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沃興華:我為什麼要這樣寫字

沃興華:我為什麼要這樣寫字

[ 本文共計3261字 · 建議閱讀時間 6分鐘 ]

文 | 沃興華

我寫書法已經有50年了,1979年考上碩士研究生。研究生畢業時,我有了一定的思考能力,開始感到傳統書法進入當代,面對各種挑戰常常無法適應,並且從轉型的時代文化中隱約看到了變革的希望與出路。於是開始創新。

創新的結果是遭遇種種挫折,投稿被落選,約稿被退稿,大家都說我退步了,都為我感到可惜,而我因為有思想準備,造次於斯,顛沛於斯,「雖千萬人吾往矣」,所以對這一切都能坦然處之。

看我的作品,首先需要調整好角度

許多人認為我的書法既野又怪,是「丑書」的代表書家。也有許多人理解和欣賞我的作品,比如楚默先生曾經說:「沃興華的作品是有傳統的,非外行人的遊戲之作,很有學術性……解釋其作品,必須要調整好觀看的視角。」

我覺得他最後一句話講得真好,怎樣讓批評者調整好觀看的視角,我有責任和義務來正面闡述自己的創新觀念和創作方法。

書法為什麼需要創新?

書法想脫穎而出,只有追求視覺形式

書法藝術發展到今天,面臨著各種挑戰。

第一,創作主體的身份變了。以前是文人,現在是書法家;文人寫自己的詩文,書法家抄他人的詩文。從文人變為書法家,寫什麼的問題不那麼重要了,怎麼寫的問題即表現形式的問題則變得日益重要和突出了。

第二,書法功能的轉變。以前的書法重視文字內容,為文本式的,現在的書法強調審美愉悅,為圖像式的。文本式的書法靠讀,圖像式的書法靠看,從讀轉變為看,視覺表現的要求自然會越來越高。

第三,交流方式的改變。以前的尺牘書疏和家居園林陳設,都屬於單件作品的小範圍交流,沒有比較,寫起來很自然,用不著刻意去追求變化,追求個性和豐富性。現在主要是展覽會,幾十、幾百甚至上千件作品同時展出,作品要想脫穎而出,就必須強調個性、強調創作意識、強調視覺效果。

第四,展示空間的改變。傳統書法的幅式和風格與它們的展示空間是一致的,現代建築與古代建築不同,現代裝潢特彆強調設計,書法作品要進入這樣的展示空間,並且與它們的風格相輔相成,相映成輝,就不得不強調整體構成。

王冬齡大幅書法作品,注意了空間的整體構成性

第五,計算機普及取代了文字書寫,使書法藝術進一步脫離實用,在造型和節奏的表現上可以更加自由和誇張,這就好比照相機的產生,促進了寫實繪畫向表現主義與抽象主義的發展一樣。

這五個方面的挑戰都不可迴避,結合在一起,猶如五雷轟頂,書法藝術再怎麼保守,也必須得變,而變化的方向也被規定了,那就是強調創作意識,強調形式表現,落實到表現特徵上,就是強調視覺效果。

書法藝術的視覺化反映了時代文化,代表著一種發展方向。

日本現代書法家井上有一作品

書法怎樣創新?

造型表現和構成關係。

明確視覺化是一種發展方向之後,落實到創作上,關鍵要有解決的方法。

強化視覺效果的方法有兩種:注重造型表現和注重構成關係。

先講注重造型表現。書法藝術的表現形式是形和勢,它們的表現效果完全不同。

勢的表現是使點畫和結體上下連綿,在連綿的過程中,通過提按頓挫、輕重快慢和離合斷續等變化,營造出節奏和旋律,具有音樂的特性。觀者面對這樣的作品,視線無論落在什麼地方,都會順著筆勢的連綿一點一點展開,這樣的欣賞與文本式的閱讀相一致,有一個歷時的過程,很耐看,可以慢慢玩味,但視覺效果比較弱。

甲骨文、金文和小篆偏重結體造型

圖為李斯小篆《嶧山刻石》拓本局部

形的表現是強調各種造型變化,大小正側、粗細方圓和疏密虛實,等等。利用相反相成的對比關係,讓它們衝突地抱合著,離異地糾纏著,不可分割地渾然一體,營造出平面構成的感覺,具有繪畫的特性。觀者面對這樣的作品,視線不單是上下閱讀的,而是上下左右觀看的,作品的內涵因為構成而同時作用於觀者的感官,具有強烈的視覺效果。

形和勢各有各的表現力,應當兼顧,然而「目不能二視而明」,不同歷史時期的書法往往有不同的偏重。到今天,根據視覺化的要求,創作方法應當在重勢的基礎上,重新強調造型的表現。

董其昌書法作品

把每個層次當作整體去表現或當作局部去表現,各有各的表現方法,各有各的審美內容,應當兼顧,然而因為它們互相排斥,兼顧難免會有所偏重,傳統文本式的書法理所當然地選擇了前者,強調局部的統一和完美,而當代書法根據視覺化的要求則應當把重點放在後者,強調組合中的構成關係。

視覺化的創作方法在形和勢的表現上強調造型,在局部完美與組合關係之美上強調組合關係之美,這兩種方法都沒有超越傳統書法的表現範圍,只不過轉移了表現的重點。正因為如此,使許多囿於傳統書法的人一下子不習慣和不理解,感到「看不懂」了。

沃興華書法作品

如何在創新中延續傳統?

