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丘吉爾贏得了二戰,英國民間聲望極高,為何卻在1945年的大選中落敗?原因很現實

丘吉爾贏得了二戰,英國民間聲望極高,為何卻在1945年的大選中落敗?原因很現實

溫斯頓·丘吉爾,這個名字相信很多人不陌生,二戰時期的英國首相。作為和羅斯福、斯大林齊名的人物,丘吉爾帶領著英國人民取得了二戰的勝利,民間的聲望極高,但就是這麼一位大人物,二戰結束後的大選卻落敗了,為何英國人不再支持丘吉爾?

1939年,丘吉爾加入英國內閣,當時他擔任的是海軍大臣職位。1940年5月,戰事變得極其不順,首相張伯倫提出辭呈,丘吉爾臨危受命,組成戰時內閣。丘吉爾花了5年多的時間,與美國總統羅斯福、蘇聯總書記斯大林、法國總統戴高樂一起,打垮了德國,並使英國成為聯合國五常之一,可以說他的貢獻極大。

自日本於1945年8月15日投降後,二戰宣告結束,英國戰時內閣也走到了盡頭,宣布解散,並重新舉辦大選。保守黨信心滿滿,因為丘吉爾的功勞是沒有人能夠否定的,然而保守黨卻遭遇了慘敗,近拿到197個席位,而工黨卻有393個,丘吉爾後來用「對他們的偉大人物忘恩負義,是偉大民族的標誌」來評價此次大選。

為何聲望如此之高的丘吉爾,會失敗呢?原因其實很現實。在大選之前,丘吉爾帶領的保守黨力主要提高英國的地位,恢復往日日不落帝國的榮光,怎麼恢復?鞏固、強大現有殖民地,讓殖民地經濟來帶動英國經濟的扶蘇。而工黨方面,提出的方案和保守黨截然不同,他們主張應把重點放在戰後恢復上,並建立完整的社會福利制度。

兩大黨派的競選口號一出,大部分英國人都跑去支持了工黨,當時的英國實在太破敗了,被德國轟炸了幾年,底層人民苦不堪言。丘吉爾此時卻還幻想著利用戰爭來鞏固殖民地統治,這是需要大量軍費為基礎的,意味著在社會福利方面的投入會減少。

工黨看到了底層人民的訴求,才把重點放在現實且貼近民生的的經濟恢復和福利上,才能打敗聲勢如潮的丘吉爾。當工黨內閣組建完畢後,第一件事提高社會保障水平,此外裁軍400萬人,殖民地方面的管制也弱了很多,印度就是在那個時期獨立的。

然而到了1951年,丘吉爾又重返首相之位,因為冷戰開始了。1946年,丘吉爾發表鐵幕演說時,媒體一致抨擊丘吉爾是戰爭販子(那時候蘇聯和歐美國家的關係還沒轉冷)。然而自1949年蘇聯研製出原子彈後,國際氣氛越來越冷,人們這才意識到冷戰的到來,丘吉爾的鐵幕演說也被當作冷戰開始的標誌。英國人再次感覺到了戰爭的危機,於是曾帶領他們贏得二戰的丘吉爾,就成為再次帶領他們對抗蘇聯的最佳人選。

延伸閱讀

大臣:臣夜觀天象,陛下將有生命之危,皇帝:殺了皇后和顧命大臣,讓他們替我死

李雲龍幾句話嚇跑了級別更高的王副軍長,為何這麼牛?劇里沒說,小說告訴答案

女兒成皇后,兒子、外孫都是大將軍,這個女人為漢朝續命360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根知底 的精彩文章:

曾經中東最窮國,全國醫院僅一所,王子親手推翻老爸統治,如今人均GDP比沙特還高
中國最悲劇的背鍋俠,被騙坐上皇位,屁股還沒坐熱乎,國家就沒了

TAG:知根知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