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假·讀書筆記
最近看(聽)了三本歷史相關的書籍,還有兩本小說,稍稍記錄一下。
01
《明朝那些事兒》
作者:秦時明月
這套書是在喜馬拉雅上聽完的,真的非常之長,總共268回,每回25分鐘左右,算算的話6700分鐘,112個小時,每天聽兩個小時,需要聽兩個月。
作為歷史渣渣,不記得高中還上過歷史課的人,竟然聽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絕對是被書的趣味性所吸引。歷史教科書上,對明朝的描述一般是這樣的:君主專制空前強化,同意的多民族國家進一步鞏固,封建經濟繼續發展,資本主義萌芽之類的。要背了應付考試是挺容易的,但是僅從教科書上所得是非常空洞的。
這本書,可以使這些歷史具象化,每個事件,每個人物,填充上時代背景,填充上人物性格,以趣味性故事性深深地吸引讀者,讓歷史變得豐盈。尤其吸引人的是,看各種人物在權利鬥爭中的運籌帷幄。這些人物不僅僅是一張畫像配上一段文字,而是有血有肉,個性鮮明的動態畫面,很多都不能以非好即壞來評價。
比如張居正,關心百姓疾苦,勵精圖治進行改革,「一條鞭法」、「考成法」,在當時和後來一段時間有所成效,使當時弊病很多的明王朝得以延續更長的時間,同時他也有著很多奸臣一樣的毛病,同意貪腐,排除異己,獨攬大權,他的改革之所以算成功,是因為能專行獨斷,抵抗各種阻力,也因為獨攬大權,皇帝認為是皇權的威脅,所以張居正最後的命運也是挺慘烈,但後人對張居正的評價是正面的。
權力鬥爭從來都是你死我活,沒有你死我活是因為雙方還沒有致對方於死地的實力,保持住權力制約的平衡當然尤為重要。
總體而言,非常具有故事性和趣味性,對於歷史小白來說輕鬆易讀。從元末的農民起義,到明朝的滅亡,300年的歷史(主要針對封建制度下的政治人物和事件)有比較詳盡的敘述。缺點就是,嚴謹性有待考究,中間加入了很多個人主觀臆測,這些臆測包括對人物的評價,對無史料記載的一些歷史的推斷。
02
《制度與人情:中國古代政治文化》
作者:張程
如果說《明朝那些事兒》是給我們展現的是串在一起生動的畫面,《制度與人情》就是提綱挈領的闡述了這些畫面背後的脈絡。這本書著眼於明清,解析了古代中國的制度架構,還融入了貫穿在制度下的人情。
03
《縱樂的困惑:明代的商業與文化》
作者:卜正民
縱樂的困惑主要是恪守傳統儒家道德與對商業需求之間的困惑,充滿了對無序的恐慌與對金錢商品的崇拜這樣的矛盾。這本書有非常充足的史料作為支撐,這些史料包括地方志,商人手冊,路程指南等,主角是一些小人物,可以從南京老城牆上牆磚的製造者,到小商小販,到一個縣的縣令,都不是留名千古的人,也因此更加真實。
這本書基本是一種以小見大的方式,把明朝的歷史分成了「冬(皇權肅殺高壓的靜謐)、春(商業活亂的勃興)、夏(崇拜滾燙的錢神)、秋(遙望一個王朝的背影的反思)」四個階段,展現了明朝的士農工商四階層的人的人生百態,展現了商業發展下的各階層身份界線和道德界線的模糊化。作者也認為「處在如何調和和追求利潤與保持道德水準的慾望的困難中,中國人發覺他們再次生活在類似明晚時期的矛盾環境中」。
雖然以四季作為明朝發展的四個階段,由於材料比較細碎,沒有給讀者以系統、清晰的認識,也沒有進行深入地剖析論證,但是作為一本歷史讀物,把客觀真實的歷史展現在讀者面前就夠了。
04
《秘密》
作者:東野圭吾
推理類小說一向是我的心頭愛,不過《秘密》算不上推理小說。一場車禍,主人公平介的妻子直子喪生,女兒藻奈美生還,卻發現藻奈美的身體里是直子的靈魂,故事的這個設定算不上新穎,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兩個人三個身份之間的掙扎,妻子女兒雙重身份到底該如何定義?愛情和親情最後走向何方?最大的懸念在於,最後以藻奈美身份嫁給文也的人是藻奈美自身的蘇醒還是直子以藻奈美的身份開始的新生?
這兩種不同的理解,也會對書中主人公的行為和選擇有新的解釋。其中的一些人倫關係,人物內心的掙扎,看起來心裡還是有些難受的。
05
《聖女的救濟》
作者:東野圭吾
這本書讀下來挺失望的。一開始就知道兇手,搞清楚兇手殺人動機和殺人手段的過程。給人的感覺是為了讓作案手法幾乎完美,而刻畫了一個性格隱忍內心陰暗的女性角色,且刻畫不算成功,在我看來有悖人性。最後的結局沒有預期的大反轉,也說不上深刻。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