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真的需要月亮嗎?BBC用一部紀錄片發出質問
日子過得怎麼樣,抬頭看看「藍月亮」
本文首發於D紀錄(WorlDocs)
出品百神傳媒(baishenchuanmei)
152年過去,現在微信不離手的我們,每天都會看到啟動畫面一個站在月球上的小人眺望著地球。而今天腳下的那顆月亮升起,Once in a blue moon,我們抬頭看看那輪藍月亮。
·藍月亮組圖,圖源網路
這輪明月似乎太過於稀鬆平常,每天都掛在天上以至於我們習慣她的存在而漸漸忽視了她。
·BBC紀錄片《我們真的需要月亮嗎》
在BBC2011年的紀錄片《我們真的需要月亮嗎》對每個人發出了有點愚蠢的質問,
「那當然啊!」
但是片子提到從1969年7月16日阿姆斯特朗邁出了人類的一小步之後,對月球的關注從計劃登月那幾年的狂熱中慢慢冷了下來,快50年過去,我們仍舊對月球的關注還是那邁出的「一小步」,怪不得在BBC借紀錄片發出了《我們真的需要月亮嗎》的發問。
·阿姆斯特朗的一小步
月 亮 的 誕 生
沒有看這部紀錄片,你我可能都從來都沒有想過月亮是從哪裡來的,嫦娥雖然會說是她家的豪宅,水冰月會說是她的故鄉,但事實是月球是從地球身上剝裂出的一顆行星。
·忒伊亞撞地球
在數億年前,一顆同「火星」體積相當的原始行星忒伊亞撞上了地球,這一撞將地球衝擊得四分五裂,年輕的地球被翻滾起內核滾燙的熔岩,宇宙中飄散的殘骸逐漸彙集,在相隔1.4萬英里的軌道上,地球第一次看到了月亮的升起。
·地球和月球的第一眼
那是一顆沸騰融熔狀的衛星,從此,那個地軸被撞偏的地球有了新鄰居,在千萬年的歲月中帶給了他潮漲潮汐,替他抵擋了千萬顆隕石的撞擊,當然也可以說陪地球看了很多流星。
月 亮 的 力 量
在這漫長的歲月里月亮都做了什麼呢,除了夜夜點燈照亮你的家門之外,她也擁有強大的力量。
GIF
·月亮賦予的潮漲潮汐
在年輕的地球漸漸成熟之後,溫度下降水汽凝結,月球牽引著新形成的海洋,站在海邊肉眼就可見她潮漲潮汐的力量。
而在肉眼不可見的地方,最新的理論提出正是因為海岸邊的潮汐坑,在簡單的物質和條件下生成了核糖核酸,這一活細胞最原始的成分,意味著生命起源。
有很多的生物在月球引力作用下伴隨著潮漲潮汐調整自己的生物作息,微博上@Ent_evo曾講過一個和牡蠣有關的故事:
1954年,生物學家F.A.Brown從康奈提格的海邊挖下來了一批牡蠣,放進了千里之外芝加哥一個地下室里的水族箱。作為一名生物節律研究者,他知道牡蠣會隨著潮水的漲落而起居。在頭兩個星期一切正常,但是之後發生了一件難以解釋的事情:它們的高潮期行為不再和康奈提格的潮水吻合,也不符合科學所知的任何一張潮汐表。經過反覆計算,Brown意識到一點:這是芝加哥的漲潮時間。
可是芝加哥沒有海,而正是月球的引力讓這群在鋼筋水泥中生存的牡蠣想像出了一片海,這不存在世界上任何地方的海,是月亮在它們腦海中構築的一片海。
·受月球影響的珊瑚
而除此之外,熱帶的珊瑚會每年調整時間在滿月這天一同產卵,也有狼人會在滿月時現出原形的傳說,在你看得見看不見的地方月亮都影響著地球。
月 亮 的 私 奔
就像公園中玩的轉盤,如果加速度太快的話,站在邊上的人會被甩出去。經過研究,地球和月球這對太陽系最忠貞的伴侶,前者的自轉速度再減慢而後者在加快,月球現在每年同地球的距離會增加3.78厘米。
這顆習以為常的月球,在過去的十億年中不斷的策劃著自己的私奔。
·月球離開的速度
這種私奔如果繼續或者加速進行的話,我們就會失去今天看到的這一偉大奇觀——日全食,現在看起來一樣大的月亮和太陽不再會完美的重合在一起,而月球的遠去讓地球的自轉速度減慢,進入黑夜之後的地區要過20個小時才會看到太陽,而這其中月亮會變得越來越小,晝夜循環的改變不知後人是否會適應,而失去了月亮的地球是否熬得過一個人的生活。
想想多少億年都過去了還是會分離,更別說相當於一瞬的人生。
常念一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而日子過得怎麼樣呢,今天一起來看看「藍月亮」吧。
以及 朋友圈的「藍月亮」
※IMDb 9.6、豆瓣9.3,什麼神劇這麼厲害?
※大觀 台灣綜藝輓歌
TAG:百神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