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的孩子本來可以成為一個天才……

你的孩子本來可以成為一個天才……

大師畢加索曾經說過:「我花了四年時間畫得像拉斐爾一樣,但用了一生的時間,才學會孩子一樣畫畫。」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潛在的天才藝術家,他們生下來就有著上天賜予的最好禮物——創造力。因為世界在剛剛降臨的孩子眼裡是陌生又新奇的,所以他們可以盡情發揮自己的想像力自由創作。

畢加索小時候的素描

當你的孩子剛開始畫畫時,你可能會覺得孩子的畫看起來有些「奇怪」。比如畫面中的物品不成比例,又或者孩子的塗鴉看起來什麼也不像。

其實,這些都是孩子在藝術創作初期的嘗試,這些嘗試既是他們對藝術本身的探索,也是獨立探索自我的第一步。但很多家長都會以自己的審美為標準要求孩子畫得符合家長的要求,這樣不僅不是對孩子好,反而會扼殺他們的創作天賦。

來看看哪些你的舉動會妨礙孩子的藝術創作吧!

1、給孩子買填色書

對大部分的家長來說,填色書可能是孩子走進繪畫世界的第一把鑰匙。的確,這種遍布全國大小書店、超市甚至是便利店的小冊子,裡面有簡潔的圖案和可愛的造型。只需要給孩子幾隻彩筆,他們就能毫不費勁地塗抹顏色,有時甚至可以玩一整個下午——但問題就出在「毫不費勁」上。

前文說過創造力是上天賜予孩子的禮物,當孩子在填色紙上按照既定的圖案機械塗畫時,我們正在傷害他的創造力。

市面上流行的兒童填色書

首先,對於年齡過小的孩子來說,他並不理解為什麼現實的東西會出現在填色書里。比如我們告訴孩子:「寶貝,你正在塗的是一個蘋果。」他會感到很驚訝,不明白為什麼可以吃、可以摸的蘋果,變成了一個黑色線條圍成的圓圈。

其次,孩子塗鴉只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情感,他們還不能很好的用語言表達,所以要通過塗鴉來表達。如果給孩子提供千篇一律的填色書,就會阻礙他們的表達。家長們一定要明白一個道理:孩子畫畫的目的和我們成年人不同,孩子畫畫並不需要跟現實很像,或是畫得很規整,我們最好讓孩子自由發揮。

2、盲目的讚美或批評孩子的作品

英國著名的教育家斯賓塞曾說過:「對孩子的一次喝彩,勝過百次訓斥,喝彩和鼓勵,可以讓自卑的孩子走出泥沼。」很多家長都知道鼓勵孩子會讓他更有自信。但是言不由衷的讚美不僅不會讓孩子增加自信,反而還會降低你的表揚在孩子心中的分量。

不管孩子做了什麼,如果你都只是一味地對孩子說「啊,你真棒,我的寶寶。」孩子並不知道他到底哪裡做得好,同時也會覺得:不管我做什麼,媽媽都會誇我的。孩子會覺得媽媽並不理解他。

想要避免盲目讚美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要讚美,除非孩子真的做的很棒。我們可以換種方式來表達對孩子作品的重視和喜愛:可以問孩子關於繪畫作品的具體內容。比如問孩子這幅畫是關於什麼的,還可以引導孩子回憶當他畫這幅畫時心裡在想些什麼。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孩子更關注自身體驗的細節,比起一味地讚美要好多了。

當然,不要讚美孩子並不是說要對孩子嚴肅,過度批評孩子的作品對他們的傷害更大。不過,適當的批評可以幫助孩子在創作中找到自我。家長在批評孩子的作品時要注意衡量標準,不要用成年人的標準去評判:「寶寶,你畫得是鞦韆嗎?為什麼長得一點也不像公園裡的鞦韆?」——此類問題會嚴重打擊孩子的自信心,還會讓孩子對畫畫的目的產生懷疑:難道畫畫就是為了畫得像而已嗎?每個孩子都應該有自己的表達方式,家長只需要支持他。

3、要求孩子畫得「成比例」

在很多剛開始畫畫孩子的作品中,我們會看到一些看起來「不成比例」的畫。比如孩子在畫她的娃娃時,娃娃的尺寸甚至比桌子還大;又或者當孩子畫他的爸爸時,爸爸的一雙手是所有的身體部位中最大的,比頭還大,看起來有些奇怪。當遇到這種情況時,家長不要急著糾正孩子的「錯誤「。在孩子看來,他並沒有錯,他就是以他眼中的「正確比例」作畫的。

當我們談到比例時,不只是說物體實際的外觀比例,還有可能是情感比例。比如你身上長了一個皰疹,儘管這個皰疹很小,但是它給你帶來了極大的困擾,在你的情感上這個皰疹就是大的——這就是情感比例。

