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功虧一簣的軍山起義

功虧一簣的軍山起義

1863年(清同治二年)6月,在通州(今江蘇南通)的軍山地區曾有人準備發動一場響應太平天國的武裝起義。

據晚清南通學者戴蓮芬《鸝砭軒質言》記載,同治年間在通州城南軍山地區籌划起義的核心人物,顯然應該是清廷駐狼山鎮標兵頭目陸家升。陸家升與另一個標兵頭目陳某「素性桀驁」,本來已經因為軍功而被保舉為五品武官、並且享受雙餉待遇了,可是他倆仍不滿意,提出多種要求。他們的頂頭上司——70多歲的老總兵泊承升不但沒有滿足他們,而且還「抑之」——估計除了嚴厲批評外,還有一些處罰措施。陸、陳二人怏怏不樂,滿腹怨恨,便偷偷地渡過長江,來到與狼山一江之隔的常熟福山鎮太平軍營地,約太平軍渡江北上,他們表示願意作內應,一舉拿下通州城。哪知太平軍首領不屑地說:「你們這些聲稱投降的人我見得多了,上你們的當也不少了。倘若你們果然有誠心,那就靠自己的力量佔據通州城,作為投奔我軍的見面禮吧。」陸家升與陳某慨然允諾。返回江北後,他倆左思右想,深知自己的實力有限,要拿下通州城談何容易!正在愁眉不展時,忽然眼前一亮:嗨,狼山東南的軍山一帶,兩杯茶教教主黃朝陽、茅廣福等深得民心,聚有徒眾數千人,倘若說動他們起事,還愁拿不下通州城么!

所謂兩杯茶教,又稱「後天會」、「後天教」,是以茶飲為名義的教派組織,出現於清朝道光年間,為江蘇揚州里下河的一位僧人首創。其原始教義不過是茶禪結合,入教者受戒、素食、誦經,有時候也替人治病並斂些錢財。僧人死後,此教傳給了揚州人盛廣大與通州(今江蘇南通市)人黃朝陽、茅廣福等。於是,陸家升與陳某找到黃朝陽,危言聳聽地說:「太平軍早晚就要渡江了,你們可要考慮考慮自身的命運喲!」太平軍信奉的是「拜上帝教」,既然信仰不同,能否容納我們的「兩杯茶教」,確實是個問題,黃朝陽等果然嚇壞了。陸家升又安慰他們說:「不妨事不妨事,太平軍中的大頭領與我關係很好,你們如果每人出一千文錢,我代你們去買一萬張太平紙。一旦太平軍渡江,將紙貼在門上,他們就不會打擾了。」黃朝陽信以為真,就寫信給各地的大小頭目,很快就將錢收齊了,交給陸家升。陸家升乘機又對他們說:「太平軍的教主非常賢明,奪取天下簡直是易如反掌啊。你們欲要富貴,應當乘他們還沒來的時候作些準備:能夠拿出萬錢的,可以得到相當於吏部、禮部、兵部、戶部、刑部、工部尚書那樣的高位;拿出千錢的,也能擔任一名將領。空札我已經替你們領來了,你們可千萬別失去這個難得的機會喲!」所謂「空札」,就是那些未填姓名的空白任命書、委任狀。那些會眾都受了迷惑,爭先恐後地拿出銀兩,購買空札。這樣一來,太平天國的那些「官員」、「將領」就遍布通州一境了。其實,這些空札都是陸、陳二人私自刻印的,別說兩杯茶教的教眾不明就裡,連江南的太平軍也不知底細呢。陸家升與陳某沒想到黃朝陽這麼容易對付,又宣傳說:太平軍的「天主」——即天王洪秀全,如何如何愛護百姓,只要順從他們,他們就會視咱們如同親兄弟。不過,一旦太平軍來到江北,咱們這些順民也必須替他們助威,因此,每家要準備一面旗、一桿槍,屆時排成隊列,如同軍隊一樣,表示歡迎。這下子黃朝陽害怕了,與茅廣福等大小頭目們商量道:「太平紙、空札等藏在家裡,只要自己不拿出來,別人怎會知道?如果公然置辦旗、槍等朝廷禁物,一旦被發覺,那可是滅族之禍啊!」陸家升見他們萌生退意,威脅道:「你們不願意,我也不敢勉強;不過,事後你們可別後悔喲!」眼看著黃朝陽等仍然猶猶豫豫,陸家升突然拿出一份名冊,聲色俱厲地說:「你們都已經接受了長毛(即太平軍)的偽職,如果不聽我的勸,我就將名冊交給官府,看誰能逃脫這滅族的慘禍!」這一來,大家都嚇壞了,黃朝陽戰戰兢兢地說:「不是我們怯懦,而是擔心太平軍未必會給我們以真正的援助啊!」陸家升與陳某便向他們保證說話算數,又邀請黃朝陽去江南,以證實自己並未欺騙他們。於是,他們又乘著黑夜渡江來到太平軍營壘。太平軍的首領對兩杯茶教的首領倒比較重視,不但盛情款待,還將黃朝陽等送往天京,謁見天王洪秀全。洪秀全對他們起事的計劃大為讚許,一口答應給予援助,並留他們在天京住了十來天。

