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紅樓夢》「虛構」的清代貴族傢具文化,讓你大開眼界!

《紅樓夢》「虛構」的清代貴族傢具文化,讓你大開眼界!

「開言不談《紅樓夢》,讀盡詩書亦枉然」,《紅樓夢》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與藝術性的偉大作品。在過往大量的紅學研究中,從文學、史學等方面著手,形成了「版本學」、「探軼學」、「脂學」、「秦學」等學術流派;亦有獨闢蹊徑,聚焦《紅樓夢》飲食文化、醫術藥理、建築園林等各方面的「百家爭鳴」。《紅樓夢》猶如一本社會百科全書,切入的角度不同,就會看到不一樣的「紅樓」世界。同樣,《紅樓夢》也為我們呈現了一個精彩絕倫的傢具世界,是當代研究清代貴族傢具文化的重要參閱資料。


1「紅樓」傢具的特性

《紅樓夢》對傢具的呈現具有鮮明的時代性,一本具有自傳色彩的小說,以康雍乾為社會時代背景,縱跨清早期與清中期,為大家展現了一個淋漓盡致的清代豪門貴族紙醉金迷、極度奢華的生活場景,其在刻畫交待賈府及其相關人物的活動場合時,融入了大量對清代貴族傢具與室內布景的描寫,此階段正是中國傢具從明式風格向清代特色轉變的時期。

清朝統治初期,傢具的發展沿襲了明代傢具的風格,不論是工藝水平,還是裝飾技法,都沒有太大變化,整個家具體系的承襲沒有實質性的突破,這種現象一直延續到康熙初期。康熙末,經雍正、乾隆,至嘉慶,清代經歷了「康乾盛世」,這個時期政治穩定、經濟繁榮,皇家苑囿、建築府邸大量興起,達官顯貴的私家園林爭奇鬥豔,整個上層社會形成了極端奢靡的浮誇之風,室內陳設可謂是榮耀富貴。這一時期的傢具,運用優良的木材、精湛的工藝,融合明式傢具的形制結構,形成了造型上渾厚莊重、裝飾上繁複華麗的「清式傢具」。


曹雪芹在「不經意間」借《紅樓夢》展露了自己的生活軌跡,從其曾祖父曹璽開始,祖孫三代四人擔任過江寧織造之要職,自幼便生活在錦繡富麗之都,閱盡繁華;後因封建階級內部政治鬥爭的牽連,曹家從此走向了沒落,一蹶不振,舉家遷回北京居住。由南至北的生活經歷,必定會接觸到不同的地域文化,從而使《紅樓夢》描寫的傢具形態帶有明顯的地域特色。

清代傢具形成了蘇作、京作、廣作三大流派,這三大流派的家具有著迥然的地方風格。蘇作傢具承繼了明代傢具的遺風,主要產於以蘇州為中心的長江中下游地區,其造型簡約、線條流暢、結構合理、清秀雅緻;京作傢具則豪華氣派,以製作宮廷傢具為主;廣作傢具則產於廣東、廣西一帶,受西方文化影響,形成了中西合璧的特點,其用料奢侈、雕刻繁瑣、紋樣西化、厚重繁冗。整體上講,清代傢具用材厚重,裝飾華麗,為迎合統治階級的審美趣味,逐漸忽略了使用的功能性和結構的合理性。

《紅樓夢》以寶黛的愛情悲劇為主線,描寫了四大家族的榮辱興衰,全面深刻地抨擊了封建社會體制,正因如此,在字裡行間無不透露著封建主義的宗法禮制。中國封建社會追崇儒家文化,注重「禮」制,這些文化特徵折射在傢具中,便衍生出眾多用於區分貴賤尊卑、親疏內外、男女長幼等不同級別的形態,傢具的造型、裝飾、材料等都有著鮮明的階級性。

清代封建等級制度越發森嚴,官級、品級僅一級之別便有絕對性的優勢,不可小覷。基於整個清王朝由上至下的這一等級制度,各種象徵著身份和地位的傢具形態應運而生,清太師椅正是在這樣一種背景下誕生的。不同形制的傢具代表著不同等級,正如案比桌的等級高,床榻比椅凳的等級高等等,這些都是有使用規制的,不同階級之間不可隨意僭越。