大多數的小孩都是先用情感比例來觀察人或物的。如果孩子的爸爸總是牽著他的手過馬路,那麼孩子就會對爸爸的一雙大手有深刻的印象,在他的畫中孩子也會給予這雙手特別的比例來彰顯它們在孩子情感世界中的重要地位。

所以當你的孩子畫得「不成比例」時,不但不能批評,反而還可以從孩子作品的比例中窺視到孩子的內心世界,從而更好地幫助他成長。

4、強迫孩子畫畫

孩子不想畫畫的理由有很多種:有可能是家長平時過多的批評讓孩子對畫畫喪失了信心,甚至感到害怕。他可能覺得:「反正畫得不好會被罵,還不如不要畫畫了;」也可能是家長盲目的誇獎讓孩子對畫畫失去了興趣——孩子沒有從繪畫中獲得樂趣;又或者,相較於繪畫孩子更喜歡黏土。

當你仔細觀察發現了孩子不想畫畫的原因後,就應該針對性的解決這些問題。你是否平時對孩子太過嚴苛,總是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孩子?你是否對孩子的作品總是漫不經心的誇獎,卻從來沒有誇到點子上?這兩項問題的解決辦法我們已經在上文第二點中做出解答,但是也需要家長更用心地輔導和陪伴。

如果孩子實在不想畫畫,也不要強迫他畫。成才的路有很多種,藝術也不僅僅局限於繪畫這一種方式。兒童藝術教育家們都認為泥塑和繪畫對孩子個性的成長和發育有著同等的作用。所以,實在不想畫畫的話,不妨給他提供其他的材料,比如黏土或者沙子。

每個孩子生下來時,他們對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和嘗試的勇氣。只是這樣的好奇和勇氣能否一直保持到他們長大卻是要取決於他們生長的環境和父母學校所給予的教育。在兒童成長的初期,大部分時間都是與父母度過的,家長對孩子的影響足以改變孩子的一生,家長更要細心謹慎,善於發現和呵護孩子的天賦,鼓勵孩子朝著自己的夢想出發。

【繪畫指南】系列-問答環節

關於孩子繪畫的三兩事兒

Q:為什麼不給孩子填色書籍?

叮噹觀點:填色書籍對孩子及其創造力的影響是最具毀滅性的,他會讓孩子失去創造力和獨立的表達能力,千萬不要給孩子提供填色書籍。

1、我們一直在強調:對孩子的成長來說,創造能力非常重要,讓孩子進行藝術創作也是為了培養孩子獨立思考以及創新的能力。而填色書籍並不能讓孩子創新,它只會禁錮住孩子的思想並且讓孩子失去自信。

2、孩子畫畫是為了將他自身的情感體驗與他所經歷、看到的東西聯繫起來。如果孩子要在填色書上給一隻小狗塗色,他不認識這隻小狗,他也無從表達他的情感。而且,當有一天孩子自己拿起蠟筆開始畫畫時,他會發現他畫不出這樣一隻「完美的小狗」,於是孩子就會說「我不會畫」。

3、孩子無法區分什麼東西是對他們好,什麼對他們不好,所以家長一定要把好關,不要因為孩子喜歡就給他提供填色書籍。

4、有些老師說:填色書籍會讓孩子學會把動作控制在一個特定的區域內,實驗證明這是錯誤的——孩子在畫自己的畫時塗色會更加小心。

Q:為什麼剪貼畫對孩子沒有好處?

叮噹觀點:剪貼畫和填色書一樣,既不能提高孩子的技能,也不能加強孩子的自律。

1、剪貼畫沒有給孩子自由發揮的機會,也沒有考慮到孩子之間不同的個體差異。這樣的教育會導致一種極權教育思想:所有的孩子都要統一自己的表達。

2、孩子會失去表達的自信和能力,也會失去自己的想像力。

Q: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創作嗎?

叮噹觀點:家長不應該以自己的方式直接幫助孩子作畫,而是應該給予孩子足夠的引導。

1、家長要注意:我們對一件事物的體驗和孩子是不一樣的,以我們的視角去「教」孩子該怎麼畫畫對孩子並沒有好處。瑪麗可能會說:「媽媽,我不知道要怎麼畫正在採花的我」。媽媽所理解的採花和孩子是不一樣的,如果家長直接給孩子示範怎麼畫,孩子不會對採花變得更敏感,反而會對自己的體驗有所懷疑。

2、家長提供的「幫助」會讓孩子產生依賴性,會導致孩子有一種「我不會畫」的態度。這樣的幫助時對孩子的一種干擾。

3、幫助的意義在於讓孩子對他自己的體驗變得更加敏感,所以家長可以給孩子提供一些引導給孩子:「你採花時的感受如何?你是站著採花的嗎?你最喜歡哪種花?」諸如此類的問題可以讓孩子對他想表達的事物變得更加敏感。

Q:家長要糾正孩子錯誤的比例關係嗎?

