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精讀心流 生命的意義

精讀心流 生命的意義

P315-381,冰雪天,窩在家裡結束了本書。

最後兩章分別是《挫折中如何自得其樂》和《追尋生命的意義》。

記得多年前,在心理協會的一次集會上,老師問:你們覺得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我當時回答:人生的意義即找到自己的意義。今天竟然在米哈里的書里與這句話重逢,讓我格外驚喜。

找到人生意義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啊,每個懂的人都會理解這句話。

讓我們整理下最後兩章的內容——

01

心流會不會是健康人士的專利呢?如果一個人,遭遇到人生的「悲劇」,他會不會還產生心流呢?

米哈里在書中舉了不少例子,有失明的,有癱瘓的。

這讓我一下子想到一個人:尼克胡哲。

這個天生沒有四肢的男人,把生命活出了嶄新的高度。他潛水、衝浪、出書、巡迴演講。娶了一個漂亮的妻子,有著健康的孩子。

可能你覺得他仍然是殘缺的,但在我看來,他比我們很多人都要更加健全。他體驗了很多人從未體驗過的人生,他走到了很多人從未敢想的人生高度。

生命到底由什麼決定?基因,身體,還是其他?

我想起的第二人叫蔡聰。

他在年少時因為藥物導致視力受損,後來完全失明。

他從未認為自己與眾不同,但老師會說:你們這些健全的人學的這麼差,看看人家蔡聰!

他念了特殊學校,培訓師經常講的一句話是,你們現在很好了,努力就可以去做按摩。他很震驚,似乎盲人一生的腳本都已經被寫好。

但他不信。

他做廣播一加一殘障人公益,他做非視覺攝影的培訓師,他創辦雜誌《有人》。他上了奇葩說,用7分鐘演講征服蔡康永、何炅和馬東。

決定生命的不是基因,不是身體,不是你獲得的一切外在物質。是主觀體驗,主觀體驗不是人生一個面,它就是人生。

02

遭遇外人看來的悲劇,仍然可以有好的主觀體驗。

尼克胡哲和蔡聰的遭遇,在外人看來,無一不是悲劇。但對於他們自己,卻從未這樣看待。他們具備一種能力:化腐朽為神奇。

在自然界,人類早就學會運用可能報廢的能量,實現自己的目標。

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個發明生火就是典型的例子。最初,火是因火山、閃電等情況偶然引起,只會給人類帶來恐慌,除此之外毫無用途。但當人類學會用火,即可使用這些原本無用的能量來取暖、加工食物、煉金等等。

心理運作也遵循類似的原理。積極應對的人會將中立或者破壞性事件,變成對自己有利的狀態。

米哈里將危機化為轉機總結了三個步驟:

步驟一:不自覺的自我肯定。抱持一種態度:即不把環境視為敵人,也不試圖凌駕於一切事物之上。讓自己是環境的一部分,在運作體系中盡自己的力量。

步驟二:將注意力集中於外界。注意力集中在環境時,便不會被慾望受挫所干擾。

步驟三:尋找新出路。一種是把注意力集中到阻擾我們的障礙上,消除它。另一種是集中於整個狀況,探討更加合適的目標。

這是在具體問題上的做法,對於整個人生,又該如何?

03

米哈里的解決之道極富洞見。

對於人生,賦予它意義才是最根本的解決之法。

意義決定了人生方向,人生方向決定注意力,注意力決定意識,意識決定心流,心流決定幸福。

米哈里認為,人生意義有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求生、求舒適、求享樂。這是心理學家的共識,人最初只想到保持身體及基本目標的完整性。

第二階段:擴張意義系統,包容家人,鄰居宗教和種族的價值觀。實際上就是社會化的過程。

第三階段:轉向內心,從自我尋求權威和價值標準的新基礎。這是社會化帶來失望之後的重新轉向。自外部向內部轉。

第四階段:又一次脫離自我,認同他人及宇宙共同的價值觀。這是超個人的體系,與世界、與整體的合一。

可以看到,儘管米哈里沒有明言,但有意無意都在暗示,人類最終極的意義早已在宗教之中。

這與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有類似之處,只不過對層次的劃分有不同而已。實際上,晚年馬斯洛對需求層次理論進行過修正,增加了「靈性成長」的第六層需求。

靈性需求,在超個人心理學領域早已是公認的理論基礎。

至此,全書的閱讀結束。中信版的《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翻譯比較流暢,製作也很精美。作為積極心理學的奠基之作,這是一切尋找幸福的人不能錯過的一本書。

五星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念心理 的精彩文章:

最便宜的心流製造方法

TAG:一念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