2「紅樓」傢具的品類及軟飾

《紅樓夢》涉及的古典傢具品類既有憑依類的桌、案、幾等,亦有諸如椅、凳、墩、床、榻之類的坐卧之具,當然也有用於陳設裝飾的各式屏風以及貯存日常用度的箱櫃等,可謂無所不有。

2.1.1憑依類

憑依類傢具與時俱進,以適應不同時期人類的需求,伴隨「席地跪坐」到「垂足而坐」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北宋中期開始,桌案逐漸演變為人們日常活動的中心。

第三回林黛玉初進賈府,拜謁賈政,途徑「榮禧堂」,見堂屋中「大紫檀雕螭案上,設著三尺來高青綠古銅鼎,懸著待漏隨朝墨龍大畫……」又第四十回眾人游大觀園時,來至探春的秋爽齋,便見「當地放著一張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著各種名人法帖……」類似於供案、書案、高桌、條案等憑依類傢具在文中頻頻出現,其中最具北方特色的傢具當屬炕桌(圖1)。劉姥姥一進榮國府在靜候王熙鳳時,「忽見二人抬了一張炕桌來,放在這邊炕上,桌上碗盤森列……」炕桌通常設於炕或床榻之上,與當時的生活習慣密不可分,北方人常圍繞炕桌展開會客、學習、進餐等一系列活動(圖2),炕桌在一定意義上成為了寢房傢具布置的中心。

圖1 炕桌

圖2 聯詩

2.1.2支承類

支承類傢具一般是供人們坐卧之用,在日常生活起居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封建統治時期,不同形制的支承類傢具甚至成為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徵,不是誰都能坐上「第一把交椅(圖3)」的。

圖3 交椅

第五十三回寧國府除夕祭宗祠,賈母領著眾女眷來至尤氏上房,尤氏先是引著賈母上座,又是「地下兩面相對十二張雕漆椅子上,都是一色灰鼠椅搭小褥,每一張椅下一個大銅腳爐,讓寶琴等姐妹坐。」時至元宵夜,賈母在花廳設宴,安排好他人座次,賈母便於「東邊設一透雕夔龍護屏矮足短榻,靠背引枕皮褥俱全。」自己歪坐在榻上,與眾人說笑。可見榻具有著何等尊貴的地位,已然不是一般家庭所用。椅榻常見於白天小憩、會客,而晚間就寢則以床為宜。游大觀園時,探春房中的一張特具南方傢具韻味的拔步床映入眼帘,拔步床(圖4)是對架子床的繼承與升級,主要出現在明代晚期的江南富庶之地。

圖4 拔步床

2.1.3貯存類

貯存類傢具是指用於貯存日常用度等物品的傢具,常見的形式有櫥、櫃、架、箱、匣等。貯存類傢具與其他類傢具一樣,因用途不同而製法多異。

同樣是第四十回,眾人在瀟湘館少歇一會兒,賈母便起身笑說屋窄,要往別處逛逛。劉姥姥則這樣說道,「昨兒見了老太太正房,配上大箱大櫃大桌子大床,果然威武。那柜子比我們那一間房子還大還高。怪道後院子里有個梯子。我想並不上房曬東西,預備個梯子作什麼?後來我想起來,定是為開頂櫃收放東西,非離了那梯子,怎麼得上去呢。」劉姥姥這裡所道的櫃應該便是出現在明後期,而盛行於清代的頂箱櫃了。頂箱櫃(圖5)造型端莊大氣,體制較大,用料極為講究,多為上層社會所用。

圖5 頂箱櫃

2.1.4裝飾類

裝飾類傢具亦是上層社會獨享的傢具類別,經過歷史演變,逐漸從實用性轉為裝飾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滿足人們「精神」層面上的需求。中國傳統的裝飾類傢具形制頗多,常見的有屏風、博古架、牌匾……

