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孫子兵法》中竟然暗藏武術技擊的玄機?

《孫子兵法》中竟然暗藏武術技擊的玄機?

《孫子兵法》

在古代兵家中,對後世影響最大的軍事思想著作,首推《孫子兵法》。孫子,名武,字長卿。春秋晚期齊國人,約與孔子同時。《孫子兵法》一書,博大精深,至今還被世界各地人們奉為行為的準則之一。中國武術的戰略戰術思想常直接源於《孫子兵法》;自古至今,武術各拳種門派多從《孫子兵法》中汲取思想源泉,作其技擊理論的重要指導原則。

總的看,主要從八個方面運用《孫子兵法》的思想:

1

「知已知彼,百戰不殆」。這句至理名言表現了孫子樸素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被視為武術戰略戰術最重要思想,對武術交手競技極為重要。

2

「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意思是善戰者總是先使自己強大得不可戰勝,然後待機戰勝敵人,即「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對武術技擊而言,則突出了自身具有高強本領的重要性。

3

「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即「兵不厭詐」。即武術競技多變奇異之意,其根本在於迷惑對手使之被動,暴露弱點而失敗。武術所謂「虛實」、「剛柔」、「閃賺」、「佯攻」、「虛招」等等,均出於此。

4

「奇正之變,不可勝窮」。孫子用「奇」、「正」這兩個對立的概念來代表戰鬥中相反相成的原則,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武術技擊中奇、正概念十分豐富,如明攻為正,暗襲為奇;常法為正,變法為奇;直取為正,佯攻為奇等等。用虛若實,用實若虛,機巧變詐,層出不窮,方能取勝。

5

「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孫子強調要保持戰鬥的主動權,調動敵人而不被敵人所調動,但要真正做到這一點,十分不易。《孫子》說:「微乎微乎,至於無形;神乎神乎,至於無聲,故能為敵之司命。」指出必須達到非常微妙、非常神奇的境界,才能主宰對方,調動對手,這也是武術技擊術中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6

「兵因敵而制勝」。這是指出用兵作戰最忌主觀性、片面性和隨意性。中國武術名家都極重視這條原則。如在俞大猷《劍經》、程沖斗《少林棍法闡宗》等武術專著中,均對「因敵變化」作了充分的論述。

7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這種「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迅雷不及掩耳的戰略,武術技擊中常運用,速度在武術競技實戰中成為決定性的條件。

8

「善用兵者,如常山之蛇,擊其首則尾應,擊其尾則首應,擊其中則首尾皆應」。孫子用蛇作比喻,說明作戰各方面相互配合體現整體性的重要性。明代名將戚繼光把這一思想運用於武藝,則提出了應「各家拳法兼而習之」,習武不應固於一家一派,要廣泛學習,汲取各家之長,在實踐中方能綜合運用。

《孫子兵法》中極為豐富的光輝思想,可說是武術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正是因為有了像《孫子兵法》這樣中華智慧的傑出代表,從而豐富了中國武術的文化內涵,成為武術不斷發展的強大動力之一。

想了解更多散打賽事資訊、散打選手動態、武術散打知識等,敬請關注【散打王官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散打王官方 的精彩文章:

答粉絲問:傳統武術和散打是否可以結合練習?
習武者第一階段基礎訓練必須要做的一點是什麼?

TAG:散打王官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