挖掘書法形式中的對比,成了一部書法史

任何創新都是建立在傳統基礎之上的,因此要講創新,首先要明確什麼是傳統,什麼是傳統書法的表現形式。這個問題如果不搞清楚,創新將是盲目的、無所適從的,而且因為不能與以往的發展相鏈接,是沒有歷史價值的。

書法藝術源於自然,表現自然。傳統觀念中的「自然」除了萬事萬物之外,也包括人,包括人的情感,因此古人對書法的定義一方面說「書者法象也」,另一方面又說「書者心畫也」。

這樣的自然靠什麼來表現呢?靠陰陽,「一陰一陽之謂道」。在傳統文化中,陰和陽是高度抽象的符號,可以表現一切事物的存在方式和相互關係。

沃興華作品,所有的表現都通過對比關係來完成

天為陽,地為陰;男為陽,女為陰;動為陽,靜為陰……具體到書法藝術,就是各種各樣的相反相成的對比關係,在用筆上是輕和重,快和慢;在點畫上是粗和細,方和圓;在結體上是大和小,正和側;在章法上是疏和密,虛和實;在墨色上是濃和淡,乾和濕……書法藝術無論是「法象」還是「心畫」,所有表現都是通過各種對比關係來完成的,因此蔡邕說「自然既立,陰陽生焉」。

然而,這樣的對比關係很多,而且隨著書法藝術的發展,不斷衍生,一部「古質而今妍」的歷史,其實就是對比關係的開發歷史。

沃興華作品

書法藝術中的對比關係越來越多,如果加以歸併的話,可以分為兩大類型:一類是形,如粗細、方圓、大小、正側,等等,形就是空間的狀態和位置;另一類是勢,如輕重、快慢、離合、斷續,等等,勢就是時間的運動和節奏。形和勢是各種對比關係的概括,因此蔡邕又說「陰陽既生,形勢出焉」。歸根到底,書法藝術的表現形式就是形和勢。

蔡邕第一句話開門見山地就說:「夫書肇於自然,自然既立,陰陽生焉;陰陽既生,形勢出矣。」這段話言簡意賅,闡明了書法藝術的內容與形式,作為經典,影響深遠。後來書法藝術的發展都是圍繞著這個理論來展開的,因此今天創新書法的表現形式只要仍然在形和勢的範圍之內,都屬於傳統的。

上述兩種創作方法也是如此,無論在筆勢的基礎上強調造型表現,還是通過形式構成強調組合關係,落實到具體創作上,都依靠輕重、快慢、粗細、方圓、大小、正側、疏密、虛實、枯濕、濃淡等各種各樣的對比關係,都在形和勢的範圍之內,因此都是傳統的。

創新書法與傳統書法的表現形式沒有根本區別,那麼它的創新體現在什麼地方呢?體現在表現程度上。

我為什麼要這樣寫字?

從讀文本到看圖式,書法可以表現得更強烈些

古代書法是文本式的,作者大多是詩人、文學家,作品大多寫自己的詩文,為了讓人了解文字內容,書法形式的表現必須控制在一定範圍之內,不能影響文字釋讀,這使得古代書法雖然也講對比關係和形勢變化,但是因為有釋讀的「緊箍咒」而無法充分展開。

今天,書法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文人,書法作品寫的也不是自己的詩文,創作時特別注重視覺效果,書法欣賞也主要不是閱讀而是觀看,是審美愉悅。

當代書法的創作和欣賞都已經逐漸從「讀」的文本轉變為「看」的圖式了,文字的釋讀要求在減弱,視覺的要求在提升,這使得各種對比關係和形勢變化的表現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放,書法藝術雖然還是在寫字,但是在造型上可以更加奇肆,節奏上可以更加奔放,一切都可以表現得更加誇張和強烈。

正因如此,使許多囿於傳統書法的人受不了,覺得怪誕和粗野。

上面簡要介紹了我的創新觀念和創作方法。對還是不對,歡迎真誠的批評。

出品人 · 施晗 | 主編 · 柴天鱗

責編 · 李沅圃 聶海燕|美編 · 苗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走尋 的精彩文章:

對話陳丹青:在公共領域,我被弄成一個不要臉的人
于丹:99%的人都不知道的漢字秘密

TAG:走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