屏風(圖6)作為名位與權力的象徵,不僅有防風、隔斷、遮隱之用,更能點綴環境、美化空間,所以經久不衰流傳至今。不同形制、不同材質、不同用途的屏風在《紅樓夢》中多處出現,彰顯了封建貴族大家庭的富貴榮華。第七十一回,賈母詢問王熙鳳「送禮來的共有幾家有圍屏?」,王熙鳳便道「共有十六家有圍屏,十二架大的,四架小的炕屏。內中只有江南甄家一架大屏十二扇,大紅緞子緙絲『滿床笏』,一面是泥金『百壽圖』的,是頭等的。還有粵海將軍鄔家一架玻璃的還罷了。」僅僅這一問一答,就可知圍屏有折屏、炕屏,而且材質多樣、工藝精良。劉姥姥隨眾人游大觀園,酒醉誤闖怡紅院,就描寫到了另一種形制的裝飾傢具——集錦槅子,「襲人一直進了房門,轉過集錦槅子,就聽的鼾齁如雷。」在清代,集錦槅子亦作為一種隔斷,用來陳列各種古玩珍寶。

圖6 屏風


以紡織品為主的軟裝飾物在中國傳統居室空間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滿足著人們物質與精神的雙重需求。除了起到裝點、分割、優化居室空間的作用之外,也能增加居住的舒適度,提升整個空間的文化意蘊。軟裝飾物是傢具的衍生物,與傢具在日常使用中相輔相成。它的種類同樣琳琅滿目,功能各異,大致可以分為坐具鋪陳類、寢具類、屏蔽類,形成了實用與裝飾並重的應用體系。

2.2.1坐具鋪陳類

坐具鋪陳類的軟裝飾物形制多樣,配套齊全,囊括了傢具的使用到外觀效果,一般常見的有桌圍、椅搭、坐墊等(圖7)。第三回黛玉見王夫人時常居坐宴息之地,「臨窗大炕上鋪著猩紅洋毯,正面設著大紅金錢蟒引枕,秋香色金錢蟒大條褥……地下面西一溜四張大椅,都搭著銀紅撒花椅搭,底下四副腳踏……」簡簡單單幾筆就盡顯大家氣派,「猩紅洋毯」、「金錢蟒引枕」、「銀紅撒花椅搭」等坐具鋪陳類軟飾令人驚艷。賈府軟飾的氣派非凡,與其家族長期擔任江寧織造之職有莫大關係。曹雪芹在這一方面也從未吝嗇過筆墨,書中還有諸如對「彈墨椅袱」、「秋香色金錢蟒大條褥」、「金心綠閃緞大坐褥」、「大紅彩綉雲龍捧壽靠背」、「鎖子錦靠背」等相關描寫。

圖7 桌圍、椅搭等

2.2.2寢具類

寢具類軟飾以衾被、褥子、床帳、軟枕等床上用品居多,貴族階層對此亦有很高的要求,從生活實用到美化、舒適等無不細細考究。第二十一回,賈寶玉在天明之際,來瀟湘館尋黛湘二釵,二人尚卧在衾中,「那林黛玉嚴嚴密密裹著一幅杏子紅綾被,安穩合目而睡。」林黛玉所覆衾被的質地是一種類似於緞子的中國傳統絲織物——綾,其柔軟光滑、質地輕薄,是上流社會所享。秋爽齋的「蔥綠雙繡花卉草蟲紗帳」,賈母要為蘅蕪苑備的「水墨字畫白綾帳子」,怡紅院的「大紅銷金撒花帳子」等等,又讓我們見識到了豐富多樣的床帳(圖8),其以防蚊蟲、遮隱、裝飾為主要目的,材質上用錦、羅、紗、綺等絲織品製作,做到兼顧透風之效。

