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跳出思維的怪圈?
作者:許諾
參考書籍:《當下的力量》 艾克哈利·托利 [德]
最近許諾讀書會在讀的書目是《當下的力量》。
用張德芬的話說,
這是一本不能用大腦讀的書。
可對我而言,
《當下的力量》是教導我們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告訴我們如何可以把日常生活我們受的苦減到最低。
每個覺得自己應該可以活得更好,過得更開心的人,
都應該讀一讀這本書。
很多人在生活和工作當中感覺很痛苦,
其實主要問題在於你的思維。
思維是人們痛苦的根源。
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自己受控于思維。
正確利用思維將是一個超強的工具,如果利用不當,危害很大。
可以說,80%~90%的思維是無用而且有害的。
很多人認為人類的思考很有用,
人們利用自己的大腦創造完成了很多事。
很難停止思考的原因是因為你從思考的內容和活動中獲取自我的感覺,
你認為,如果停止思考,你就不復存在。
你以自己的思考在腦海中勾勒出自己的形象,
這個虛幻的自我稱為「小我」,即錯誤的自我,
它是由思維活動組成,只有不斷地進行思考它才存在,
是我們無意識地認同於思維而產生的。
現實中這個「小我」不斷地在我們腦海中閃現,
比如看到台上的教授在講課,你的「小我」告訴你好無聊啊;
對面的「女神」坐在你旁邊,你的「小我」告訴你,這也能稱為女神?
你的「小我」不斷的顛覆你的價值與體現。
無法停止思考就無法達到內心的寧靜。
開悟不僅是痛苦和身心內外衝突的終結,也是思考的終結。
所以問題來了,怎樣終結思考呢?
在大街上,你可能會遇到喃喃自語的「瘋子」,
他在不停地評論、比較、抱怨等,
這個聲音可能與當下無關,
有可能是關於過去或者他正在幻想未來。
其實,我們跟他們沒什麼區別,
只是我們沒有把心裡的聲音說出來。
唯一的解脫方式是:
從你的思維中解放出來,創造思維空白,
作者提出了兩種方式:
1
傾聽你腦袋中的聲音並作為一個觀察者的臨在。
當你傾聽你腦海中的聲音時,不要做任何判斷,
因為這樣又會產生另外一種聲音。
比如說,聽一場講座,你有一些自己的理解,
於是在你的腦海中出現一種聲音。
你很快就認識到:那裡有一種聲音,
我在這裡傾聽它,觀察它。
這是強迫性思維終結的開始,
你會體驗到一種短暫思維空白。
當這種空白出現時,
你在內心會感到一種靜止和寧靜的狀態,多練習,
這種平和寧靜的感覺會加深。
隨著你進一步深入這種「無念」的狀態,
你會認識到一種純意識的狀態,進入無我的狀態。
2
將你的注意力集中在當下這一刻,創造思維空白。
比如洗手時,
關注與洗手有關的所有感覺:水聲、手的動作和肥皂的香味等,
覺察到那個寧靜且強有力的臨在,
你越沉浸於當下,越能感受到寧靜。
所以,邁向開悟之途最為關鍵的一步是:超越你的思維。
到底臨在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
百度百科這樣解釋:
是指某一存有物和其他存有物在一起的實在性及不同的深度,
是有覺察力地安住於當下。
活在當下,活在每一刻中。
在佛教中,禪宗大師為了測試弟子們的臨在程度,
會悄悄從背後突然用棍子敲打他們,
如果弟子處於臨在中,
就能感受到大師悄悄走近,
就可以阻止大師或者躲避到一邊。
但是一旦被敲中,
說明該弟子沉浸于思維之中,
心不在焉,處於無意識狀態。
在臨在的狀態下,
你需要全神貫注,注意力集中在當下,
這樣,白日夢、思維、回憶和期望都沒有生存的空間,
沒有緊張、恐懼,只有警覺的臨在。
禪宗大師用「頓悟」這個詞描述短暫的開悟或短暫的無思維、完全臨在的狀態。
你可能已經體驗過很多次這種「開悟」的狀態,
但你不知道。
比如,要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和神聖,
你需要臨在意識,你是否在晴朗的夜晚凝視夜空,
驚嘆它絕對的寧靜和不可思議的浩瀚?
你是否認真傾聽過森林中山泉的聲音?
或者你是否認真地傾聽過在寂靜的夏夜鳥兒的歌唱?
當你的思維寧靜時,
你完全地進入當下時刻時,
你才會關注到這些,
你必須暫時卸下個人問題的包袱、過去和未來的包袱,
否則你將視而不見,無法欣賞自然的美。
處于思維狀態是人的常態,
思維是內在、不可見的,
人的身體是外在的、喜怒於形的,
人的身體會對思維產生反應,
這就是人為什麼會有喜怒哀樂的原因。
很多人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
會受到情緒的控制而做出非理性的事情,尤其是憤怒。
除非你有足夠的臨在意識。
所以你應該學會觀察你自己的情緒,
學會這樣問自己:「此刻,我內在發生了什麼事情?」
但是,請記住,不要進行分析,只觀察就可以了。
情緒本身是一種能量。
洛伊? 馬提納博士在《學會情緒平衡的方法》中說到:
連接身體與心靈的自然癒合能力,
最強而有力的途經就是情緒。
有些消極情緒可以使人完全失去行動能力或者產生破環性的行為,
而積極的情緒可以使我們的行動敏捷而充滿活力和建設性。
我特別喜歡的電影《一念無明》最後,
出現這樣一句話:「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楚,
真正重要的東西,用眼睛是看不見的。」
- The End -
TAG:心心點燈PS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