些虛頭巴腦的投資、信貸相比,老百姓實實在在花出去的「銀子」,享受大消費更能說明中國的崛起與人民生活的改善。
眾所周知,GDP統計的是國內生產總值,其中包括了諸多低效投資和垃圾增長。按照大家熟悉的故事——兩個教授打賭,誰能夠吃掉地上的一坨狗屎,誰就能贏得對方的100元,結果兩個人都吃了,都贏得了對方的100元,雖然整個過程沒有創造一分錢社會財富,但是整個國家的GDP統計卻憑空增加了200元。
從這個故事大家就可以知道,單憑GDP的增長來判斷一個國家經濟的好壞是多麼不靠譜的一件事。
然而,與GDP不同,社會消費零售總額統計的卻是實實在在的東西。它包括的更多是老百姓實實在在的消費。例如,衣、食、住(房租)、行、科、教、文、衛,以及在餐飲、旅遊,等等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消費行為,都將被統計在社會消費零售總額之內。
並且,社會消費零售總額是通過對各個門店、各個超市、各個餐館的銷售額進行統計得到的基礎數據。它很難通過集中投資、虛增資本價格、增加交易環節等等人為方式進行造假。
在中國GDP尚且不足美國GDP的70%的情況下,中國的消費零售居然超過了美國,成為全球第一,這將是一個關鍵性的標誌事件。
雖然,我們一向習慣於將中國比喻成基建狂魔,投資拉動經濟增長一向被當作中國超越美國的「社會主義優越性」而大肆渲染。甚至就連時代周刊都承認「中國贏了」。
但是,今天,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和中國的經濟。中國不僅強大,而且更加富裕。「國強而民不富」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中國的消費佔到GDP的比重已經從2008年的不足38%,一躍上升為2017年的45.6%,預計2020年即將佔到半壁江山。
那些看空中國經濟的機構再次被「吊打」。那些質疑中國GDP造假、摻水,質疑中國政府表面上「吹噓」政績,實際上與民爭利、消費萎靡的觀點,再次遭到打臉。
數據的面前,是誰在摻水、吹牛,已經一目了然。
以1.5倍中國GDP的規模,居然能被中國在消費零售總額上追平和超越,恰恰說明,美國經濟的復甦,更像是一場數字遊戲。大量金融服務,大量虛擬交易的重複統計充斥美國的GDP統計。而對於老百姓的實際生活卻沒有得到真正的改善和提高。
最近,特朗普正在籌劃和中國大打貿易戰,意圖奪回「美國第一」。但是,還是請特朗普先生好好看看自己摻水的GDP。
儘管,中國人均數字還與美國相差較多,但是,作為一個整體,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這已經足以徹底改寫世界經濟的秩序。
中國經濟已跨過最危險的時刻
「36萬億元消費零售額,10.2%的增速」已經充分證明,中國經濟比我們想像中的更加堅韌。中國的經濟也並不是「投資拉動」一個簡單的標籤就可以概括的。中國經濟低GDP增速的情況下,依然可以維持較高的消費增長。
曾記得,在5年前,筆者參加商務部的一次研討會,專家們曾指著大屏幕上的經濟數據不安地表示,「隨著十八大之後,全國落實改進工作作風『八項規定』,政府公務消費的大幅減少,社會消費零售總額出現了斷崖式的下降——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增速減緩,投資減少,收入增長放緩,消費也將隨之『萎靡』」。
與此同時,中國經濟當時被一部分專家貼上了「單純依靠投資拉動」的標籤。世界銀行的專家們也來到中國兜售「休克療法」——大規模出售國有企業,緊縮銀根,大幅降低經濟增速,以提高經濟效率,否則將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即在人均GDP達到3956美元至12235美元之間的上中等收入國家中,由於「單純依靠投資拉動」導致資本的邊際效益遞減,既無法在工資方面與低收入國家競爭,又無法在尖端技術研製方面與富裕國家競爭,最終導致這些國家往往陷入了經濟增長的停滯期。
然而,時隔5年過去了,值得慶幸的是,幸好我們沒有上了世界銀行的當,在一班「有識之士」的奔走呼籲下,在中央的英明決策下,中國並沒有採用「休克療法」。
實際工作經驗豐富的中國決策層一方面認識到了舊有經濟結構上存在的巨大風險,另一方面也深刻認識到了增長與穩定的至關重要。
