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戰期間也打過地道戰

一戰期間也打過地道戰

原標題:一戰期間也打過地道戰


近日,據外媒報道,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開展了一個新項目,旨在開發新的偵察探測手段,感知在地下作戰部隊動態。可見,地道戰雖然是一種早已有之的作戰形式,但至今仍能發揮作用。歷史上,地道戰是中國人民抵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重要手段,曾給日本侵略者造成重大打擊。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戰場上也打過地道戰。


一戰前,坑道戰是要塞戰和圍攻戰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一戰期間,坑道戰甚至在野戰軍實施的陣地戰中也能發揮作用。在陣地戰中開展坑道戰的基本條件與步兵、炮兵實施的戰術行動密不可分。坑道戰只有在地面進攻具有戰術意義時才能取得所需要的結果。而如果僅僅為了攻佔某一地點而開展坑道戰,經常會得不償失。

戰前,參戰國家都沒有做好實施大規模坑道戰的準備,但戰局發展使得他們都不得不重視起來。法國軍隊是一戰中較早進入陣地戰狀態的,他們面臨的地形崎嶇不平,因此敵對雙方開始大打坑道戰。當時交戰雙方都研製了電動、氣動等先進的機械挖掘器材,而且運用所謂的地音探測器、地震麥克風、坑道探測器等專用設備,用來捕捉地下微小的聲音,以粉碎敵人的坑道作戰。


到1916年,光是英國人就組建了32個特種坑道(隧道)連,總人數達到2.5萬人,相當於一個步兵軍,人員全部由礦工組成。他們不僅修建礦井、隧道和交通線,還建造假的地下工事迷惑敵人。


在1916年7月1日爆發的索姆河戰役中,5個隧道連投入行動。為摧毀德軍陣地,英軍共開鑿了9個威力巨大的炸藥洞,可以盛放近79噸炸藥;為步兵修建了12條地下交通隧道,從預備陣地一直修到戰壕處。還安裝了小型發電裝置,提供電力照明。坑道連還建造了非常寬敞的地下掩蔽所供部隊居住。這些地下掩蔽所為部隊提供了一個安全且乾燥的地方等待進攻發起。最重要的是,部隊在這裡可以躲避敵方火炮打擊。


英法聯軍在索姆河戰役中,得出一條血的教訓,即跟裝備精良、戰術多變的德國步兵師硬碰硬無異於大規模自殺。因此他們變更了作戰策略,在法國北部的阿拉斯戰役中改用坑道戰術。1917年4月9日,英法聯軍和德國軍隊之間爆發了著名的阿拉斯地道戰。這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地道作戰,也是世界軍事史上的經典戰役。戰鬥過程中,英法聯軍在阿拉斯地下埋伏了整整2.5萬名士兵,最後以1000多人的微小傷亡擊潰德軍,取得戰役勝利,成功將戰線向前推進了10多千米。

戰前,聯軍指揮部決定利用阿拉斯市附近的白堊山洞安置部隊。坑道部隊僅用3個月時間便在阿拉斯地下挖出了龐大的地道網路。整個地道網路由兩個「大迷宮」組成,每個長約20千米,能容納2.5萬名士兵。地道能夠讓兩支部隊自由穿行,最寬的地方甚至可以鋪設鐵路。挖掘工程結束後,又在其中建立起餐廳、教堂、加油站等附屬設施以及一座設備齊全的戰地醫院。所有這些努力都得到了應有的回報。如英軍有次在某一戰線上進攻不利,為了恢復態勢需要對一線部隊進行補充。這時2個營的部隊通過地下坑道躍出地面,向敵人發起猛烈進攻,一舉扭轉了戰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秀一秀我的「學習經」
一封800字的家書,講述父子兩代兵的轉變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