圖8 床帳

2.2.3屏蔽類

屏蔽類軟飾主要起分割居室空間之用,常見形制以帷幔、屏風等為主。大觀園試才題對額時,賈政問及園中陳設應備之事,賈璉應道:「妝蟒綉堆,刻絲彈墨並各色綢綾大小幔子一百二十架,昨日得了八十架,下欠四十架。帘子二百掛,昨日俱得了。外有猩猩氈簾二百掛,金絲藤紅漆竹簾二百掛,黑漆竹簾二百掛,五綵線絡盤花簾二百掛,每樣得了一半,也不過秋天都全了……」在賈璉的回話中涉及到的屏蔽類軟飾就有幔子、帘子兩類,其中當屬幔的用途最為廣泛。幔子以布、綢製成,常懸掛於大廳中或屋檐下,作遮擋之用,相當於是輕質的隔牆。幔子以織物本身的質地和圖案,扮演了組織與劃分居室功能空間的角色,同時極大的豐富了居室空間的整體效果。


3「紅樓」傢具的材質

「木也,萬物之所以始生也。」古往今來,中國人鍾情木文化,崇尚木文化,與「木」有著不解之緣。《紅樓夢》更以寶黛之間的「木石姻緣」貫穿整部小說的始終,展開了一場蕩氣迴腸的封建主義體制下的愛戀。中國人「盛木為懷」緣於木材的紋理優美、色澤豐富、觸感舒適等眾多優點,這種對木的推崇直接反映在傢具的用材上。明清時期,由於海外大量硬質木材的湧入,使得傢具製造空前繁榮,從而遺留下了大量優質的硬木傢具。賈府作為當時的名門望族,傢具用材方面必定不會吝嗇,主要有紫檀木、花梨木、楠木等珍貴木材。

3.1.1紫檀木

國人素愛紫檀木,其有「木之黃金」之美譽,一直是宮廷傢具製作的上好材料,清代尤為盛行,其代表了清式傢具的文化屬性。《紅樓夢》第三回便見賈府傢具用材的恢宏氣勢,「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大紫檀雕螭案」,第四十回、四十一回遊大觀園時,又是「紫檀架」、「雕空紫檀板壁」等。紫檀紋理纖巧,色澤深沉,味有芳香,質感細膩,有藥用之效,在清代是達官權貴熱捧追逐的對象。

3.1.2花梨木

俗語有云「木有花梨紫檀」,花梨木與紫檀同樣備受推崇,在明代及清早期,常被製作成不加雕飾、簡潔質樸、明快流暢的傢具。還是秋爽齋的那張「花梨大理石大案」,以及六十三回中為寶玉慶生群芳夜宴怡紅院時用的「花梨圓炕桌子」,顯露了清代貴族階層對於花梨木的偏愛。花梨木紋理優美,色彩鮮艷,浮有幽香,手感溫潤,棕眼細密如「鬼臉」,為明清傢具的輝煌增添了濃重一筆。

3.1.3楠木

楠木在中國傳統的傢具用材中,雖不是硬木,但同樣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楠木的使用歷史相當悠久,它不單單用於製作傢具,更是建築構造、室內裝修的上乘之材。榮禧堂的那「十六張楠木交椅」,加上金鴛鴦三宣牙牌令時,賈母讓抬了「一張小楠木桌子」給劉姥姥挨著她坐,楠木因其相關特性備受皇室貴胄青睞。楠木紋理細膩,色澤淡雅,耐腐抗蛀,香氣怡人,極盡工巧的楠木傢具在中國傢具史上同樣留下了雋永的一頁。


傳統傢具「盛木為懷」,木材幾乎成了傢具的主要用材,金屬、石材、竹藤、玻璃、棕櫚等一般為輔助用材,輔助用材與木材共同構築了傳統傢具的整體藝術風格。《紅樓夢》中的「金絲藤紅漆竹簾」、「藤屜子春凳」,就是以竹藤為輔材,呈現的是一種別樣的風格,給人清新淡雅之風。玻璃傢具在《紅樓夢》中被當作是「撐門面」的傢具,賈蓉問王熙鳳借「玻璃炕屏」接待貴客,粵海將軍鄔家給賈家送禮也是一架玻璃屏,在中國明清時期,玻璃製品是非常昂貴的進貢寶物,一般只為皇家與貴族所用。