回到通州後,黃朝陽、茅廣福等頓時有了信心,他們廣泛聯絡會眾,不但拉上了揚州的兩杯茶教領袖盛廣大,「海門、通州、如皋、泰興在在皆有」(清·柯悟遲《漏網喁魚集》),甚至連通州衙門裡的下層官員和差役等,也有加入起義隊伍的。頗具規模後,黃朝陽等又購買糧食、置辦軍器,將教眾如同軍隊一樣駐紮于軍山一帶,並準備於同治二年五月十四日(公元1863年6月29日)夜間,在軍山上點火為號,正式起義,一舉奪下通州城。時間越來越近,戴蓮芬描述當時的境況是,「城中文署差吏,武營勇弁,半教黨姦細」,而通州的那些文武官員們卻「夢夢也」,即都蒙在鼓裡呢。眼看著起義即將爆發,卻在關鍵時刻出了問題:五月十二日,黃朝陽下令軍山一帶的居民每戶出五百文錢,以資助會眾們的宗教儀式——實質上是準備起義的軍事訓練。有一位沙董——大約相當於鄉村官員吧,企圖阻止這一「無故斂民」的做法。黃朝陽勃然大怒,斥道:「你到了今天還敢如此託大么?」立即率領會眾,將他家的房子給燒了。這位沙董逃到城裡,向衙署告發黃朝陽等「謀反」的情狀。這天夜裡,狼山上的和尚也從小路逃進城裡告變:他親眼看到軍山上旌旗蔽天,戈矛林立,洋銃聲不絕於耳,不就是圖謀造反么?這一來城中大震,通州知州黃金韶一邊命令緊閉城門,嚴密防守,一邊會同狼山鎮官兵,命令各地沙董,合力擒捉「首事者」。於是,會眾們的那些軍械、旗幟、號衣、印信、名冊等都被搜出。官府又按名冊搜捕,兩杯茶教的頭目們紛紛被擒。如同後來的義和團一樣,這些頭目們都根據喜好,給自己加上神佛的名號:黃朝陽自稱玉皇上帝,大小頭目們則有的稱靈官,有的稱真君,還有火神、龍王、元帥、都天等。難得的是,他們被捕時都神色安祥,不待官府用刑,就坦然承認自己確實準備「造反」。有人同情他們,拿來酒肉給他們吃,他們就會雙手合掌,辭謝道:「罪過罪過!我遲一刻就要升天了,你們又何苦用葷食連累我,使我遭受天庭貶謫呢?」因此直到被處死,都不肯吃點東西。黃朝陽的妻子自稱玉皇娘娘,臨刑之前被綁在州署前的一棵大樹上,她罵不絕口。恰巧有個官員從那兒經過,黃妻就責備他道:「我手下的那些臣僚們都已經歸位於玉霄宮殿了,他們在天上虛席以待,盼我及早歸位呢,你們為什麼獨獨讓我羈留在這凡俗之界?」那個官員命令將她引往刑場,她才高興地跟著持刀的劊子手走了。黃朝陽、茅廣福等被處死時,官府如臨大敵,「提三營大兵防範,皆戎裝嚴肅,黃金韶親自監斬」,在通州避難的常熟鄉紳柯悟遲親眼目睹了這個場面,並將之記入了《漏網喁魚集》。當標兵頭目陸家升與陳某被綁進州衙時,通州的大小官員、狼山鎮的大小將領無不大為震驚——萬沒想到,問題竟然出在自己軍隊的內部!審訊的結果,連泊承升的一個心腹旗牌官也「有逆跡」,即加入了義軍陣營。泊承升委婉地請黃金韶從輕發落,黃金韶大笑道:「泊大人愛賊,真可謂至死不悟了!」喝令趕快將旗牌官與陸、陳二人一併斬首。既然「造反」,自然是「賊」了,泊承升既面有慚色,又不能再多說什麼了。只有盛廣大逃到了泰州,撐起一柄大傘,扮成一個賣膏藥的,不久也被捕,在泰州被殘忍地凌遲處死。

