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周錫瑞:從大清帝國到一個世紀的革命

周錫瑞:從大清帝國到一個世紀的革命

最關鍵而劇烈的變革發生在政治體制上。六部被現代意義的「部」取代,並增加了外交、交通和教育這三個極其重要的政府機構。正當新政改革開始顯現進步成果之時,1908年11月,囚禁中的光緒皇帝和久居權力寶座的慈禧太后接連兩天里相繼死去。光緒皇帝25歲的胞弟載灃接過大權,充當其子溥儀的攝政王。毫無經驗的攝政王無法領導改革的艱難歷程。1907年,滿族巡撫恩銘遭光復會會員徐錫麟刺殺之後,要求取消滿漢分別的呼聲如潮水般湧現。

1911年春,清廷任命第一屆內閣,取代了軍機處。這是壓垮清廷的最後一根稻草。由於來自皇族的成員甚多,人們將其稱為「皇族內閣」。此舉不僅讓那些希望由皇族統治逐漸過渡到憲政制度的人大失所望,還將人們的不滿不折不扣地集中在滿人繼續掌權之上。

引燃革命之火的是一樁意外:在武漢三鎮漢口租界內,革命黨人接頭地點的土炸彈爆炸了。爆炸發生後,幾名革命黨人被逮捕和槍決,當時傳說所有的革命黨人——甚至包括所有剪辮的士兵——都會成為逮捕的目標。於是在1911年10月10日,革命黨人先發制人,兵變佔領武昌,標誌著辛亥革命的全面爆發。

最初,武昌起義不過是在武漢三鎮的一場兵變,由愛國青年士兵被迫發動,但卻引發了一系列具有相同模式和清晰內在邏輯的事件。在武漢,起義很快得到新軍重要將領(如黎元洪)和包括湖北諮議局議長湯化龍在內的湖北立憲派精英的支持。這些民政軍界的精英號召其他省的立憲人士加入到他們的事業中來。隨後數星期,南方諸省和北方少數省份的督撫、諮議局長或新軍軍官一個接一個地宣布所在省脫離清朝獨立。到1911年底,革命的各省在南京組建了臨時政府,與清政府的代表談判。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宣誓就任中華民國第一任臨時總統。

袁世凱是北京新的政治強人,他創建了中國規模最大、訓練最有素的軍隊——北洋軍,並一直領導政治改革,崇尚憲政政府,所以是領導新民國的一致人選。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時曾許諾,只要袁世凱支持共和,他就讓位。1912年2月,袁世凱迫使年幼的溥儀皇帝退位,將民國的首都遷往北京,並成為中華民國的總統。

民國的建立終結了兩千年的專制統治,這一變化的影響不應被低估。滿族統治結束了,人們不再留辮子,有的自願剪下,有的讓城門口的士兵給剪下;西式服裝、圓頂禮帽和皮鞋流行起來;人們打招呼時是握手而不是鞠躬。孫中山堅持在1月1日宣誓就職,為的是民國能從西曆的元旦開始紀年。至少就民國元年來看,對新國家未來的樂觀情緒和積極投入四處可見,處處都是變革的氣息。

然而,樂觀的氣氛沒有持續多久。辛亥革命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普遍的反滿情緒。反滿將各個革命派別和立憲派聯合在一起。但當滿清統治被推翻後,各派對於該如何治理中國幾乎沒有統一的意見。孫中山及其同仁傾向於議會制和聯邦制,於是將同盟會改組為國民黨,參加了1913年的全國選舉。雖然國民黨取得選舉勝利,袁世凱的支持者卻在上海火車站暗殺了很可能成為政府總理的國民黨領袖宋教仁。不久,袁世凱將國民黨驅逐出議會,並在短暫的「二次革命」中擊敗國民黨,將民主共和變為獨裁專制。

袁世凱雖有一套更為全國性的現代化議程,卻從未能獲取足夠的收入來支持這個計劃。最後,他希望通過恢復君主制,以便中央政府有足夠大的權力從地方政府手裡抽稅。雖然人們對民國失望不小,但很少有人願意再回到帝制時代。1916年6月6日,稱帝不足三個月的袁世凱鬱鬱而終。

隨後的軍閥混戰一直延續到1928年由孫中山改組後的國民黨統一全國。這些年裡,軍閥政府走馬燈般更換,政治動蕩。同時,文化也非常活躍,其間發生了1919年的五四運動和新文化運動。在新文化運動中,知識分子大力倡導白話文、更大程度的個人自由、個人主義以及最佔主導地位的思想「德先生與賽先生」(即民主與科學)。五四運動的起因是抗議軍閥政府為獲得軍事貸款而將德國位於山東的租界讓與日本,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簽訂的《凡爾賽和約》無視中國人歸還山東的請求。在愛國的年輕學生和知識分子眼中,這顯然是帝國主義列強和軍閥合謀破壞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

五四運動中的思想激蕩和愛國情緒,導致改組後的國民黨成為全新的民族主義革命力量。孫中山向蘇聯尋求軍事和財政幫助,並與政治舞台上的新星——中國共產黨——結盟。這些遵循列寧主義組成的新興政黨聯合在一起,共同致力於打倒北洋軍閥,直到1925年孫中山去世。1927年,蔣介石掌握國民黨大權後殘殺共產黨員與左翼分子,國共聯合陣線因此破裂。接下來的20年里,蔣介石和毛澤東率領各自的政黨和軍隊展開了對中國控制權的爭奪,最終以1949年共產黨人勝利而告終。

來源:南方周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歷史內參 的精彩文章:

記載鄉情、不忘鄉愁 「僑批檔案」記錄僑胞百年愛國情
季羨林教授親歷的「鬼魂」附體事件

TAG:中國歷史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