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奇點臨近,人類會否被機器取代

奇點臨近,人類會否被機器取代

暢享理財人生 · 共度悅讀時光READING TIME

◆◆

作者:[美]約翰?馬爾科夫

《紐約時報》高級科技記者,普利策獎得主,被譽為「矽谷獨家大王」。他對互聯網發展有著驚人的洞察力與敏銳度,他是最早對互聯網進行報道的記者,將互聯網譽為「信息時代的藏寶圖」;有40多年的媒體從業經歷,專註於機器人與人工智慧領域的報道。他是報道谷歌無人駕駛汽車第一人,更是喬布斯等業界大咖極為信賴的記者。

人工智慧究竟是天使,還是魔鬼?人工智慧會像200年前的電力那樣顛覆世界嗎?未來的機器人是否真的會像電影《Her》《機械姬》中那樣具備高超的人類智慧,進而取代人類?奇點來臨時,人類將何去何從?在《人工智慧簡史》一書中,人工智慧時代的科技預言家、普利策獎得主約翰?馬爾科夫將帶領我們尋找答案。今天分享第四期:奇點臨近,人類會否被機器取代。

基於人工智慧的自動化及其導致的崗位損失引發了一種新的焦慮,這種焦慮或許最終會被證明是有一定根據的,但那些受到警示的人很可能正沉迷於用手機後的攝像頭拍照。如果等式兩邊分別是人工智慧方向的技術和智能增強方向的技術,那麼,就還留存有這樣的希望:人類仍然擁有尋求娛樂和工作機會的無限能力,做一些有市場的、有益的事情。

如果人類是錯的,那麼,2045年對人類來說將是艱難的一年。又或者,它會標誌著一場技術盛宴的到來。再或者,是兩種可能同時發生。2045年是雷·庫茲韋爾預測人類超越自己生物存在的一年。言外之意是,人類或許將可以主宰自己的命運

庫茲韋爾是一位人工智慧專家和企業家,2012年他加盟谷歌,擔任工程總監一職,著手準備打造「人工大腦」。庫茲韋爾代表的是一個由矽谷許多最優秀、最耀眼的技術專家組成的圈子,他們受到了計算機科學家、科幻小說家弗諾·文奇「技術奇點將不可避免」這一觀點的啟發(文奇認為,在某一時間點,機器的智能將會超越人類)。1993年,當文奇首次寫到「奇點」這個概念的時候,他為此設定了一個相對究泛的時間範圍:2005—2030年。在這期間,計算機或許會「醒來」,並超越人類。

「奇點」運動的依據是,大批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技術將取得指數級的改善,從處理能力到存儲都會如此。從某種程度上講,這是對技術驅動的指數曲線力量的一種十分虔誠的信念。羅伯特·傑拉奇(Robert Geraci)在《人工智慧啟示錄》(Apocalyptic AI)一書中對這種觀點進行了闡述。他發現,奇點論和一大批救世主式的宗教傳統之間存在一些令人感興趣的社會性上的相似之處。

奇點假設同樣建立在新興人工智慧研究的基礎上。羅德尼·布魯克斯(Rodney Brooks)就是其中的先鋒,他首先研究出了使用簡單組件打造複雜系統的機器人的方法。

庫茲韋爾在《人工智慧的未來》(How to Create a Mind)一書中、傑夫·霍金斯(Jeff Hawkins)在《智能時代》(On Intelligence)一書中,都在試圖表達這樣一個觀點:現在,作為人類智能基礎的簡單的生物「演算法」已被發現,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將它們「擴展」到設計智能機器上。

這些觀點飽受爭議,並遭到了神經科學家的批判。但在這裡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是新自動化爭論中的根本觀點。今天,同樣令人震驚的是,因為對相同數據存在不同解釋,由此出現的關於勞動力未來的觀點同樣十分豐富。

萊斯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家摩西·瓦迪是美國《計算機協會通訊》(Commu-nications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的主編。2012年,他開始公開發表觀點,認為當前人工智慧的發展速度已經很快,所有人類勞動力都將在未來30年內被廢棄。2012年10月,《大西洋月刊》發表了一篇題為《人類智慧的結果》(The Consequence of Human Intelligence)的文章,瓦迪認為,這個論點正日益成為人工智慧研究圈的代表:「但我認為,人工智慧革命不同於工業革命。19世紀,機器戰勝了人類的肌肉;現在,機器正在與人類的大腦角力。機器人兼具大腦和肌肉。我們都正在面對『被我們的造物完全取代』的未來。