叮噹觀點:在孩子的繪畫中,比例關係常常會因為它對孩子的重要程度而出現改變,家長不必去糾正這些比例關係,這樣會幹涉孩子與他想畫的事物之間的情感聯繫。

1、成年人在描繪事物的時候,大多都是按照視覺比例來畫;而孩子往往無法區分視覺與情感的聯繫,他們往往按照這個東西的重要程度來呈現:孩子很喜歡她收到的娃娃,這個娃娃對她很重要,所以她在畫中把這個娃娃畫得很大。這樣的比例並沒有錯。

2、只要孩子喜歡這樣的比例,我們就不必去糾正孩子,不要干涉孩子的作品。

3、如果孩子自己注意到的外觀的比例,他會說出來:「媽媽,我畫里的小孩與房子比起來是不是太高了?」,這時家長不要讓孩子去按照測量的比例回答,可以通過引導讓孩子對比例關係更加敏感:「你畫里的孩子可以穿過這扇門嗎?」諸如此類的問題可以讓孩子體驗到畫中孩子的感受。

Q:家長可以一直誇讚孩子的作品嗎?

叮噹觀點:不要無緣無故地表揚孩子,言不由衷的稱讚會降低你的表揚在孩子心裡的分量,不但不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反而會讓孩子失去自信。

1、避免言不由衷讚美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要讚美,除非孩子表現的很突出。

2、如果孩子向你展示了他自發性的創作:「媽媽,快來看我畫得這隻汪汪叫的小狗!」,那麼你可以給予孩子一些讚美;但如果孩子不習慣表達他的情感,我們可以通過問一些詳細的問題讓孩子回答,然後鼓勵他:「畫里是什麼?爸爸在做什麼?」這樣的問題可以讓孩子關注自身體驗的更多細節。

3、不過,任何鼓勵和讚美都是因人而異的,對於壓抑了很久或者不想畫畫的孩子來說,他們仍然需要大量的讚美。

Q:家長可以批判孩子的作品嗎?

叮噹觀點:過度的批評比言不由衷的讚美對孩子的傷害更大,不過恰到好處的批評可以幫助孩子在創作中找到自我。

1、當你問孩子在畫些什麼,孩子回答「不知道」或是「沒什麼」時,你可以問一些具體的問題:「你說你在畫鞦韆,可是我並沒有看到鞦韆呀?」、「喬尼,你還記得你怎麼爬到鞦韆上的嗎?爬上去難不難呀?」這樣的問題可以增加孩子的敏感度,有益於孩子的創作。

2、家長永遠不要用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孩子,每個孩子都應該以自己的方式自由地表達情感。不要將孩子的畫與現實的事物相比——「你畫的鞦韆一點也不像真的。」這種話不僅會打擊孩子的自信,還會讓孩子對繪畫的目的產生懷疑。繪畫是為了讓孩子在自身經歷和繪畫創作間建立聯繫,而不是為了畫得像。

3、注意,孩子的作品完成之後就不要再批評了。過分強調最終結果會讓孩子忽略創作本身的重要性。

Q:孩子的作品必須令人愉悅嗎?

叮噹觀點:「令人愉悅」通常是指個體感受到的愉悅,就算成年人之間達成了對「愉悅」定義的一致,但與孩子所理解的「愉悅」還是有天壤之別。

1、在作品中,孩子會以自己的方式描繪著世界,而每個孩子描繪世界的方式又各不相同:有些孩子非常注意畫面布局,有些孩子則完全不考慮位置這件事,只是把腦海中的事物隨機地呈現在畫面中。這些方式都是正確的。

2、對孩子來說,比單純的漂亮外形更有趣的東西有很多。我們要鼓勵孩子以自己的方式來表達自我,孩子不需要用作品的外在來取悅大人們。

Q:家長可以把孩子的作品掛在牆上嗎?

1、對孩子來說,他們最關注的是繪畫過程——即創作時的一種體驗。創作結束後,這個作品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與孩子沒有關係了,所以要不要掛在牆上對孩子沒什麼意義。不過如果對孩子無害的話,掛在牆上滿足一下家長也可以。

2、不要只掛一副作品在牆上,這樣會表現出家長對此類風格的偏愛從而誤導孩子。而且,只強調一幅畫會讓孩子的注意力從過程的體驗轉移到最終的結果上,這可能會削弱孩子自發性創作的動力。

3、家長可以在牆上掛很多孩子的畫。如果牆上掛了很多孩子的畫,就不會流露出對某一特定類型的偏愛,也就不會對她造成干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叮噹派 的精彩文章:

和孩子一起騎行在魔都,度過充滿活力的親子時光
寒假帶娃體驗滑雪,來這些地方就對了!

TAG:叮噹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