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華嚴宗祖庭經論釋義大乘百法明門論解疏新注

華嚴宗祖庭經論釋義大乘百法明門論解疏新注

大乘百法明門論解疏(新注)

——根據窺基法師註解簡疏 馬友生

書目 大乘百法明門論本地分中略錄名數解

解疏 大者簡小為義(只言大不說小),乘者運載得名。大乘者,謂菩薩上求無上佛道(自覺)下度無邊眾生(覺他),以自利利他為自度也。百,謂數目。法,謂世出世間一切染凈之法。百法者,謂心法八、心所有法五十有一、色法乃十一、不相應行法二十有四、無為法六之總稱,故為大乘百法也。明,能破暗故。門,無雍滯故。明門者,乃菩薩無漏之慧以能入此之門也。論,謂論著,乃簡擇法性法相教誡後學之稱。本地分中者,乃瑜伽師地論五分之一也。略錄名數者,於六百六十法提綱拿領取此百法名件數目,以賅括六百六十法或一切諸法。解,唐·窺基法師為此論撰文作解。論主急於為人而欲學者知要也,又會六離合釋(古印度聲明中的一種文法),在教體上將勝就劣以劣顯勝,讓學人有妙旨地悟入大乘百法之義門。什麼是六離合釋呢?——依主釋,以主要義來解釋。二依士釋,以體來解釋。三持業釋,以作用來解釋。四相違釋,以相反義來解釋。五帶數釋,以數目來解釋。六有財釋,以寶物來解釋。故勝,謂解釋得正確。故劣,謂解釋得不正確。

論師 世親

解疏 世親菩薩者,生於北印度富婁沙富羅此雲丈夫國,有國師婆羅門姓憍屍迦,生三子同名婆藪盤豆此雲天親。名天親者,乃取之帝釋(忉利天)之弟毗搜天王之後,兄弟同是天王故名天親後稱世親。三子雖同一名但復有別號,長子阿僧迦此雲無著乃菩薩根性(登地聖者)。季子別名比隣持跋婆此雲母兒,蓋比隣持此雲母跋婆雲子亦云兒。中子世親博學多聞遍通墳藉(世間一切經典),神才俊朗(學問、人才、氣質過人),戒行清白(人品高尚),無與儔匹(無任何人相匹)。兄弟皆兼別號,法師但名婆數盤豆故不混淆也。世親初習小乘造《俱舍論》盛行於世,後隨兄(無著)依《瑜伽師地論》廣造諸論以釋大乘,發揮非空非有中道了義之教。

譯師 玄奘

解疏 唐·玄奘者,三藏法師,俗名陳禕,生於河南偃師,十三歲於洛陽凈土寺出家,貞觀三年赴印度求學,得梵典六百五十七部,貞觀十九年回國,譯出經論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授弟子窺基於長安大慈恩寺建立唯識法相宗。

解師窺基

解疏 唐·窺基者,法師俗姓尉遲,字洪道,京兆長安人,十七歲於廣福寺出家,住大慈恩寺,在譯經、著述和開山立宗,是玄奘薪火相傳得意弟子,世稱「慈恩大師」。

論曰 如世尊言一切法無我

解疏 如世尊言,法有所自原為佛說。一切法等者,總標百法及二無我以為宗旨,乃此論之總綱也。何謂一切法呢?法,謂事物,古言軌持,持者持守自性,軌者軌生物解。此意是說,任何一件事物(法),都有它的名言自性,若依名取相說水,水有持守一切潤濕流動之性,聞者便能由此名言軌路覺知所言者是水。一切法等者,有凡夫所說的法,有外教所說的法,謂世間所說的一切法。聖教所說的法,謂出世間所說的一切法。此論所言為聖教所說。佛滅度後正法住世,出家修行證果者是越來越多,鑒於部派佛教的出現和不斷興盛,總一代聖教淺深為次分而為八:一我法俱有宗,二法有我無宗,三法無去來宗,四現通假實宗,以上四宗唯為小乘。五俗妄真實宗,六諸法但名宗,此二通於大小乘。七勝義俱空宗,八應理圓實宗,後二唯大。此論旨趣不僅義攝八宗,更於深密三時,此乃第三時了義教也。言三時者,佛初時說四阿含言法是有,第二時說八部般若言法是空,第三時即解深密經,空有雙彰中道教也。佛在諸經皆云:「一切法無我。」此語既通小乘(唯法無我)亦通大乘(無法無我)。