因此,從2012年開始,尤其是2015年之後,中國採取了目標明確、手段靈活的改革方案。政策上容忍了更低的經濟增速,大力推進「去槓桿、去產能」的經濟改革政策。政府在策略上則通過銀行窗口指導、政策引導,通過供給側,始終沒有放棄經濟刺激和投資拉動。
中國政府一手抓住做大做強國有企業,一手抓住推進創業創新。就猶如,抓住了一個大樹的根本和「葉芽」——抓住根本大樹就不會死,抓住「葉芽」未來就有了希望。
因此,就在政府的「一增一減、兩手抓」的操作下,大量虛假GDP被擠出,大量低效產能被去除,整個社會形成了,國有骨幹企業和創業創新兩大資金熱點。
在2017年,GDP增速6.9%的情況下,在配合10%以上的社會消費零售總額增長反彈,說明中國經濟在經歷了一場「去槓桿、去產能」的結構改革後,實體經濟的下滑態勢已經開始企穩。並且,消費佔GDP的比重在逐步持續提升達45.6%,整個經濟呈現更加健康的發展後勁。
如果沒有什麼意外,我們可以說,中國經濟已經度過了最困難的經濟調整時期,基本跨越了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中國的大消費時代正在到來。
「降成本、補短板」 大消費時代的試金石
中國經濟的體量和中國決策層的智慧,使得中國就如一頭大象一樣,能夠平穩前進。在世界經濟的近代發展史上,也從來沒有出現過中國這樣的聰明的龐然大物。「中等收入陷阱」的井口顯然太小,根本就掉不下一頭大象。
真正能夠絆倒這頭大象的只有我們自己。
2017年的社會消費零售總額達到36.6萬億元,一舉超過美國,實際上是給我們開了個好頭。證明了中國目前採取的經濟和政治路線是正確的,只要按照這條道路走下去。我們就不會把自己絆一個跟頭,從而無往不勝。
因此,按照「『三去一降一補』,即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的政策部署,2018年更多的將體現在「降成本、補短板」上。
其中,降成本——主要降得是融資成本和住房成本。
隨著加大對金融領域的管理,銀行將把更多的資金向實體產業傾斜。這幾乎是一個政策性的要求。「頂風作案,對抗中央」這幾乎是中國任何一家銀行都難以承受的大帽子。
同時,通過「二次房改」的政策變革和機制引導,城市房價和房屋承租價格將出現緩降的局面,這無疑將激活城市居民的消費需求,為大消費時代奠定根本的基礎。尤其是隨著「第四次土改」的深入,農民進城,農村土地資本化的開啟,大量農民的消費也將啟動。這為大消費時代的到來提供了新鮮血液。
對於原材料和能源方面,2018年目前還看不到根本的降成本可能。隨著政府對於基礎資源價格的控制,以及美元貶值對於國際期貨價格的影響。2018年的主要任務將是穩定物價不要過快上漲,尤其對於電力、化工、金屬冶煉等等剛剛走出困境的企業。2018年還將經歷一番考驗。
而對於將稅收這個呼聲很高的選項,由於我國目前的資本回報率還依然很高,又剛剛進行完營改增的改革,在2018年,減稅也基本不會成為政府考慮的對象。反之,隨著環保稅、房地產稅的出台,稅收不增加就「阿彌陀佛」了。
最後,決定2018年以及今後經濟是否能夠大發展的就是所謂的「補短板」。
這個內容明顯過於豐富。但是筆者認為,目前中國經濟最關鍵的兩塊短板,一是收入,二是制度,通過制度的完善提高人民收入。
2018年居民平均收入增長跑贏GDP應該不是問題,但是,最關鍵的還是收入分配。大多數無錢消費的廣大群眾,不能總被有錢卻不願消費的「少數富豪」所平均。
通過「去槓桿、去產能」——提升資源價格、提升產業資產價格、降低負債成本和風險——提高企業盈利能力,盤活資產——恢復生產、漲工資,同時增加政府財收收入
通過「住房改革」「醫療改革」「社保基金改革」——增加社會保障、優化資金使用效率——建立政府財政長效機制——增加城市土地供給,釋放消費需求
通過「金融改革」「銀行改革」——資金切實流入實體經濟——增加產業投資——讓金融堰塞湖轉化為人民收入
通過「土地改革」「農村股份制改革」和「掃黑除惡」——釋放農村土地紅利、形成新生資本公積——建設農村集體經濟、恢復基層管理職能——激發農村經濟活力、增加農民收入
按照目前整體改革的邏輯,2018年,能夠通過「供給側改革」在「金融改革」「住房改革」「農村改革」上取得實打實的突破,抓出更多的「金融蛀蟲」、掃清「村匪惡霸」、打破房地產經營壟斷,從而補足我們的經濟短板,增加農民和城市勞動者的收入佔比,就成為了中國能否進入「大消費時代」的試金石。
財務自由人
TAG:財務自由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