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致力於優投精投 資本布局互聯網行業趨於理性

致力於優投精投 資本布局互聯網行業趨於理性

伴隨著互聯網行業進入革新時期,2017年,資本投資布局互聯網行業也趨於理性,更加致力於優投精投。

分析人士表示,從趨勢看,互聯網行業前幾年飛速發展的探索時代步入尾聲,行業開始統籌規劃,監管也正在加強。隨著互聯網政策接連出台,一方面促使戰略布局不健全、業務模式不成熟的企業積極進行改革轉型;另一方面使得實力雄厚、業務穩健的優質互聯網企業脫穎而出,形成行業「領頭羊」,進一步推進互聯網行業深層次革新。

VC/PE投資互聯網行業的情況,可以作為反映國內互聯網行業階段性發展特點與未來趨勢的「一扇窗」。伴隨著互聯網行業進入革新時期,2017年,資本投資布局互聯網行業也趨於理性,更加致力於優投精投。

分析人士表示,從趨勢看,互聯網行業前幾年飛速發展的探索時代步入尾聲,產業開始統籌規劃,監管也正在加強。隨著互聯網政策接連出台,一方面促使戰略布局不健全、業務模式不成熟的企業積極進行改革轉型;另一方面使得實力雄厚、業務穩健的優質互聯網企業脫穎而出,形成行業「領頭羊」,進一步推進互聯網行業深層次革新。

打造優投精投策略

風險投資作為資本的提供者,互聯網行業作為資本的需求者,二者之間存在一種互利共贏關係。互聯網行業的廣闊發展前景為VC/PE提供了巨大的投資市場,與此同時,資金注入則進一步促進互聯網行業更快發展,提升了其對資本的吸引力。

從最新的投融資數據看,據清科研究中心旗下私募通統計,1月20日至26日,互聯網/移動互聯網行業發生的投資、併購案例共30起,涉及披露總金額157.33億元人民幣。從交易地域分布看,目前主要分布在北京市、上海市和廣東省,佔比分別為33.33%、22.92%、16.67%。

從2017年國內互聯網行業VC/PE融資情況來看,據投中研究院統計,2017年全年融資案例數量跌至1216起,數量環比下降45.69%;融資規模較2016年小幅增長,總金額達303.74億美元,但仍低於2015年的規模。

「2017年,資本市場投資更加理性,致力於優投精投。」投中研究院分析師表示,互聯網融合企業更易受到資本追捧。從行業分布看,2017年,互聯網融合產業發展勢頭不減,融資案例數量達609起,占互聯網行業的50%以上,融資規模超百億美元,創歷史新高。「互聯網+」持續領跑互聯網行業,與電子商務、行業網站佔據市場絕大部分版圖。

市場分析人士稱,2017年,互聯網與經濟社會各領域進一步融合發展,成為各行業的新業務媒介。未來,互聯網將支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促進網路經濟與實體經濟協同互動、共同發展。

2017年,互聯網行業的重點融資案例屢見報端。除美團點評、口碑等本地生活服務行業外,電子商務、生鮮超市、人工智慧、汽車後市場等領域同樣較為活躍,如每日優鮮獲得3輪總額近10億美元的融資,瓜子獲得兩輪總額近5億美元的融資等,大額交易屢見不鮮。除上述行業龍頭企業外,不少業務模式創新、發展前景廣闊的初創企業也頗受關注,資本市場不斷注入資金和資源動力,為其充分發展創造了必要條件和發展空間。

行業步入整合轉型階段

從交投情況看,2017年,互聯網步入整合轉型階段,併購交易持續降溫。據統計,2017年,互聯網行業併購交易數量及規模均大幅回落,宣布及完成案例數量降幅達25%以上;宣布及完成併購規模分別為200億美元、123億美元,降幅達38%以上。

「經歷過2015年的野蠻生長後,互聯網行業併購交易持續降溫,行業步入整合轉型階段,資本市場普遍減少非理性投資,轉戰有潛力、相對成熟穩健、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互聯網公司。」投中研究院分析師表示。

而經過前幾年的「跑馬圈地」,互聯網行業步入整合轉型階段,互聯網融合企業在兼并合作、拓展戰略布局方面普遍有較大動作。如在資本的助推下,餓了么與百度外賣聯姻、貓眼與微影業務整合、360裝房網與家墨方合併等。

投中研究院分析師稱,2017年,兼并重組、產業轉型、跨行業戰略布局以及跨境併購成為互聯網行業併購市場的關鍵詞。隨著互聯網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企業強強聯合,進一步擴大了與二、三梯隊之間的差距。部分缺乏足夠成長空間、存在資金鏈問題的企業也紛紛抱團取暖,採取合併重組策略來爭奪市場份額,力爭提升綜合競爭力,並在行業中佔據一席之地。

此外,一些成熟互聯網企業也開始尋求轉型,積極向各衍生領域探索,不斷擴大商業版圖。而隨著國內跨境併購政策逐漸明朗,部分優質互聯網海外項目也被納入戰略版圖。

退出方面,互聯網行業IPO在經歷了兩年的低迷期後,終於在2017年有所好轉,無論從中企IPO數量還是募資總規模來看,均有一定程度的回溫,但距離2014年的高點階段仍有一定距離。

數據顯示,2017年,互聯網中企IPO勢頭強勁,共有11家互聯網中企完成IPO,募資總規模達28.72億美元,與2016年相比,IPO數量增長57.14%。其中,海外上市成為互聯網中企首選。從IPO上市板塊看,4家互聯網中企於國內A股上市,7家互聯網中企選擇于海外板塊上市。IPO募資方面,紐交所上市兩家互聯網中企,共募資14.85億美元,位於各板塊首位。

六大趨勢值得關注

事實上,互聯網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進一步凸顯,促進互聯網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相關法律法規正加速落地實施。

1月9日,由中國互聯網協會主辦的2018中國互聯網行業年會召開,並發布《2017年中國互聯網行業發展綜述與2018年產業發展趨勢報告》。《報告》指出,2017年,我國互聯網行業發展加速融合,網路強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互聯網建設管理運用不斷完善,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從初步融合邁向深度融合的新階段,轉型升級的澎湃動力加速彙集,廣大人民群眾在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上擁有更多獲得感,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步入快車道。

《報告》總結了2017年我國互聯網行業發展呈現的五大態勢:一是提網速,廣連接;二是深融合,強製造;三是興業態,惠民生;四是謀創新,拓市場;五是重安全,共治理。《報告》預測,新技術、新動能、新場景、新體驗、新挑戰以及新生態將成為2018年我國互聯網行業發展趨勢中6個值得關注的方面。

分析人士表示,2017年,我國互聯網行業相關法律政策的制訂緊跟產業發展步伐。民法總則、民法典各分編、反不正當競爭法、電子商務法、文化產業促進法等基礎性法律陸續出台、制定或者修訂,標誌著互聯網法律基本框架體系逐步形成。同時,互聯網金融、網路遊戲、網路影視、互聯網地圖、共享出行、電子商務等熱門創新產業及垂直細分領域吸引了立法者關注,各相關主管部門積極響應,立法正向縱深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融時報 的精彩文章:

東北振興須重塑發展「軟實力」
只有政策協同才能解決比特幣的國際監管問題

TAG:金融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