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階科普貼:領導人的人大代表選區原來有這麼多深意!
1月30日下午有一條大新聞:正在召開的內蒙古自治區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宣布,中央提名的代表候選人習近平同志,全票當選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截至1日記者發稿時,十九屆中央政治局7位常委中,已有6位在地方當選了全國人大代表:習近平在內蒙古當選,李克強在廣西當選,栗戰書在江西當選,汪洋在四川當選,趙樂際在黑龍江當選,韓正在陝西當選。汪洋同時還出現在了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共產黨界別的名單上。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留意到這樣一個問題:在五年前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選舉時,習近平是在上海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的;而在去年的十九大上,習近平則在貴州當選了黨代表。為什麼中央領導的選區會發生變化?領導人的選區在選擇上又有什麼考慮呢?
一名政治學專家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無論是黨代表選舉還是全國人大代表選舉,中央領導人的選區安排背後都有著相似的考量。中央領導人在中國各個地方參選人大代表是一種慣例,也是黨內民主原則的充分體現。這其中蘊含著兩方面的考慮。第一,中央機構雖然都設在北京,但如果領導人全部在北京當選的話,地方訴求就難以得到較好的反映。第二,這種有意識地把中央領導人安排到各個地方參選人大代表,是為了加強中央領導人與地方代表團之間的聯繫和熟悉情況,具有相當強的象徵意義和實質意義。
而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則向《環球時報》記者介紹說,中央政治局成員在哪裡參選並沒有嚴格的規矩,但以往一般存在這樣幾個原則:一是出生地原則,有時領導人會在其出生地或長期生活過的地方參選;二是工作履歷原則,即在其曾經主政一方的地方參選;三是會優先選擇一些少數民族聚居區和邊疆地區作為參選地。
《環球時報》記者經比對發現,本屆中央政治局的7位常委在2013年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選舉時的選區也確實都遵循了這些慣例和原則:當時,習近平的選區是上海,李克強是山東,栗戰書是貴州,汪洋是安徽,王滬寧是西藏,趙樂際是河南,韓正是上海,大多是其長期工作和生活的地方,併兼顧了少數民族和邊疆地區。
不過,事情並不是這麼簡單,中央領導人選區的安排還透露出更深刻的政治信號。竹立家在採訪中表示,除了這幾個以往的慣例外,領導人選區的安排更需要體現國家的大政方針,其中折射著深層次的政治考慮。比如脫貧攻堅戰役的重點地區、「一帶一路」倡議的關鍵省份,都會體現在領導人選區的安排之中。
這一精神在去年的十九大黨代表選舉和今年的人大選舉中體現得尤為明顯。十九大時,習近平在貴州當選,李克強在廣西當選。而今年的人大代表選舉中,幾位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選區也都不是其長期工作或生活過的地方。關於領導人選區安排這一明顯的變化,《環球時報》記者經查閱發現,中國國家通訊社新華社曾在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召開前夕發表過一篇題為《凝聚全黨意志 不負歷史擔當——黨和國家領導人當選十九大代表紀實》的文章,其中有這樣一段意味深長的話:
「從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當選十九大代表,到其他中央政治局常委當選十九大代表,仔細梳理他們的參選單位:有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貴州、雲南、湖南;有「一帶一路」的橋頭堡——廣西、陝西;有邊疆少數民族的聚居地——內蒙古、新疆。與以往多在原籍、曾經工作地或工作單位參選的情況不同,這次十九大代表選舉中,黨和國家領導人參選單位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新華社稱,這樣的變化,蘊含著黨中央深刻的政治考量,釋放出強烈的政治信號,彰顯了鮮明的政治擔當。「根據黨中央新精神新要求,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帶頭到脫貧攻堅、『一帶一路』等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的重點實施省份參選,為領導幹部作出表率,樹好導向。據中央組織部有關負責人介紹,十九大代表選舉,除兼任省市黨委書記或其他選舉單位工委(黨委)書記的領導同志在所在省市或擔任工委(黨委)書記的選舉單位參選、少數民族領導同志一般在有關民族自治區參選外,黨和國家領導人原則上不在原籍、曾經工作地或曾經工作單位參選。」
細微之處見深意。
「黨和國家領導人,特別是中央政治局常委,帶頭到西部欠發達、脫貧攻堅任務重、少數民族人口較多的省份參選,為全黨樹立了標杆,為推動黨和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的實施形成了強大的示範引領之效。」新華社曾援引中央黨校教授祝靈君的話說。
而一位政治學專家則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這一變化也體現了中央對老少邊窮地區深刻的關懷,是一種擴大和群眾聯繫的表現。「可以看出,我們的領導人想要讓不同地方的人都能感受到中央與地方的聯繫越來越緊密」。
值得一提的是,一般來說,領導人在哪個地區當選人大代表,「兩會」期間通常也就會參加這個地方代表團的討論和審議。所以,今年哪幾個代表團的討論現場會成為「大熱門」,你們都已經知道咯?
※還有人不顧警告去敘利亞旅遊,使館:再說一遍,很危險!
※杜汶澤力挺浸大抗議學生:我連老師都打過!
TAG:環球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