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是葯還是保健品?為什麼都吃了一整盒了還沒有效果?
很多媽媽「認識」益生菌估計大多分為兩類情況,一種是在超市商城被各種帶著「益生菌」字眼的產品(奶粉、酸奶、乳酪……)迷了雙眼,同等價格的情況下總覺得帶益生菌的就是好的;還有一種就是當小孩腸胃不適或者腹瀉拉肚子時醫生建議吃些益生菌,才知道有益生菌這個東西。今天寶典君就跟大家科普一下關於益生菌的知識。
媽媽們的疑問
益生菌究竟是啥?是葯嗎?
簡單來說,益生菌是一種可以保持消化道有益菌和無益菌的平衡的一種活性微生物。關於腸道微生物,有一個佔位理論。也就是說假設腸道裡面有100個位置,其中50個是益生菌,其中50個是腐敗菌。我們攝入益生菌是去搶腐敗菌的位置的,搶的越多,益生菌的佔比越大。腐敗菌致病的可能性越小。
益生菌和藥物有著本質的區別,藥物大多是化學品,沒有生命。而益生菌是微生物,是有生命的東西,屬於保健食品的範疇。
為啥要給孩子吃益生菌啊?
如果孩子的腸胃不好,是很容易導致消化不良腹瀉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牛奶不適應症、急慢性腹瀉、大便乾燥及吸收功能不好引起的營養不良時,是需要給孩子補充益生菌的,因為益生菌可以幫助改善腸道健康,緩解乳糖不耐症,改善濕疹過敏體質,調節菌群平衡。
腸道菌群失衡的癥狀有哪些呢?(不僅是孩子,也包括我們成人自己)
1.免疫力差,反覆或多次感冒、發燒、咳嗽、過敏、腹瀉、便秘等,經常使用抗生素藥物治療,容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
2.排便顏色深褐色或黑色、臭味感強、大便不成形、一周排便少於7次或一天多於3次;
3.排氣從肛門泄露的氣體有臭味感、放屁不順暢、一天少於5次或多餘10次;
4.口氣渾濁、有臭味感;
5.胃口常常胃脹、不消化、不愛吃飯;
6.面色面色暗沉,易長粉刺或痘痘。
可以自行對號入座,看看是否需要適當補充益生菌。
益生菌吃上了會有依賴性嗎?
經常有人擔心益生菌吃了會不會讓身體「上癮」,產生依賴性?那麼你可以在谷歌學術中文搜索,輸入關鍵詞「益生菌 依賴性」,搜索出來的188個結果顯示這兩個詞沒有相關性。
身體不會對益生菌產生依賴性,真相是這樣的:我們作為胎兒的時候, 體內是沒有益生菌的。從出生起,就開始從產道,空氣,母乳,食品等來源中獲得益生菌。所以我們體內所有的益生菌都是後天獲得的,對人體是安全的。體內益生菌越多,身體越健康。所以親,不管咱從哪個途徑獲取的益生菌,本質都是一樣的,它們也都是靠食物和營養才能培養出來的。
為什麼益生菌都吃了一整盒了還沒有效果?
因為好的益生菌都價格不低,所以相信很多人都會這麼盤算「先買個1-2盒, 吃了有效果再買」,「那些導購一定是忽悠我多買,才讓我一下子買那麼多!」,還有些媽媽認為寶寶都吃了整整一盒了,還沒有效果,一定是被騙了!「幸虧我沒多買!」
在這裡要替益生菌喊喊冤,你要知道,買益生菌是用來調理腸道菌群的,它不是葯,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服用益生菌後情況的改善是一個漸變過程,臨床效果絕不是立竿見影,讓我們用通俗易懂的例子了解一下益生菌的工作戰鬥過程。
當我們腸胃不舒服的時候說明有很多「壞蛋」細菌侵佔了我們的腸胃,益生菌就是保衛我們腸道的「戰士」,我們身體本來就有的那些「戰士」在和「壞蛋」的鬥爭中失敗了,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再補充些新的「戰士」進去繼續「戰鬥」,直到「壞蛋」們都老實了,我們的腸道才能恢復正常的運作,但這場戰鬥需要一個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在開始的服用的第一個月,「戰士」會和腸道內已經存在的「壞蛋」展開競爭,包括競爭營養、競爭生存空間、競爭能在腸道壁上附著的位置。這也是戰爭的慘烈階段,雙方的損失都會比較慘重。吃進去益生菌也會大量死亡,但它是一個必經的過程。
堅持服用第二個月,相當於在戰爭中不斷補充援軍,在這個階段,好的益生菌「戰士」會逐漸佔領上風,這時腸道內的「壞蛋」數量已經低於「戰士」,「壞蛋」釋放的毒素和其它代謝產物的量也被大大減低,這個時候人體才會開始感受到病症的改善。
第三個月,當「戰士」們在體內佔有足夠優勢後,各種正面效果才會逐漸體現出來。有害菌的比例越來越低。人體對病症的改善的感覺也可能越來越明顯,但這時決不能掉以輕心,因為有害菌的生存力也是極其頑強的。為了鞏固這一效果,防止「壞蛋」捲土重來,專家建議至少要堅持到12周(即3個月),使益生菌和體內其它有益菌的優勢最大化。
在服用過12周的益生菌之後,可以將益生菌攝入量減到一半來鞏固效果,一直堅持到半年,然後停用,這樣效果最佳。
益生菌怎麼保存?
服用時必須保證活的狀態。液體狀態下的益生菌是需要低溫冷藏的,且活性只能保持4-8周,如果是經冷凍乾燥穩定技術處理過的菌株,可以在常溫條件下保持24個月活性。益生菌屬於厭氧菌,獨立小包裝的益生菌開封后可能會被氧化,使活菌變成死菌,一次沒吃完下次服用可能會失效。
還需要注意的是,益生菌需要低於37度的水溫沖服,與熱飲熱食隔開30分鐘服用,不然益生菌會被燙死噠!
溫馨提示:本品不能代替藥物,請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TAG:益生菌科學寶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