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放大招,用引爆「彈幕點」的方法增加影視劇網感

放大招,用引爆「彈幕點」的方法增加影視劇網感

新年後每晚沉溺於默默夜跑打熬筋骨而離女色日遠,北京冬夜晴朗無雪且寒冷,思緒常縹緲不知所終,竟偶有入定狀態,跑題了。

去年一篇推文中用「視角下沉」的概念去解釋了《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從關係結構上製造網感的手法,這可以解釋為一種系統性策略。

為了更深入地研究頭部網劇成為爆款的根本法門,老漢這兩年看劇一直有一個開彈幕並隨時記筆記的習慣,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總結,對哪些情節、人物的出現會引發網路觀眾發彈幕已經略有些感覺,經過簡單梳理,跟大家做分享。發彈幕的行為是網路觀劇過程中的深度參與過程,可以當成網感度的重要數字指標,這一指標也是老漢認為電視劇之於收視率、網劇之於點擊量之外,其實更有價值、更能知道創作的深度量化指標,值得運用大數據工具進行深度的研究。

當然,數據都掌握在視頻網站手裡,不知道他們是否加以充分利用了,老漢在此只能從感官經驗上來確認,如有偏頗和不準確的地方,額,概不負責。

本篇的研究方法就是引入了「彈幕點」這個概念,以《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為例,來回答:哪些情節和人物的出現會觸發「彈幕點」?

第一大類「彈幕點」:「離調人物」的出現

先解釋一個我自創的概念,所謂離調是從音樂術語演變而來(百度:離調具體是指音樂作品中出現了某一臨時變化音或臨時帶變音的和弦而引起了調性色彩的改變)。因此,「離調人物」就是指和劇作原有風格不同的人物。

《虎嘯龍吟》粗線條來說,是以正史為基礎的歷史劇,偏離主調性的人物有:

1侯吉——喜劇人物,完全脫離主調性

2柏靈筠——幕後軍師+情色吸引力,半音階離調人物(又胡整了個詞,請自行領會精神)

3辟邪——幕後軍師+同性邪魅吸引力,半音階離調人物

離調人物因為偏離主調性,給觀眾新鮮感,是一種感官反差的策略,像《人民的名義》中的李達康,就因為有喜劇調性而成了劇中重要的半音階離調人物,成為最有關注度的人物。同理,如果一部喜劇中,出現一個完全嚴肅的人物,也可以起到同樣的效果。

第二大類「彈幕點」:性與倫理衝擊

這是兩部《軍師聯盟》中非常常用的情節點:

1柏靈筠進家門後引發的髮妻與妾之間的紛爭,在第二部中,至少出現過兩次司馬懿外戰歸來後急於和柏靈筠「辦事」的喜劇情節,「攻克乃還」成為金句,「綠綠綠……」是最常見的彈幕形態

2司馬懿對汲布和張春華關係的懷疑

3司馬昭對司馬師妻子(自己嫂子)的覬覦,有關「餃子嫂子」梗是常見彈幕形態

4司馬孚覬覦張春華

第三大類「彈幕點」:對已知劇情和可預測事件結果的狂歡

這一條需要稍微解釋一下,這一條分三種情況:

一,觀眾因為已知歷史結局,而在該結局醞釀鋪墊實現反轉前所編出的段子。

如諸葛亮圍困火攻司馬懿,因下雨計劃失敗,司馬懿逃出升天。在播放火攻階段時,就會出現大量類似彈幕:「論看天氣預報的重要性」、「大雨五分鐘後降臨」、「別慌馬上下雨」等。

二,觀眾與故事模式和故事套路的已經形成免疫,知道後續發展的吐槽。

三,看過的觀眾,回頭重看後的故意劇透。

引爆此類彈幕點的技巧也已經被很多厲害的製作方掌握,比如在前面的情節中故意透底,以激發觀眾內心的「優越感」,形成對後面情節「果然如此」的期待。

第四大類「彈幕點」:圍繞劇中最常見套路或慣用梗的狂歡

《虎嘯龍吟》中,有幾個慣用梗:

嫂子梗(同第二大類,不贅述,至少有4對這樣的關係,並多次出現)

戲精梗,這個可以算是該劇的「核心梗」,是司馬懿家族的核心生存之道。彈幕形態多為:「請開始你的表演」和「演,接著演」等。

烏龜梗:不解釋了。

第五類「彈幕點」:極端人物表現

這個比較好理解,直接舉例:

曹叡女裝扮演母親讓畫師畫像、司馬懿穿粉色女裝叫板諸葛亮等。

第六類「彈幕點」:咪蒙附體

我給這個點取了一個特殊的名字,指代「善於利用和煽動當代觀眾憤怒情緒達到宣傳目的」的手段。這個方式在舉例劇中沒有太多展現,最典型的例子是《無證之罪》中對郭宇的批判,小人物由善轉惡,對幫助者恩將仇報。再比如炫富、對情感的背叛等等,都容易引發這類彈幕的集中爆發。

在劇情中善用以上「彈幕點」,是在選題和結構性策略之外豐富網感,激發觀眾口碑的有效方式,跟列位看官分享。

順便提一句,這也是老漢我在策劃和劇本層面來判斷網劇是否具備足夠網感的重要指標,以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毛用 的精彩文章:

TAG:毛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