論曰 何等一切法?云何為無我(設問有二)

解疏 菩薩造論,問有五種:一利樂有情問(成就眾生),二不解問(通達法義),三愚痴問(與題相違),四試驗問(探討問題),五輕觸問(無關重要),此利樂有情問也。

論曰 一切法者略有五種(設答前一)

解疏 總標諸法無量,以瑜伽論始五識身歷至法界六百六十等法,略取五種總答初問。

論曰 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應行法,五者無為法。

解疏 一心法者總有六義:一集起名心,唯屬第八阿賴耶識能集起諸法種子,好比倉庫里含藏著農作物的各種種子,若遇外緣則能生起現行故;二積集名心,屬前眼等七轉識,能熏習積集諸法種子故。或集起屬前眼等七轉識,現行熏種子,種子起現行,展轉復熏共集熏起種子故。或積集名心,屬於第八阿賴耶識含藏積集諸法種子故;三緣慮名心,見分緣相分,見分俱能緣境慮境,亦能自分境故;四或名為識,諸識以了別為性,這種無形無質的功能種子或功能差別,卻有它能所俱緣的特殊作用;五或名為意等無間故,諸識所緣唯識所現,由於精神性的種子(見分)和物質性的種子(相分)皆同出一源,意俱前念自識不斷開導後念自識,生滅同時等無間故;六或第八名心,含藏一切雜染法種子故。第七名意,恆審思量執第八見分境。前六(眼耳鼻舌身意)名識,能覺了分別色聲香味觸法等,斯皆心分也。

二心所法者具有三義:一恆依心起,謂以心(八識)為依;二與心相應,謂心起時則心所相應而起;三系屬於心,謂隨順於心,由此三義名為心所。也就是說,要心為依方得起故,如觸、作意、受、想、思,此遍行五恆與心相應故。既雲與心相應,蓋心(八識)不與心(識與識)自相應故,心非心所也。何以故?他性相應非自性故。此意是說,八識各有他的相應心所,他識相應非自識故。相應有四,謂時、依、所緣及事皆同,乃相應也。觸等,看與何心(何識)生時,便屬彼心之觸等故,如次為三義也。

三色法者識之所依所緣,此有二義:一謂有對色,乃眼耳鼻舌身五根,色聲香味觸五境,有質礙之色,以能所造八法而成(四大四微),亦名十有色也;二謂無對色,乃意根法境,無質礙之色,亦名法處所攝色也。

四不相應行法者,行蘊有二:一相應行,謂前心所也;二不相應行,謂始自得終與心(八識)至不和合性,即二十四法是也。

五無為法者,謂前四有為本來無生無滅、無去無來、非彼非此、絕得絕失,簡異有為無造作故—— 一真法界理非妄倒,故名曰無為也。

論曰 一切最勝故,與此相應故,二所現影故,三位差別故,四所顯示故

解疏 一切最勝故,謂初心法八識勢力最勝,造善造惡五趣輪轉乃至成佛,皆此心也,有為法中故居第一。

與此相應故,謂心所有法與心法八識相應,心所望於心王,心所是心法造業的助伴,有為法中故居第二。

二所現影故,謂色法不能自起,要藉心法和心所才能變現,此是心法和心所所現的一個影像,有為法中故居第三。何以故?見分緣相分,所依的是自證分為體,自證雖變但不能作親緣故置影言,簡其見分亦自證變則非是影,或與自證通為本質故,或簡受所引色非識變影,第六識緣時以彼為質質從影攝,前二能變此為所變,先能後所故次言之。

