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電影賞析:《萬箭穿心》轉不動的風水,精疲力盡之後,只剩迷茫

電影賞析:《萬箭穿心》轉不動的風水,精疲力盡之後,只剩迷茫

常言道:風水輪流轉,30年河東,30年河西。

而一個叫李寶莉的女人,倔強地生活著,命運似乎從未垂青過她,而且更像是拿她開玩笑,讓她去承受種種的不幸,但她沒有被擊倒,頑強地面對著。她的不屈與頑強,還有她的屑小與卑賤,都既讓人憐愛,又讓人痛惜,還有一些敬佩。顏丙燕的這個角色,幾近於完美,帶活了整部片子的精氣神。就我看的片子而言,目前為止,《萬箭穿心》是2012年最佳大陸片,沒有之一。

《萬箭穿心》的英文名字是「feng shui」,就是「風水」,而「萬箭穿心」本身也是一種風水的說法,就是一個樓房,在樓下有數條馬路發散而過,以樓為原點,以道路為角度看,就像是萬箭穿心一樣。在這種風水中,就是生活不得安寧,而且厄運不斷。本來是新搬的房子,但搬來的第一天就沒有安寧過。先是丈夫要求離婚,然後就是丈夫出軌,再到丈夫被下崗,憂憤而死,跳進了長江里。本來,李寶琴只是一個菜販的女兒,出身貧困,但因為長的標緻,就不安於自己的生活,擺脫眾多追求者,選擇了文質彬彬的馬學武,農村出身的馬學武與菜販女兒的李寶莉,似乎就沒有真正的愛情。沒有文化有很彪悍的李寶琴處處將馬學武壓在身下,逼得馬學武想要離婚,然後又是出軌,在之後被警察捉住,再到下崗、自殺,從來都沒有做過真正的男人,連自己的母親都無法贍養。作為主人公的李寶莉,整個生活在丈夫馬學武自殺只會,急轉直下,然後,為了兒子,她開始去做一個棒棒,出賣力氣,去撐起整個家。但當兒子考上大學,她本來覺得自己終於熬出了頭,但面對卻是更大的打擊,她的兒子壓根就不認她,要與她決裂,斷絕母子關係。現代的小白眼狼的造成,其實與李寶莉自身不無關係。生命中種種的挫折,壓在李寶莉的身上,幾乎無法去做出什麼解釋。只有飄渺的風水。命運的無常,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在《萬箭穿心》里沒有絕對的正面,也沒有絕對的負面,每個人都活著自己的邏輯中,他們做的每件事從他們自身的角度出發,都是合情合理的,但湊在一起,就發現了一再的衝突,使得每個人活得都不舒展。每個人的不如意,幾無辦法找到合理的解釋,命運的歸結,只是「風水」,將無解交給玄學,這本是一種逃避,而非嚴謹的面對。它不像《活著》,後者中的主人公富貴,在自己的生命中也面對著一個接一個的悲劇,但他學會了自我消解,將命運的苦難化解在了生命當中,所以,即便是老之將死,也難能可貴地保持著他的樂觀與幽默。李寶莉的命運看起來有些像富貴,但這大概就是方方不如余華的地方,余華對於人性,進行了深刻的體擦,方方則將自己無法掌控的社會問題歸結到了玄學。而真正的悲劇,尤其是風水所能承受的。

其實,我們的現實中,像李寶莉這樣的角色有很多,就生活在我們的身邊,有些人,甚至比李寶莉的狀態更慘。但《萬箭穿心》幾近完美地將這種狀態活生生地展現在了大屏幕上,讓我們去直面這樣生活。真的生活,我們未必會留意。

就像發生在貴州畢節的5名幼童的死亡案,有一個評論非常真切,它模擬了孩子們的語氣:我們的離去,可能會讓你感到觸動,但當我們活著,卻沒有任何人留意到我們的存在。說的非常的真切,的的確確就是那樣,我們活著,可能像那樣的孩子活著其他不幸的人,就在我們的身邊,但我們沒有選擇留意。只有在最慘的悲劇發生之後,才有所警覺,但生命已無法挽回。所以,《萬箭穿心》看起來就像是真實的歷史的記錄,就是在展現生活自身,也仍然擁有意義,讓人在觀看時,在黑暗中去用痛覺感受那種不幸與堅強。然後讓人在走齣電影院之後,能有所感覺,不再那麼的麻木。

《萬箭穿心》中有一個鏡頭,在火車道口前,騎自行車上班的工人一邊等火車駛過,一邊用一次性飯盒劃拉著早飯,火車過去,道口開放,工人將飯盒往前面的車筐里一放,繼續騎車上班。這樣的細節在這電影還有很多,它們與任何的主線和支線情節都無關,它們的存在只是為了讓影片有一種時代和環境被還原的現實質感,也體現了創作者的一種態度。王競所有影片的一個最明顯特徵就是關注現實和民生,而《萬箭鑽心》其他王競電影最大的不同在於,它的題材不具備話題性,如《一年到頭》中的春運、《無形殺》中的網路暴力、《我是植物人》中的醫療黑幕等等這,它只是平實地記錄了一個女人作為妻子和母親十年間的滄海桑田,並由此看到了我們一直浸淫其中的一種現實,這種現實並不離奇,但很殘酷,身處其中,我們每個人都會產生同樣的焦慮和不安,這是我認為影片更有價值的地方。