瓦迪認為,在那些新崗位的增長較為穩健的領域,例如網路搜索引擎經濟,存在一些新的工種,比如進行「搜索引擎優化」(SEO)工作的技術人員,因為內在原因,這些工作將在不遠的未來變得十分脆弱。「通過觀察搜索引擎優化,是的,現在他們通過這種做法創造了很多崗位,」他說,「但是,這個崗位到底是做什麼的?它在學習搜索引擎真正的工作方式,並將其運用到網頁設計中。你可能會說,這是一個機器學習難題。或許,現在我們需要人類,但這些傢伙(軟體自動化設計師)正在改變局面。」

瓦迪以及很多與瓦迪有同樣想法的人都作出了這樣一個假設:市場經濟不會保護人類勞動力免受自動化技術的影響。像許多「奇點論」者一樣,他提出了一攬子社會工程學方案,用以緩解這一影響。布萊恩約弗森和麥卡菲在《第二次機器革命》一書中描繪了很多具有新「新政」(New Deal)風格的政策措施,比如「讓兒童受到良好教育」「支持我們的科學家」和「升級基礎設」。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克萊頓·克里斯坦森(Clayton Christensen)等人提出,我們應當關注創造崗位的技術,而非那些毀滅崗位的技術(很明確的IA對AI的觀點)。

與此同時,儘管許多相信改變正在加速的人開始擔憂隨之而來的潛在影響,另外一些人卻抱有更加樂觀的態度。2013年年初發表的一系列報道中,創立於1987年、總部位於德國法蘭克福的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提出,製造類機器人實際上增加了經濟活動,因此,比起導致失業,這些機器人事實上直接和間接地增加了人類崗位的總數,這個解釋是合理的。2013年2月發表的一篇研究宣稱,到2020年,機器人產業在全球範圍內直接和間接創造的崗位總數將從190萬增長到350萬。次年發布的修正版報告指出,每部署一個機器人,將創造出3.6個崗位。

但是,如果「奇點論」是錯誤的,又會怎麼樣呢?

2012年春天,一位自詡「暴脾氣」的西北大學經濟學家羅伯特·戈登(Robert Gordon)向矽谷宣揚的「創新創造崗位和進步」發難。他指出,那些所謂的增加並沒有在傳統生產力相關的數字中得到體現。

在流傳甚廣的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2012年的白皮書中,羅伯特·戈登提出了一系列觀點,主張20世紀的生產力泡沫只是一時性事件。他還提到,這些被他描述為「技術樂觀主義者」的人們引述的自動化技術,並沒有產生像19世紀早期工業創新一樣的生產力影響。「計算機和互聯網革命開始於1960年左右,在20世紀90年代後期『.com』時代達到巔峰,但它對生產力的主要影響在過去8年里已經消失殆盡,」戈登這樣寫道,「許多用計算機取代煩瑣、重複文員工作的發明已經老去了,它們多數出現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2000年以來的創新主要圍繞娛樂和通信設備進行,這些設備變得越來越小,越來越智能,越來越強大,但這並沒有像電光、汽車或室內管道一樣從根本上改變勞動生產力或生活標準。」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是對矽谷信奉的「涓滴」(trickle down,源自集成電路中的指數級進步)效應的毀滅性打擊。因為如果技術樂觀主義者是正確的,那麼新信息技術的影響應該會導致新型生產力的爆炸式增長,特別是在互聯網得到應用後。戈登指出,與早期的工業革命不同,計算革命並沒有帶來什麼可比較的生產力進步。「他們提醒我們,摩爾定律預測,計算機晶元的性能、容量會呈現出無窮的指數級增長,但他們沒有意識到,從摩爾定律到高性價比集成電路,這一轉變的峰值出現在1998年,之後就一直在下降。」2014年,他在對自己最初論文的回應中這樣寫道。

目 錄

編者按

機器人與人工智慧,下一個產業新風口

機器人與人工智慧書系專家委員會

中文版序

智能機器時代的抉擇

前言

是謙遜地生存,還是傲慢地死去

01 人與機器 誰將稱王

02 無人駕駛汽車 將人類排除在外

03 跨越2045年,人類將去往何處

04 從寒冬到野蠻生長,人工智慧的前世今生

05 以人為本,重新定義「機器」智能

06 學會協作,人類與機器共存

07 救援機器人,從模擬智慧到智能增強

08 收購Siri,蘋果正式踏入智能增強陣營

結語選擇,一切與機器無關

機器會接管世界嗎

答案,藏在人類科學家的決策中

致謝

譯者後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方紅資管 的精彩文章:

人機交互,機器的終極智慧

TAG:東方紅資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