三位差別故,謂心不相應行不能自起,此是心法、心所和色法生起的一個分位差別相,但假安立非實有性,有為法中故居第四。

四所顯示故,謂此第五無為之法,乃有六種體性甚深,若不約事以明無由彰顯,藉前四位斷染成凈之所顯示,即「事由理顯,事攬理成」。

論曰 如是次第

解疏 此略結上文,總標五位章門下乃備列百法名數也。

論曰 第一心法略有八種: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

解疏 一眼見色,依眼根(視神經)之識,謂眼識;二耳聞聲,依耳根(聽神經)之識,謂耳識;三鼻臭香,依鼻根(臭神經)之識,謂鼻識;四舌嘗味,依舌根(味神經)之識,謂舌識;五身觸塵,依身根(觸神經)之識,謂身識;六意攝法,依末那意為根所發之識,謂意識。前六識隨根立名具有五義,謂依、發、屬、助、如,除根發之識,餘四皆依根之識等。雖六識身皆依意轉(第六能分別和指揮前五識),因第六沒有自己所依之根,故與前五不共。言意識名依發等,就與前五識互不混淆了。

論曰 七末那識

解疏 梵語末那華言意,依第八見分為根所發之識,名末那識。此識只向內看,又依第八見分為境,再則與第六為近又為彼所依,雖同意名但與第六異意,然諸聖教恐此混淆,故於第七以梵語末那立意名耳。

論曰 八阿賴耶識

解疏 梵語阿賴耶華言含藏義,依第七意為根所發之識,名阿賴耶識。此識能含藏一切諸法種子,又與一切雜染法互為因緣。含藏又具三義,謂能藏所藏執藏也。阿賴耶識好比大海,海(空間)為能藏,海水(種子)為所藏,第七意執第八見分為自內我,即我愛執藏。

論曰 第二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種分為六位:一遍行有五二別境有五三善有十一四煩惱有六五隨煩惱有二十六不定有四

解疏 一遍行心所者,遍四一切心得行故,一謂善、惡、無記三性,二謂眼等八識,三謂三界九地,四謂一切時(過去現在未來);二別境心所者,別別緣境而得生故,一謂所樂境,二謂決定境,三謂曾習境,四謂所觀境,各緣事不同;三善心所十一者,唯善心中可得生故,此世他世俱順俱益,性離愆穢勝過惡故;四煩惱心所者,性是根本煩惱攝,又能生起隨煩惱名為根本,此煩擾也惱亂也,擾亂有情恆處生死也,五隨煩惱心所者,隨他根本煩惱而起的分位差別等流性故;六不定心所者,由不同前五位心所,於善染等皆不一定,非如觸等定遍心故(八識),非如欲等定遍地故(三界九地)。

論曰 一遍行五者:一作意二觸三受四想五思

解疏 一作意者,謂警覺應起心種為性,引心令趣自境為業。(作動意識,引趣自種)二觸者,令心心所觸境為性,受想思等所依為業。(令心與境,兩相接觸)三受者,領納順、逆、俱非境相為性,起欲為業。(心境相觸,自有感受)四想者,謂於境取像為性,施設種種名言為業。(依名取相,起種種想)五思者,謂令心造作為性,於善品等役心為業。(善惡過失,驅心作業)

論曰 別境五者:一欲二勝解三念四三摩地五慧

解疏 一欲者,於所樂境希望為性,勤依為業。(深信三寶,充滿信心)二勝解者,於決定境印持為性,不可引轉為業。(依佛諦理,毫不猶豫)三念,於曾習境令心明記不忘為性,定依為業。(於聞思修 ,念念不失)四三摩地者,於所觀境令心專註不散為性,智依為業。(於三昧境,心不散亂)五慧者,於所觀境揀擇為性,斷疑為業。(依於定境,揀擇性相)