關於武漢,有兩位女作家都做過十分生動的描摹,一個是池莉,一個是方方。相比之下,我更喜歡方方,因為她筆下的武漢更富有市井氣,同時也少了很多的矯情和自戀。她早年的《風景》,以一個死人的視角對家庭生活進行了悲觀描述,充滿了絕望的惡趣味,一直是我心目中最好的直面當代城市生活的小說。這種絕望同樣也是《萬箭穿心》的主導情緒。影片女主角李寶莉,一個打熬在社會最底層、用盡所有心血和執著來維持自己的家庭的女人,最終卻先後遭到丈夫和兒子的背離和唾棄,我們感同身受地體會到了加諸於主人公身上的萬箭穿心,特別是後半段的母子交惡,十分虐心,其實這部分內容也是我最不喜歡的情節,因為對這份徹骨的恨意影片的鋪墊顯得不足,衝突也就帶有了狗血的味道。方方的小說有一點讓我很欣賞的地方是,她絕不會在道德上拔高人物,同樣是忍辱負重的母愛,對比《唐山大地震》中的「守節」,《萬箭穿心》顯得更世俗,更有人味,也更催人淚下。

李寶莉的扮演者顏丙燕,用全身心的投入完成了一次可以用偉大來形容的表演,她不僅是在用表情、眼神、語言和動作來塑造人物的,而且還包括她的呼吸、沉默、背影……當十年後的轉場後,李寶莉挑著扁擔的身影在銀幕上一出現,我甚至還沒有看到她滄桑的面容,就已經熱淚盈眶了,因為我想到了這十年的扁擔生涯對這樣一個女人意味著什麼。

《萬箭穿心》的藝術總監是謝飛,而這部電影在很多方面都讓我想起了謝飛早年的代表作《香魂女》,儘管少了些現實批判的內容,但那種女人命運與社會演進相互交織和碰撞的還是一脈相承的,這是這個娛樂至死的年代裡彌足珍貴的創作良心。

原本以為搬入大房子的李寶莉終於等到時來運轉的時刻 ,可是卻無情的印證了樂極生悲。死去的人畢竟活不了,活著的人還要活下去,一個女人面對婆婆兒子的怨恨,她只能默默忍受這,為了這個家她更努力去打拚,也為了遠離怨恨,在生存中尋找快樂。她對生活還充滿希望,她相信重頭再來一定會找回幸福。

就這樣不知不覺 來到了百元大鈔「毛主席」的時代,高考在那個時代成為人生轉折點,李寶莉的兒子也成為其中的一員。當小寶不負眾望考取「狀元」時,這個家也迎來了轉折點。辛辛苦苦十幾年的李寶莉以為幸福終於來臨時,兒子小寶卻將一切打碎,他要將母親趕出去,他要為死去的父親來一次痛快的復仇。

這時的李寶莉也很矛盾,是別人錯了,還是自己錯了。她不信命,她相信只要努力就會「光芒萬丈」。但這時也不得不信,也許自己的命真是「萬箭穿心」。在最後當建建接她時,我已有所感悟,這就是生活,你無法預知下一秒是什麼,你也沒必要知道是什麼,只要你活著,它就在前方默默的等著你。

影片最核心的人物關係始終是由三個角色完成,在父親去世前由父親馬學武,母親李寶莉和兒子小寶構成,而在父親去世過後跳躍到的「十年後」時空里則是由母親李寶莉,小寶和奶奶構成,其中李寶莉一角始終控制影片最主要的發展方向和著力點,而十年前的父親和十年後的小寶實際上扮演了一個相同地位的角色,即直接「入侵」 李寶莉生活的個體,之所以稱之為「入侵」,是因為這個刀子嘴豆腐心的武漢女人,有著天生的敏感與防範,丈夫為自己提供了優質生活條件,但李寶莉卻依舊把生活的最大樂趣放在了向他人施壓和泄怒上,丈夫提出離婚之後,基礎的家庭關係開始出現動搖,李寶莉也體驗到了這份威脅,於是運用自己的頭腦與狠心,欲擒故縱挽留家庭,最終誘發了兩種三角人物關係的變化:丈夫含恨投江以及兒子怒趕生母,在李寶莉的計劃失控之前,曾出現了一個敏感而飽含深意的鏡頭,即父親在兒子的房間教他數學時,母親的突然介入引起了兒子的極度反感,事實上母親也曾將兒子作為利用工具和手段來修正本該由她自己解決的夫妻關係,甚至在失手之後向未懂事的孩子泄怒,可以說李寶莉自身的處世哲學造就了所謂「萬箭穿心」式的家變狂潮。

相較於王競此前的幾部作品,《萬箭穿心》完成了從實驗性主導到成熟性展露的飛躍,不僅在故事性上高質量的從原著中提煉出了精華的悲世感與搏擊性,也很有效的將個人電影風格恰當的延續下來,在一個具有史詩氣質也著筆細緻的經典悲劇故事裡釋放了一個家庭,一座城市,以及一個民族的時代陣痛,如魯迅所說:「貪安穩就沒有自由,要自由就要歷些危險。」其實生活本就不是徹底安全,抑或完全自由的,調節出的不同程度造就不同的人與人群,在《萬箭穿心》中,我們始終不能安穩平靜,卻也明白那裡就是最現實的中國,並非每個人最終都有機會留得光芒萬丈,但歷過萬箭穿心的痛仍能記得前方的光芒且步伐不停繼續推行,才是每個人,每個家族,每個城市值得深藏的驕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水 的精彩文章:

裝修要注意這些小細節,否則會影響財運
聚氣納財的紅瑪瑙,在家中擺放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TAG:風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