4「紅樓」傢具的裝飾工藝

漆藝是中國傳統傢具最為常見的裝飾工藝,擁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於明清兩代發展至全盛時期。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雕漆、描金、刻填、鑲嵌等多種漆藝裝飾技法。漆藝因其良工美材,貴族化傾向尤為明顯,賈府作為盛極一時的豪門望族,漆藝傢具的使用自然不在少數,同樣曹雪芹借《紅樓夢》為我們展現了中國傳統漆藝的博大精深以及漆藝傢具的非凡魅力。


雕漆(圖9)是在傢具表面塗抹一定厚度的漆料,再於漆胎上雕刻花紋的技法。因漆層色彩之別,亦有剔紅、剔黃、剔綠、剔彩、剔犀等之稱。雕漆發展到清代,已經大量應用於家具的表面雕飾,第四十回鴛鴦行令時「每一榻前有兩張雕漆幾」,有海棠、梅花、荷葉、葵花等各種式樣,後來眾人去櫳翠庵,「只見妙玉親自捧了一個海棠花式雕漆填金雲龍獻壽的小茶盤」與賈母奉茶。雕漆素有京城工藝「四大名旦」之一的盛譽,賈府雕漆傢具的登場,亦在佐證「紅樓」傢具的地域特色。

圖9 雕漆

描金(圖10),又名洋漆、泥金,是在傢具漆地上用金銀描繪紋樣的裝飾技法,《紅樓夢》中多喚作「洋漆」。描金技法雖源於中國,卻發揚於日本,在日本稱為「蒔繪」,清代再由東洋反傳我國,故有「洋漆」之稱。因皇室貴族喜好,描金漆器行業一度受到重視,不乏精品問世,南京、江西一帶作為貢品進獻皇室。第三回「梅花式洋漆小几」,第四十回「懸著一個白玉比目磬」的「洋漆架」,以及第五十三回「一個極輕巧洋漆描金小几」等,賈家因在江寧一帶久居,使用這些描金傢具也就不足為奇了!

圖10 描金


刻填(圖11)是於家具漆面上用刀、針等刻劃陰文,再填入彩漆或金銀的技法,《紅樓夢》中提及的填漆、戧金都屬於刻填。第二十六回賈芸見賈寶玉,進了「一道碧紗廚」,便見「一張填漆床」,第四十回又提到戧金,一群人「未至池前,只見幾個婆子手裡都捧著一色捏絲戧金五彩大盒子走來。」賈府的每一個細節都在講述貴族傢具的奢華。刻填技藝當屬北京、揚州一帶最為流行,榮寧二府所用之家什也必定來源於此。

圖11 刻填


鑲嵌(圖12),即利用漆的黏性將金、銀、玉石、螺鈿、瓷、玻璃、琺琅等天然或人造美材粘貼於家具漆地上,以達到強化傢具整體觀感、增加傢具附加值的目的。第十七回賈政領寶玉一干人等游至大觀園一處便見「原來四面皆是雕空玲瓏木板,或『流雲百蝠』,或『歲寒三友』,或山水人物,或翎毛花卉,或集錦,或博古,或萬福萬壽各種花樣,皆是名手雕鏤,五彩銷金嵌寶的。」第三十八回藕香榭柱上掛的「黑漆嵌蚌的對子」。清代鑲嵌工藝發展近乎頂峰,傢具中尤以鑲嵌大理石最為常見,探春房裡的「花梨大理石大案」恰好印證了這一清代傢具特色。

圖12 鑲嵌


5「紅樓」傢具「別樣紅」

《紅樓夢》雖隱去真事、難考朝代,卻因其完稿於清中葉,必然會以當時的社會文化為背景。從傢具的視角出發,這部曠世巨著著實為我們「虛構」了清代貴族傢具奢華非凡的文化魅力,傢具的品類、軟飾、材質、裝飾工藝無不涵蓋,令人無暇應接、嘆為觀止。豐富的品類、琳琅的軟飾、考究的用材、精湛的裝飾工藝,構築了清代貴族階層的傢具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叨叨娛樂圈 的精彩文章:

周筆暢疑似暗諷娛樂圈的幾位女星都長一樣,難道她們也整容了?
童年的王俊凱與王源都愛糖果,而易烊千璽的喜好卻很懷舊!

TAG:叨叨娛樂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