論曰 三善十一者:一信二精進三慚四愧五無貪六無瞋七無癡八輕安九不放逸十行舍十一不害

解疏 一信者,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心凈為性,對治不信樂善為業。(深信佛說的法真實不虛,謂信有實;深信佛、法、僧三寶的無量功德,謂信有德;深信於一切世出世善自能成就希望,謂信有能)二精進者,於善惡品修斷事中勇捍為性,對治懈怠滿善為業。(斷惡修善,勇而無怯)三慚者,依自法力崇重賢善為性,對治無慚止息惡行為業。(做羞恥事,恐心自責)四愧者,依世間力輕拒暴惡為性,對治無愧止息惡 行為業(做恥辱事,恐人譏呵)五無貪者,於有有具無著為性,對治貪著作善為業。(於五欲樂,不生貪著) 六無瞋者,於苦苦具無恚為性,對治瞋恚作善為業。(於諸逆境,不生瞋恨) 七無痴者,於諸事理明解為性,對治愚痴作善為業。(明事明理,辯才無礙) 八輕安者,遠離粗重調暢身心堪任為性,對治昏沉轉依為止。(去粗重心,安隱定境) 九不放逸者,精進三根(無貪無瞋無痴)於所斷修防修為性,對治放逸成滿一切世出世善事為業。(依三善根,成滿一切) 十行舍者,精進三根令心平等正直無功用住為性,對治掉舉靜住為業。(依三善根,無功用行) 十一不害者,於諸有情不為損惱無瞋為性,能對治害悲愍為業。(悲愍有情,不忍相害)

論曰 四煩惱六者:一貪二瞋三慢四無明五疑六不正見

解疏 一貪者,於有有具染著為性,能障無貪生苦為業。(於五取蘊,染著不舍) 二瞋者,於苦苦具憎恚為性,能障無瞋不安隱性惡行所依為業。(事不順意,心懷憎恨) 三慢者,恃已於他高舉為性,能障不慢生苦為業。(驕傲自滿,不求進取)四無明者,於諸理事迷暗為性,能障無痴一切雜染所依為業。(於世出世,無智通達) 五疑者,於諸諦理猶豫為性,能障不疑善品為業。(於事於理,懷疑不信) 六惡見者,於諸諦理顛倒推度染慧為性,能障善見招苦為業。(執邪為正,或偏兩邊)

論曰 五隨煩惱二十:一忿二恨三惱四覆五誑六諂七憍八害九嫉十慳十一無慚十二無愧十三不信十四懈怠十五放逸十六昏沉十七掉舉十八失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亂

解疏 一忿者,依對現前不饒益境憤發為性,能障不忿執仗為業。(懷忿者,多發暴惡)二恨者,由忿為先懷惡不舍結冤為性,能障不恨熱惱為業。(忿恨者,喪失理性)三惱者,忿恨為先追觸暴熱狠戾為性,能障不惱蛆螫為業。(熱惱者,多發暴戾)四覆者,於自作罪恐失利譽隱藏為性,能障不覆悔惱為業。(覆罪者,隱藏過失)五誑者,為獲利譽矯現有德詭詐為性,能障不誑邪命為業。(矯誑者,心懷異謀)六諂者,謂罔他故矯設異儀諂曲為性,能障不諂教誨為業。(諂曲者,算計他人) 七憍者,於自盛事深生染著醉傲為性,能障不憍染依為業。(憍醉者,自吹自擂) 八害者,於諸有情心無悲愍損惱為性,能障不害逼惱為業。(害他者,無慈悲心) 九嫉者,殉自名利不耐他榮妒忌為性,能障不嫉憂慽為業。(嫉妒者,嫉賢妒能) 十慳者,耽著法財不能惠舍秘恪為性,能障不慳鄙畜為業。(慳恪者,吝嗇不施) 十一無慚者,不顧自法輕拒賢善為性,能障於慚生長惡行為業。(不畏良心) 十二無愧者,不顧世間崇重暴惡為性,能障礙愧生長惡行為業。(不怕譏呵) 十三不信者,於實德能不忍樂欲心穢為性,能障凈心墮依為業。(不順因果) 十四懈怠者,於善惡品修斷事中懶墮為性,能障精進增染為業。(不懇精進) 十五放逸者,於染凈品不能防修縱盪為性,障不放逸增惡損善所依為業。(不樂善修) 十六昏沉者,令心於境無堪任為性,能障輕安毗缽舍那為業。(精神萎糜) 十七掉舉者,令心於境不寂靜為性,能障行舍奢摩他為業。(浮燥不安) 十八失念者,於諸所緣不能明記為性,能障正念散亂所依為業。(記憶忘失) 十九不正知者,於所觀境謬解為性,能障正知毀犯為業。(事理相違) 二十散亂者,令心流蕩為性,能障正定惡慧所依為業。(心不專註) 前十名小隨煩惱(範圍較小),中二名中隨煩惱(範圍一般),後八名大隨煩惱(範圍挺大)。

