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陳樂民 童年藝趣憶

陳樂民 童年藝趣憶

從本周開始,本公號將不定期推出資先生先夫陳樂民先生文章。陳樂民,祖籍浙江紹興,生於北京。國際政治與歐洲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前所長。歐洲學會原會長。著作《歐洲文明十五講》、《20世紀的歐洲》《戰後西歐國際關係(1945~1984)》《對話歐洲——公民社會與啟蒙精神》等。與資中筠先生共同主編「冷眼向洋——20世紀風雲啟示錄」系列等。

——小編

陳樂民先生

童年藝趣憶

文|陳樂民

(本文首發於1990年)

我好像很小的時候就喜歡畫畫兒。也許是七八歲吧。那時候,就在買茶葉的包裝紙上畫。「張一元」茶葉店的包裝紙十分白凈光潔,不印有字型大小的背面正好畫畫兒。每次家裡買回茶葉,包裝紙都給我留著。

後來發現家裡藏有一套石印的《芥子園畫譜》,就照著畫,畫石頭、畫樹,放學回來就畫。《芥子園畫譜》是我的蒙師。那時,中山公園常有畫展,只要有機會,也去看。

寫晚唐詩人暢當登鶴雀樓意

母親見我那麼喜歡畫,就出錢送我去「四友畫社」去學。所謂四友,就是王仁山、楊惺坡、常斌卿、陳林齋。王畫山水,楊畫花卉,常畫走獸,陳畫人物。「四友畫社」就設在陳家。我喜歡山水,就從王仁山學。同時也是因為王既是鄰居,又都是浙江籍京官的後裔,是我的父輩。王家比我家闊氣,在北京家大業大,陳家住的就是王家的房子。四友中,陳是唯一靠賣畫為生的,最清貧,王仁山等常接濟他。楊惺坡是個胖子,性格最爽,年紀最長,王等呼之為「大哥」。我印象中他似乎「學問」最大。常斌卿人最老實,不言不語,他的畫兒,我印象已不深了,只記得畫馬學郎世寧。

我從王仁山學山水畫,但並不佩服他,覺得他的畫太「死」,只是學「基本功」。王仁山師法清代王石谷,規規矩矩。王仁山只教怎麼畫,從不講「畫史」、「畫論」。這方面的知識是靠我自己東看西看學的。

荒江 老樹 昏鴉

畫畫兒很費錢,筆紙顏料都要用錢;尤其是後來學在絹上畫青綠山水,就更貴了。當時學得從「淺絳山水」到「青綠山水」標誌著上了一個台階,興趣自然是很大的。石青、石綠都要先用瓷缽搗碎,越細越好,然後把青膠熬化,不能太濃,也不能過淡,實在是很麻煩的。其實最講究的還是赭石,質地不同,價錢差好多,需要那種不發紅也不過黃的,一般顏料店裡是買不到的。

「四友」每年都在中山公園的來今雨軒的側廳舉辦畫展,我到十多歲時已有大幅山水中堂、冊頁、「圓光」等等參展了,也標價出售,賣不出的差不多都被母親送人了。

仿惲南田筆意。

在畫具中我最珍愛的是兩件,一個是擺畫稿的支架,再一個是用以輔助畫亭台樓閣的直尺。都是很好的紫紅硬木做的。這兩種東西,我一直沒再看見有賣的。現在榮寶齋等處有硬木墨床、筆掛、鎮紙,就是沒見這兩樣東西。

費錢較多的還有珂羅版印刷的畫冊。這些畫冊使我增長了中國畫史、流派的知識,是王仁山等沒有教過的,使我從清初四王擺脫出來,結識了清代的戴熙、惲南田、石濤,明代的沈周、董其昌,元代的黃子久、倪雲林,以及更早些時候唐宋的大小李將軍、王維、荊關……記得一次買得一本《心畲墨寶》(心畲是廢清皇帝的兄弟溥儒的字,他的畫與張大千齊名,時稱「南張北溥」),欣喜過望,覺得我的老師王仁山真是什麼也不是。

古有上元夜飲圖,此幅效顰竟不知是何季節。

大約到上初中以後我就離開了「四友」,也沒有機會再參加畫展了。不過仍然畫。上高中以後,畫得少了,主要是太費錢,那時的家境已不允許我花那麼多錢去附庸風雅了。我十分悵惘,只能當別人作品的欣賞者了。不記得什麼時候,「四友」也散了伙。

我學山水畫始於王石谷,古拙而文秀,現在庄去病畫的山水就有王石谷的底子。王石谷有點像書法中的顏柳,是ABC。我真正喜歡的卻是倪雲林、戴文節的殘山剩水,覺得有味兒,也學畫過。

參加「革命工作」後就與繪事告別了。兒時用的那麼多的筆、墨、顏料等等,特別是那兩件我很心愛的畫稿支架和直尺,都不知所之了。現在還剩下寥寥幾本畫冊,都是半個世紀的舊物了。看到它們還能想起當年。還有我當年畫畫兒的大條桌,怕早已爛成灰了。

選自陳樂民《一脈文心》,三聯書店

—END—

資中筠唯一公眾平台

每周一、四 更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資中筠 的精彩文章:

TAG:資中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