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頭腦王者」突然下架,都是用戶惹的禍?

「頭腦王者」突然下架,都是用戶惹的禍?

澎湃首席評論員 沈彬

這幾天,微信上平台上的遊戲小程序「頭腦王者」風頭正健,網友們PK得不亦樂乎,似乎小程序的春天如約而至。

但「頭腦王者」卻意外遭遇了「停擺」,1月30日「頭腦王者」在微信平台上被暫停服務。騰訊微信團隊表示,「頭腦王者」小程序相關內容因涉嫌違反《即時通信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被下架。

1月31日晚上,「頭腦王者」發布致歉聲明,「由於對玩家上傳的題目審核不慎,出現個別涉及不正確導向的嚴重錯誤題目」,平台表示「對此次嚴重違規問題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今後將牢牢把握正確的宣傳導向、價值取向;將構建二次審核機制,成立內容安全巡查團隊。看來問題出在「玩家上傳的題目」上。

正所謂「成了UGC,敗也UGC」( UGC指用戶原創內容)。「頭腦王者」的團隊據說來自自微軟Xbox以及Office2010開發組,「具備遊戲和工程師文化基因」,但顯然沒有意識到,哪怕「頭腦王者」是一款競猜遊戲,也具有信息傳播功能,平台應該做好用戶上傳內容的監管工作。

如今UGC(用戶原創內容)成為各大網路平台的重要資產,從微博大V到微信10萬+,從B站的彈幕到快手上的直播視頻,讓各大平台賺足了流量和真金白銀。但是,UGC既是資產,也是一種責任——平台要對內容負責。

傳統上,按照《侵權責任法》,對於客戶發布侵權的內容,平台僅要承擔「通知—移除」的責任,只有在被通知之後拒不刪除的情況下,才需要承擔民事的連帶責任。這是責任很輕的事後處理責任。這樣一來,網路平台就漸漸形成了對UGC的「避風港原則」:用戶上傳的書、視頻等內容,如果侵權,只需要在被通知之後刪除,就不需要承擔責任。這導致平台傾向縱容用戶「打擦邊球」,「槍口抬高一寸」。

最典型的就是當年的快播,已因為涉黃遭到巨額行政處罰和刑事追究了,快播的創辦人還在振振有詞:「我們做的是技術,不是內容」,企圖把鍋甩給用戶上傳。

在中國全面治理網路的大格局下,前述的把鍋甩給UGC的「避風港原則」已經不好使了。2016年,中央公布了《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要「對所有從事新聞信息服務、具有媒體屬性和輿論動員功能的網路傳播平台進行管理」,不留監管死角。

就「頭腦王者」來說,它不單純是一個網上遊戲,而是用戶提交內容的加權放大平台。

初始時,小程序中是存在一個固定題庫的,之後,玩家可以通過「題目工廠」的設置,為題庫添磚加瓦。題目雖然要經過「審核」,但是,通過已公開的內容可知,玩家可以對其他人出的題目進行審題,平台方顯然沒有進行嚴格再審的機制。結果就是玩家上傳的題目中「出現個別涉及不正確導向的嚴重錯誤題目」,招致這次管理部門的重拳整肅。

這次事件對於中國網路遊戲的合規治理,是一個節點性的事件。以前網路遊戲的經營方,主要承擔向行政部門報批的責任;而如今,在微信這個社交平台上的競猜遊戲,很多內容就是客戶生產的,不存在普通網路遊戲那樣需要事先的備案和審查,這對監管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戰,或者說是對行業自律、內容監管,提出了更高的專業化的要求。

網路競猜遊戲本身,有著「信息傳播」功能;社交平台的賦權和廣泛傳播性,強化了競猜題的文本屬性。特別是競猜PK的過程中,平台要對UGC進行賦權傳播,類似於網路知識產權領域的「紅旗規則」——通過顯而易見的方式推薦使用用戶生成內容,並從中獲利,就不能再推託說不對內容的合法性負責。所以,遊戲平台方的內容審核責任和專業化水平要跟上。

哪怕是基於社交平台的小遊戲、小程序,也不要忽視了自己的「媒體屬性」「信息傳播」屬性。這次「頭腦王者」被處理,在業界樹立了更加嚴格的內容監管標準。「具有媒體屬性和輿論動員功能的網路傳播平台」都要進行內容管理。這次事件也對用戶提出了新的要求:對於自己喜歡的平台,就不要「好奇害死貓」,試圖通過上傳內容試探底線。之前,傳統的正規媒體和所謂網路平台上UGC適用兩套內容標準的「雙軌制」也在並軌。

遊戲也是信息傳播,勿忘審核責任,這是「頭腦王者」事件的教訓,也是今後確立的網路內容的規範標準。UGC不是「避風港」,不是擋箭牌,這是今後任何網路從業都該明白的道理。

本期編輯 酈曉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美國防部長將於2018年春訪華,系2014年來首次
全國第一起!歌手趙雷演唱會少唱13首被罰5萬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