論曰 六不定四者:一睡眠 二惡作 三尋四伺

解疏 一睡眠者,令身不自在昧略為性,障觀為業。(非無體用) 二惡作者,惡所作業追悔為性,障止為業。(悔先不作) 三尋四伺者,尋謂尋求令心怱遽於意言境粗轉為性,伺謂伺察令心怱遽於意言境細轉為性,二法業用俱以安不安住身心分位所依為業。(尋者簡略思惟,伺者詳細觀察)

此心所五十一是心(八識)的分位差別,包攬了一切眾生的心裡現象。

論曰 第三色法略有十一種:一眼二耳三鼻四舌五身六色七聲八香九味十觸十一法處所攝色

解疏 一眼者,行盡諸色,乃眼識所依之根也。二耳者,能聞聲數,乃耳識所依之根也。三鼻者,能嗅香臭,乃鼻識所依之根也。四舌者,除饑渴數,乃舌識所依之根也。五身者,積聚依止,乃身識所依之根也。六色者,乃眼所取之境有二十五種:一青二黃三赤四白五長六短七方八圓九粗十細十一高十二低十三正十四不正十五光十六影十七明十八暗十九煙二十塵二十一雲二十二霧二十三迥色二十四表色二十五空。七聲者,乃耳所取之境總攝三種:一因執受大種聲,謂有情受內四大種所執受,由根身發出的聲音,如人聲、動物聲、飛禽聲等。二因不執受大種聲,謂外四大種所執受,由器界發出的聲音,如地震聲、水聲、雷聲、風聲等。三因俱大種聲,謂內根身外器界和合發出的聲音。如有情在深山呼喚,山谷里隨後所發出的回聲。八香者,乃鼻所取之境總有六種:二好香二惡香三平等香四俱生香(自然香,如茉莉花等)五和合香(調合香,如五香粉等)六變異香(變化香,如臭豆腐等)。 九味者,乃舌所取之境有十二種:一苦二酸三甘四辛五咸六淡七可意(味美)八不可意(味差)九俱相違(味劣)十俱生(味自然)十一和合(味調合)十二變異(味變化) 十觸者,乃身所取之境有二十六種:一地二水三火四風五輕六重七澀八滑九緩十急十一冷十二暖十三硬十四軟十五飢十六渴十七飽十八力(體壯)十九劣(體弱)二十悶二十一癢二十二粘二十三老二十四病二十五死二十六瘦。(初四乃實,余皆依四大假立也) 十一法處所攝色者,乃意所取之境此有五種:一極迥色,依假想觀析極遠而為難見之色。二極略色,亦依假想觀析極細而為難見之色。三定果色,禪定自在所生色,如火光定則有火光發現等。四受所引色,雖不表現於外,而有一種堪能性色,又名無表色。五遍計所執色,謂第六意識虛妄計度所變根塵無實作用,如龜毛兔角等。

論曰 第四心不相應行法略有二十四種:一得二命根三眾同分四異生性五無想定六滅盡定七無想報八名身九句身十文身十一生十二住十三老十四無常十五流轉十六定異十七相應十八勢速十九次第二十時二十一方二十二數二十三和合性二十四不和合性

