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書筆記:人生一線,恰似風箏
用來九天時間聽完了小說《北鳶》,想寫讀書筆記,卻不知從何寫起。之所以選聽這本小說,是因為看了對小說的作者和內容的如下介紹:
《北鳶》作者葛亮是兩屆亞洲周刊十大小說獎得主、當代華語界極具大師潛力的小說家。他是哲學博士,畢業於相關中文大學,現任相關浸會大學副教授。我真的想看看非大陸作家看民國的角度有什麼不同。
《北鳶》是作者首次續寫祖輩的故事,起筆於民國商賈世家子弟盧文笙的成長,收束於上世界中葉。將波詭雲譎的民國動蕩史寄予兩個家族的命運沉浮,書寫中國最為豐盛起伏的斷代。我同樣真想看看葛亮筆下的商賈世家和矛盾《子夜》描寫的有什麼不同。也希望能夠學習一些中國傳統商賈世家的經商理念和方法。
聽完小說,我的這兩個問題基本沒有得到解決。今天上網查看別人如何評價這本書,正好在知乎上有一個帖子「如何評價作家葛亮出的新書《北鳶》?「我認真閱讀了不少回帖,在看這些書評的過程又回憶了一下自己聽過的內容,覺得以下三個觀點和一副對聯值得記錄和分享。
人生一線,恰似風箏
培養孩子就像放風箏,既要了解風箏的習性,還要把握風的勢頭,要做到隨性順勢。放風箏全憑那條線,通過它傳遞你的心力,讓風箏高飛雲端;這條線也是風箏的規矩,讓風箏隨風起舞而不會亂飛亂撞。
每個人就像一支風箏,沒有遇到會放風箏的人,再好的風箏也飛不起來,即使飛起來,也是跌跌撞撞,很快就會栽下來。每個風箏都必須有一條線,這條線有時是風箏隨風起舞的助力,有時會變成風箏想飛得更高的阻力。風箏若沒有這條線,也無法飛起來,如果線斷了,即使飛得很高,也會很快跌落,或者隨風飄落。
人生一線,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要學會處理好與關愛你、支持你、對你有恩的人之間的關係,讓你們之間的這條「線」變成動力的傳輸線,不要變成你的枷鎖。
人生一線,在你命懸一線時,千萬不要自暴自棄,一定要告訴自己,你是造物主的兒子,他一定會給你一線生機!
生於盛世,敬請珍惜
盧文笙看大姨昭德一家的家事,曾經天津衛的直隸軍務督辦府中的壽宴賓朋滿座,充斥著阿諛奉承和酒色財氣。透過督辦府,盧文笙看到了租界中新開的勸業場,看到拿著聽診器的羅賓遜醫生;又看到張作霖的命喪皇姑屯,少帥改旗易幟;還看到軍閥混戰,姨夫石玉璞敗在昔日舊部柳珍年的手下,魂歸天涯。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樓塌了。曾經湊齊牌桌的姨太太們四散而去,曾經的氣派再尋不見蹤影。人生之變,太令人扼腕。
盧文笙看自家逃難的家事,一家男女老少再不敢端起大戶人家的架子,一路顛簸又遇到土匪追趕。盧文笙看到鐵軌被炸,大家四散奔逃;又看到花園口決堤,餓殍遍地;還看到多事之秋,土匪趁火打劫。瘋癲的大姨突然間恢復神志,拿起手雷同歸於盡,保了全家平安。亂世間的流離失所,生離死別,卻也無法因太平盛世時的幾兩金銀而發生轉變。
生於亂世,不忘使命
盧文笙看修女葉師娘的家事,靠教堂一片小小的天地,收留受難的病員和孤兒,用一塊塊餅乾安慰飽受戰火摧殘的靈魂。盧文笙看到寂靜夜晚挺童話故事的孩童,又看到慰安婦被折磨得不成人形,傳教士拚死就下戰士;還看到不分國界救護,不顧性命的拼殺。當一些弱小的生命無聲哭泣的時候,還有一些弱小的生命試圖抗爭命運,不分性別,不分年齡。
盧文笙看師長毛克俞的家事,從一幅畫到一句成語,從畫板正面的「中日親善」到畫板背面的「滾出中國」,他用美術的手法向學生們傳遞愛國情懷。盧文笙看到同學為毛克俞熱烈的鼓掌,又看到吳思閱棄留學、投革命,還看到十萬青年十萬軍,將自己的青春和熱血揮灑在這片傷橫累累的土地。縱使團圓萬般好,總有人捨棄了小我,去做燎原的星火。
一副好玩的對聯
回回請回回,回回回回不來;悄悄打悄悄,悄悄悄悄而去。
注釋:有地方把回族人叫回回,有地方把秋蟬叫悄悄。
TAG:少君悟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