軍山起義之所以功虧一簣,原因多多。首先,作為起義的主要領導人,黃朝陽、茅廣福等意志並不堅定,也就是《鸝砭軒質言》中說的,「初無謀叛意也」。後來雖然接受太平軍的領導並同意起義,可是在具體行動上,與太平軍的意見並不一致。軍山方面要求太平軍「以舟師攻狼山各港口,伺官軍出敵,通城空虛,然後舉兵襲之」;太平軍則堅持要軍山方面先動手,聲稱「非見狼山烽燧,則不策應」(清·王步青《見聞錄》)。既得不到太平軍強有力的支持,自身又經驗不足,組織也不夠嚴密,要獲得成功,難度就太大了。其次,軍山義軍的對手黃金韶、泊承升等,不但握有強大的軍政實力,還有豐富的鬥爭經驗。黃金韶是廣西容縣人,他起先擔任常熟縣令時,就為常熟賑災出了大力。後來太平軍攻下南京,常熟周邊民眾起事響應,也被他迅速鎮壓。戴蓮芬稱他「有幹才」,從他迅速果斷地處理這場未遂起義來看,顯然並非溢美之辭。軍山起義被鎮壓後,黃金韶也因功被提升為蘇州知府。泊承升是廣東陸豐人,他於咸豐三年(1853)擔任狼山鎮總兵後,為官正直,多有政績,還率軍南下與太平軍作戰,援上海、克鎮江,多次出奇制勝,功勛赫赫。據《陸豐縣誌》記載:「時洪秀全蹂躪江南,橫屍遍野,而通州全境克保安全,通人感戴,特建專祠祀之。」除了黃、泊二人,南通本地人王藻的作用亦不容小覷。王藻是道光二年(1822)的進士,先後在瓊州、湖南等地任職,後因年老而「乞養歸里中」(《光緒通州志》卷十二《人物誌上》)。他興修水利、賑災恤貧,為家鄉人民做了不少好事。太平軍起事後,王藻奉清廷之命在原籍籌辦團練,他招募、挑選青壯年,又將江畔、港汊一帶的居民組織起來,晝夜巡邏,嚴密防範。有些太平軍間諜混雜於清廷敗兵、難民之中來到江北,王藻一經發覺,全都斬首。因此,太平軍「卒未一騎入境」。另據《清史稿·藝文志四》所載,王藻還編有《崇川詩鈔匯存》五十一卷,堪稱文武全才了。

我們再來回看那段歷史:1863年,天京受到長久圍困,太平天國後期著名的將領英王陳玉成已被擒殺,唯有忠王李秀成尚在苦苦撐持,其失敗的命運已不可避免——事實上,僅僅一年後的1864年7月,天京就陷落了。也就是說,即使軍山起義成功,至多也只能使太平天國多苟延殘喘一段時間,卻不可能從根本上扭轉戰局,不可能改變太平天國的命運。有鑒於此,軍山起義的功虧一簣,客觀上使南通人民躲過了一場戰禍,逃過了一場劫難。為鎮壓這場未遂起義,據說清廷殺了四十多人,也有一種說法是殺了數百人——這固然是一場悲劇。不過,倘若起義成功,通州城被奪取,太平軍再引兵北上接應的話,整個南通地區無疑會淪為往來廝殺的戰場,那麼,死於戰火的芸芸眾生,只怕要以成千上萬來計算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外文史大觀園 的精彩文章:

東太后之死(上)
翁同龢上當了!

TAG:中外文史大觀園 |