解疏 一得者,包獲成就不失之義。當一件事物成就後,緣雖散,乃色、心心所生起時,仍還有那種未滅壞來此不失之相。二命根者,依業力所引第八識種上,有連持色、心心所不斷功能。三眾同分者,類相似之法同屬一道,有人同分和法同分。人同分,如天同分類人同分類。法同分,如心法同分類色法同分類等。四異生性者,煩惱所知二障於有漏種上一分功能,能令眾生趣類差別不同。五無想定者,外道厭離諸想,忻求無想以為微妙而修的一種世間定。六滅盡定者,聖者為息度生疲勞,調前七轉識暫時不生,令身心寂靜而修的一種禪定。七無想報者,欲界眾生修無想定,感色界天果無想報。八名身者,能詮自性單名,如長江大橋。二名以上方名名身,如公路長江大橋。三名以上名多名身,如湖北省武漢市公路長江大橋。九句身者,一句名句,如諸行無常。二句名身,如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三句以上名多句身,如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磐寂靜。十文身者,文即是字,名句二身所依之字。十一生者,色心之法,先無今有。十二住者,色心之法,有位暫停。十三老者,住有變異,衰變名老。十四無常者,今有後無死之異名,聖教多合生滅以為無常。十五流轉者,因果不斷,相續前後。十六定異者,善惡因果,定有差異。十七相應者,心心所和色法配合,因果事業和合而起。十八勢速者,謂有為法如閃電般迅疾飛行。十九次第者,編列有序令不紊亂,如上下左右,12345等。二十時者,即時間也,如過去現在未來,年月日時等。二十一方者,即空間也,色處分齊人法所依,如東南西北上下六方等。二十二數者,度量諸法之名,如個十百千萬至不可轉也。二十三和合性者,於諸法不相乖反能互相隨順,如火與油具和合性。二十四不和合性者,於諸法相乖反不能互相隨順,如火與水具不和合性。

論曰 第五無為法者略有六種:一虛空無為二擇滅無為三非擇滅無為四不動滅無為五想受滅無為六真如無為

解疏 一虛空無為,謂於真諦(無為法)離諸障礙,猶如虛空無邊無際,豁虛離礙湛然常住;二擇滅無為,擇謂簡擇滅謂斷滅,由無漏智簡擇諸法斷諸障染,所顯示的真理(無為法)立斯名焉;三非擇滅無為,一真法界本性清凈自然如此,不由語言文字簡擇斷滅,所顯示的真理(無為法)緣闕不生;四不動無為,以第四禪遠離三災八患,無喜樂等動搖身心,所顯示的真理(無為法)如如不動;五想受滅無為,無所有處想受不行,謂前六識和第七識一分俱滅,所顯示的真理(無為法)無想無受;六真如無為,理非妄倒,真實不虛如常不變,即無為法也。(言無為者,是前四有為真實之性,故云識實性也。以六位心所則識之相應,十一色法乃識之所緣,不相應行即識之分位非異非不異,識是其體是故總雲識實性也。而有六種謂之無為者為作也?以前九十四種乃生滅之法皆有造作故屬有為,今此六法寂寞沖虛湛然常住無所造作,故曰無為)

論曰 言無我者略有二種(設答後二)

解疏 梵語補特伽羅,漢譯數取趣。謂諸有情顛倒夢想,妄執心外實有諸法,又執諸法有實主宰,數數造業為能取,當來五趣為所取,雖複數數起惑造業生死輪轉無有休止,但此中都無主宰實自在之用故。言無我者,乃補特伽羅即無我矣!無我即是空,別無自體可用也!

論曰 二法無我

解疏 法謂軌持,此乃假立,故無勝性實在之用也。言無我者,我也是法的部分,應雲法無法。所謂無我,這是從能依在說,故云法無我。若一切無我無有差別,總名為空,謂補特伽羅無我及法無我。補特伽羅者,離一切緣生行外,別有實我不可得也。法無我者,謂一切緣生諸行,性非實我是無常性故,如是二種略攝為一,名為大空。又雲我狹法寬,此不明緣起幻相者,有迷人必迷法,非法迷人故。能持自體者為法,有常一用者為人,如二乘人我執已斷,但法執猶存,則其淺深寬狹可見矣!蓋我法者,不出世間及聖教二種我法,世間所說法的法,謂無體施設假,聖教所說的法,謂有體強設假,此二皆為假,故無我法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嚴祖庭 的精彩文章:

華嚴宗祖庭佛教名詞般若、什麼是般若、佛教中的般若是什麼意思
華嚴宗祖庭佛法與生活之慈悲是一切德行的根源

TAG:華嚴祖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